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请据图回答:

(1)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_________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2)X与甲中图示生物类群的能量来源不同,X代表的生物为_______;Y的细胞结构与丙中图示生物不同,Y的细胞结构最主要的特点是_______。
(3)大气中的CO2在甲中图示的_________处(在a~d中选择)合成有机物;含碳有机物在甲中图示的____________处(在a~d中选择)可以分解为CO2
(4)化石燃料除燃烧外,还可以通过____________途径产生CO2

(1)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 (2)化能自养细菌(或硝化细菌等)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
(3)c     a和b  (4)微生物的分解

解析试题分析:
(1)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无机环境生物群落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2)分析题图可知,甲为生产者,由于已知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而X的能量来源不同,故X代表生物是化能合成作用的细菌,如硝化细菌;丙为分解者,图示生物为细菌,Y的结构与图示生物不同,故应为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相比最大的区别是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
(3)大气中CO2在甲中图示的叶绿体中合成有机物,图中c为叶绿体基质,d为类囊体薄膜,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合成有机物,而暗反应阶段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含碳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的过程可以是有氧呼吸,也可以是无氧呼吸,若为有氧呼吸,场所为线粒体基质中,若为无氧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则分解为CO2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为图中的a和b。
(4)某些微生物能分解石油中的烃类,因此化石燃料除燃烧外,还可以通过微生物的分解途径产生CO2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下图是某学习小组探究酵母菌是否存在两种呼吸类型的实验装置图:装置一和装置二(新鲜的酵母与5%的葡萄糖溶液制成酵母发酵液,简称酵母液):

(1)装置一中NaOH的作用是        
(2)请将可能的几种实验结果补充完整,(提示:要求填“左移”、“右移”或“不动”)。

 
结果预测
(红色液滴移动情况)
相应结论
装置一
装置二

 
不动
只有有氧呼吸

不动
 
只有无氧呼吸

左移
 
同时进行两种呼吸
(3)此小组的同学还想进一步了解酵母菌的两种呼吸方式释放的能量是否差不多,又进行了以下的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通过前面的实验发现酵母菌进行两种呼吸方式中产生的CO2不一样多,有氧呼吸产生的CO2比无氧呼吸产生的要多,是否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也比无氧呼吸产生的也多一些呢?
作出假设:等量的酵母菌分解等量有机物越彻底,产生的CO2越多,释放的能量也越多,散失的热能也就越多。
实验设计:如下图
    
①此学习小组设置装置1和装置2的实验属于      (填“对照”或“对比”)实验,这也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②要想知道假设成立与否,需要根据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记录实验结果时观察的指标应该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已知10-18gDNA中有1 000个碱基对,而一个碱基对长0.34nm,(1m=109nm)试计算长度是由地球到达月球距离(3.4×105km)的DNA的质量_____________。
(2)已知人类细胞能合成50 000种不同的蛋白质。平均每种蛋白质由300个氨基酸构成,而合成这些蛋白质仅用了DNA碱基对的2%,请计算一个细胞中DNA分子有多少个碱基对?
_______________。
(3)噬菌体M13的DNA有如下碱基组成:A 23%、T 36%、G 21%、C 20%,试问这是一种什么DNA?
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猫是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当其体细胞中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X染色体时,在早期胚胎的细胞分裂过程中,一般只有一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其余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失活成为巴氏小体,如图所示。请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组成巴氏小体的化合物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通常依据细胞中巴氏小体的数量来区分正常猫的性别,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性染色体组成为XXX的雌性猫体细胞的细胞核中应有_______个巴氏小体,高度螺旋化染色体上的基因不能表达,主要原因是其中的__________过程受阻。
⑶控制猫毛色的基因B(黑色)、b(白色)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型为XBY的猫的表现型是_________。现观察到一只白色的雄性猫体细胞核中有一个巴氏小体,则该猫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__。
⑷控制有尾、无尾的基因依次为A、a,则无尾黑毛雄猫的基因型是_________,如果它与图示的雌猫交配,子代雄性个体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某科研小组采用“基因靶向”技术先将小鼠的棕褐毛色基因导入黑色纯种小鼠的胚胎干细胞(ES细胞)中,再将改造后的胚胎干细胞移植回囊胚继续发育成小鼠的过程。据图分析回答:

