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4.图是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几种调节系统的关系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膜外的电位是正电位.在神经纤维上放置两个电极,连接到一个电表上(如上图),如果在X处给予神经纤维一个适宜的刺激,可观察到电表指针的变化是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引起该处膜电位发生改变的原因是钠离子内流jhvcd所致;如果在Y处给予一个相同的刺激,可观察到电表指针的变化是不偏转,其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2)在Z处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轴突X,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Z处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抑制了递质的受体的功能.
(3)如果该图代表人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时身体内某处的调节示意图,则细胞甲可能是下丘脑细胞,分泌物a可代表其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该激素可随血液循环带到垂体,并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激素.当血液中的激素b即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会反过来抑制细胞甲的活动.
(4)科学研究表明:精神因素(焦虑、紧张等的心理应激)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对病毒、真菌感染的抵抗能力和对肿瘤细胞的监控能力下降,还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如果该图中的细胞甲代表T淋巴细胞,则分泌物a是淋巴因子.该图充分说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分析 1、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
3、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同时甲状腺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

解答 解:(1)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所以未受刺激时膜外是正电位;由上述分析可知,电流表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动作电位形成的原因是钠离子内流所致,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在Y处给予刺激,电流表不会偏转.
(2)由于检测到Z处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所以药物没有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而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说明药物抑制了递质的受体功能,使信息不能传递.
(3)寒风中,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进而促进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
(4)T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是淋巴因子,图示过程有激素参与,有神经递质参与,所以该图说明书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故答案为:
(1)正电位    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钠   不偏转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2)递质的受体
(3)下丘脑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    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4)淋巴因子    神经-体液-免疫

点评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神经冲动的产生及传导过程;识记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识记免疫系统的组成及特异性免疫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请仔细阅读豌豆的杂交实验过程图解,并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中甲品种是杂交实验的母本.
(2)若甲品种开红花(AA),乙品种开白花(aa),则图示杂交过程获得的种子长成的豌豆植株开的花为红花.
(3)某实验小组,以纯种黄色圆滑(YYRR)豌豆做父本,纯种绿色皱缩(yyrr)豌豆做母本,进行杂交实验,收获的种子中绝大多数是圆滑的,但有一粒是皱缩的.观察该种子子叶的性状表现可判断出“皱缩”出现的原因:若该种子子叶的颜色为绿色,则是操作①不彻底,引起母本自交造成的;若该种子子叶的颜色为黄色,则是由于父本控制种子形状的一对等位基因中有一个基因发生基因突变.
(4)现有数粒基因型相同的黄色圆滑(Y_R_)种子,要鉴定其基因型,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自交,请预测根据这种方法所做的鉴定实验的实验结果,并作出相应的结论.
若子代全部表现为黄色圆滑,则种子的基因型为YYRR;
若子代中黄色圆滑:绿色圆滑接近3:1,则种子的基因型为YyRR;
若子代中黄色圆滑:黄色皱缩接近3:1,则种子的基因型为YYRr;
若子代中黄色圆滑:绿色圆滑:黄色皱缩:绿色皱缩接近9:3:3:1,则种子的基因型为YyR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试管婴儿”技术是通过将不孕夫妇的精子和卵细胞取出在试管中完成受精,并在试管中培养使其发育到如图所示的时期,再将胚胎移入女性子宫内发育成胎儿.它不仅使一部分不能生育的男女重新获得了生育的机会,也为人类的优生开辟了新的途径.据此回答:
(1)试管婴儿“技术在生物学上所依据的原理是A
A.有性生殖           B.组织培养   C.克隆技术           D.基因工程
(2)人的受精卵通过卵裂,逐渐形成大量形态、功能不同的细胞、组织,并进而形成器官和系统.从细胞水平看,卵裂的分裂方式是有丝分裂.
(3)该图示时期是胚胎发育的囊胚期期.该图示的胚胎进行分割时,应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该图中可被称为胚胎干细胞的是b细胞.
(4)“试管婴儿”的形成用到下列哪些技术?(填序号)①②③.
①体外培养     ②人工授精     ③胚胎移植    ④核移植
(5)“试管婴儿”技术诞生后,继而出现了“设计试管婴儿技术”,二者在对人类作用上的区别是前者主要用于治疗不孕夫妇的不孕症,后者可用于治疗需要骨髓移植或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的疾病后者胚胎在移植前需要进行遗传学诊断.
(6)现在大多数人反对设计婴儿性别,其原因是破坏了人类正常的性别比例,违反了伦理道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现在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者在各国逐年增加,已检测发现艾滋病病毒含尿嘧啶(U),则其含有的物质是(  )
A.RNAB.DNAC.脱氧核糖核苷酸D.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花粉等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会引起图中[⑤]毛细血管壁结构的通透性增大,[⑥]组织液的液体增多导致水肿.
(2)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③]红细胞,引起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的改变(基因突变);此病主要是影响人体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3)尝试构建人体肝脏内体液间O2、CO2扩散的模型(如图所示,说明:在图形框间用实线箭头表示O2扩散方向,用虚线箭头表示CO2扩散方向;不考虑CO2进入成熟红细胞内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玉米的高杆和矮杆(D,d),抗病和感病(R、r)是相对性状,并且两对性状是自由组合的.将高杆抗病与矮杆感病玉米进行杂交,F1全为高杆抗病.
(1)亲本的基因型为DDRR×ddrr
(2)将上述的F1进行自交得F2,F2中有4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有9种基因型.F2中的纯合子比例为$\frac{1}{4}$,单杂合子占$\frac{1}{2}$,双杂合子占$\frac{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图示DNA的片段及其转录出的信使RNA,请据图回答问题:(几种相关氨基酸的密码子见表)

亮氨酸CUA、CUC、CUG、
CUU、UUA、UUG
甘氨酸GGU、GGC、
GGA、GGG
缬氨酸GUA、GUC、
GUG、GUU
甲硫氨酸AUG
(1)形成③链的过程与DNA复制的过程,都是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形成③链的过程叫做转录,场所是细胞核,需要的原料是四种核糖核苷酸.
(3)若该基因复制时发生差错,当图a处所指由A变成G时,这种突变对蛋白质的结构有无影响?没有突变之后并没有改变所编码的氨基酸.
(4)③链进入细胞质后与核糖体结合,在合成蛋白质过程中,转运RNA运载的氨基酸依次是甲硫氨酸-缬氨酸(依次填写前两个氨基酸的名称).
(5)若该基因有102个碱基对,可编码的氨基酸最多有34个.表中甲硫氨酸的对应的反密码子是U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该方法的基本内容是:在观察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证明假说.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是(  )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由F2中出现的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若F1产生配子时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的两种性状比接近1:1
D.若F1产生配子时的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比接近1: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硝化细菌的同化作用与绿色植物的主要区别在于(  )
A.利用的原料不同B.合成的产物不同C.利用的能源不同D.产生的ATP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