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麻风杆菌是引起麻风的病原菌,它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下列有关麻风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菌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B.该菌的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
C.该菌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D.感染该菌后,机体主要通过细胞免疫的作用将其消灭

分析 麻风杆菌是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生物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原核生物只能进行二分裂生殖;原核生物可遗传的变异来源只有基因突变.

解答 解:A、麻风杆菌细胞同时含有DNA和RNA,但其遗传物质是DNA,A错误;
B、麻风杆菌是原核生物,增殖方式是二分裂生殖,B错误;
C、麻风杆菌细胞没有线粒体,其形成ATP的场所只有细胞质基质,C错误;
D、麻风杆菌是寄生菌,当机体感染该菌后,机体主要通过细胞免疫的作用将其消灭,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以麻风杆菌为素材,考查原核生物的相关知识,首先要求考生能准确判断麻风杆菌是原核生物,其次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生物的结构等相关知识,注意与真核生物细胞结构进行区分.对于原核生物中细菌的判断,要掌握技巧,一般在菌字前有“杆”、“球”、“螺旋”和“弧”等字样的均为细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有关“探究酶的特性”系列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探究酶的高效性”实验中,自变量是底物的种类
B.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自变量不止一种
C.在“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中,自变量可以是酶的种类
D.在“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无关变量是溶液P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病理性近视是一种与HLA基因有关的常见眼病,具有发病早、发病快、近视度数随年龄增加等特征.如图是某病理性近视家族遗传系谱图(相关基因用H和h表示),请分析回答:
(1)控制该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4号的基因型是HH或Hh.
(2)1号在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基因H和H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期.
(3)已知HLA基因有3000个碱基,其中胸腺嘧啶800个.在含32P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2次,需消耗鸟嘌呤脱氧核苷酸2100个,子代中放射性DNA分子的比例是100%.
(4)有研究发现,部分病理性近视患者是由于缺乏脯氨酸酶而影响眼睛巩膜胶原纤维的合成,导致视力异常.通过眼角膜移植康复的患者与一个患病基因携带者婚配,后代患病的概率$\frac{1}{2}$.
(5)HLA基因所含遗传信息在细胞内的复制场所:细胞核,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需要氨基酸原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现有三支试管①、②、③,先向①号、③号试管内分别加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向②号试管内加入2mL蔗糖溶液,再按下图所示步骤操作.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号试管和②号试管对照,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B.①号试管和③号试管对照,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
C.该实验可用斐林试剂或碘液检测实验现象
D.若用斐林试剂检测,①号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独脚金内酯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类植物激素.为了研究独脚金内酯类似物GR24对侧枝生长发育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实验.
(1)独脚金内酯是植物体内产生的,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2)科研人员用GR24处理拟南芥的野生型和突变体植株,结果如图1.据实验结果推测,GR24的作用是抑制侧枝产生,突变体植株可能出现了独脚金内酯信息传递(填“合成”或“信息传递”)缺陷.
(3)为了进一步研究GR24的作用机理,科研人员用野生型植株进行了图2所示实验,结果如图3.

①进行实验处理时,NAA应加入固体培养基A(填“A”或“B”)中,这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极性运输有关.
②据图分析,GR24对侧枝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推测GR24的作用机理是通过促进NAA作用抑制侧枝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为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羊草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在种植羊草的草地上随机选取样方,用透明玻璃罩将样方中所有羊草罩住形成密闭气室,并与二氧化碳传感器相连,定时采集数据,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整个实验过程中四个密闭气室内的温度必须保持一致
B.曲线①表示羊草的呼吸速率随着实验的进行越来越快
C.曲线②和曲线③表明200s后羊草基本不再进行光合作用
D.曲线④和曲线①相应数值之差为完全光照下的净光合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黄酮类物质具有抗心血管疾病、抗肿瘤等作用,是近年来研究活跃的天然活性成分之一.某研究小组以水杉的根尖进行组织培养,探究不同光照、蔗糖浓度对其生长过程中黄酮类物质积累的影响,如下:
(1)水杉根尖通过组织培养获得水杉植株,说明该种细胞具有全能性;根尖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为探究不同蔗糖浓度对水杉组织培养的影响,在白光下光照16h/d,光照强度1500lx,25℃条件下,10d后检测黄酮含量,结果如表:
蔗糖浓度(g/L)30405060
黄酮含量 (mg/g)0.1900.200.2220.226
但60g/L蔗糖浓度下,水杉组培苗长势不如50g/L的培养基好,原因可能是外界溶液浓度过高,导致部分细胞渗透失水;
(3)研究小组在蔗糖浓度为30g/L的培养基、光照16h/d、光照强度1500lx、25℃条件下依次用白光、红光、蓝光和暗培养(遮光)进行水杉组织培养,10d后检测黄酮含量,结果如表:
光质暗培养白光红光蓝光
黄酮含量 (mg/g)0.2200.1960.1500.217
结合上述结果,暗培养条件下进行培养最有利于提取黄酮;若光照培养过程中CO2浓度骤然降低,水杉组培苗叶肉细胞中NADPH的含量增多(增多/基本不变/减少);
(4)研究小组欲进一步探究红光条件下光照时间对水杉黄酮合成的影响,可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在蔗糖浓度为30g/L的培养基、光照强度1500lx、25℃条件下,分别设置光照时间为8h/d、10h/d、12h/d、14h/d、18h/d、(16h/d可写可不写)、20h/d组别进行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表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与观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过程为水解,所用试剂为盐酸与酒精的混合液
B.丙过程可用醋酸洋红液使染色体染成紫色
C.丁过程中盖上盖玻片后用拇指轻按盖玻片使细胞分散
D.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只有少数呈正方形的细胞能看到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步骤是:制片→水解→染色→冲洗涂片→观察
B.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C.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D.做“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时,固定和解离后都要用清水漂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