(1)该过程使用了工具酶           和DNA连接酶,完成目的基因的获取和              
(2)完成第Ⅱ步操作得到由两个DNA切段连接成的产物有可能是载体—载体、                         重组DNA分子。
(3)第Ⅲ步操作后,还需经过筛选出含                       的重组DNA分子的胚胎干细胞的过程,才能将该胚胎干细胞注射到囊胚中。
(4)改造后的胚胎干细胞移植回囊胚能继续发育成小鼠,其根本原因是                
(5)胚胎干细胞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形成组织、器官必须要进行               
(6)在体外培养胚胎干细胞能否获得动物器官?_______ _。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将某种植物种子在水中浸透,然后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时X液面位置与Y液面位置调至同一水平。下表记录了实验过程中每小时的液面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h)
X液面位置
时间
X液面位置
0
5.0
5
14.5
1
7.0
6
15.5
2
9.0
7
15.8
3
11.0
8
15.8
4
13.0
9
15.8
 
(1)实验前浸泡种子的目的是让种子细胞增加______水,使代谢增强。
(2)装置中使用NaOH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液面变化值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结果准确性的环境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个)。为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装置中种子的生理活动引起的,需设置另一个相同装置,该装置除试管内金属网上需要放________________的同种种子外,其他条件与上图装置相同。
(4)实验4小时后液面变化减缓乃至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为了研究植物体的向光性,设计实验如图所示。A琼脂块上放有胚芽鞘尖端,B琼脂块上没有胚芽鞘尖端。①~⑥是在黑暗环境中对切去尖端的胚芽鞘进行的不同处理。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温特之前,科学家初步研究认为,胚芽鞘向光生长是由________部位产生某种化学物质向下运输后引起的,温特推想这种物质也可以扩散到琼脂块中。
(2)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②的现象说明A琼脂块中确实含有某种化学物质,且这种物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③和④的现象均表明,胚芽鞘能够向该物质分布________(多、少)的一侧弯曲生长;设置⑤和⑥组的目的是排除______  __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该实验应在黑暗环境中进行,其原因是该物质分布会受到________的影响。
(4)自然界中,植物体在单侧光照的条件下,向光弯曲生长,是因为该化学物质在背光侧分布较________。后来的研究发现,该物质的化学本质是__   _____,根据其作用取名为_____  __。
(5)NAA等物质也有类似的调节植物生长的作用,这一类物质都被称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以下材料选自某同学所做实验的部分记录。
实验名称: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实验步骤
(1)培养固定:将洋葱放在装满清水的广口瓶上,待根长出l cm左右,剪取根尖0.5~1 cm,置于盛有清水的培养皿内,并在冰箱的冷藏室诱导培养36 h。将诱导后的根尖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0.5~1 h,然后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两次。
(2)装片制作: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3)观察:先用低倍镜寻找染色体形态较好的分裂图像,确认某个细胞染色体发生数目变化后,再用高倍镜观察。
实验结论
低温条件下根尖所有细胞染色体数目都加倍。
问题
(1)请将上述内容中错误之处予以改正。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2)低温导致染色体加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要探究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最适温度,请写出简单的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洋葱体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约为12 h。某同学利用洋葱根尖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得到了如下结果。

细胞周期
样本1
样本2
总数
间期
42
43
85
分裂期
前期
4
3
7
中期
1
0
1
后期
1
1
2
末期
2
3
5
计数细胞的总数
100
上述样本1和样本2表示________,间期为________h。
(4)观察蝗虫精巢细胞分裂装片时,判断某细胞是处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而非有丝分裂后期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9分)I.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

(1)细胞识别、物质的跨膜运输等分别与图中            (填标号)有关。
(2)图中的A侧为细胞膜的内侧还是外侧?      
(3)有人发现,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均垂直排列于膜表面。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的脂质分子有75%排列不再整齐。细胞膜厚度减少,而膜表面积扩大,膜对离子和分子的通透性增加。对于膜的上述变化,合理的解释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II.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

(1)A代表      分子;
(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            ___膜。
(3)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         ;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