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不再增加,原因是酶失活 | |
B. | 乙图中当酶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催化反应速率不再增加 | |
C. | 乙图中催化反应速率增加的原因是随着酶浓度的增大,酶的活性逐渐增加 | |
D. | 将甲的纵坐标改成乙中的催化反应速率,坐标曲线和原曲线不一样 |
分析 分析曲线图:甲是在酶浓度固定、反应物量一定下进行的反应,用生成物CO2浓度来表示整个反应过程的变化,这是一个催化反应;而乙是在反应物浓度过量不成为反应的限制因素条件下,随着酶浓度改变时对催化反应速率的影响,限制因素是酶浓度,由于反应物浓度过量,所以随着酶浓度的增加,反应速度不断增加.
解答 解:A、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不再增加,原因是底物已经分解完,A错误;
B、由乙图可知,随着酶浓度增加,酶促反应速率也逐渐加快,B错误;
C、酶的活性与酶浓度无关,C错误;
D、将甲的纵坐标改成乙中的催化反应速率时,由于底物的量是一定的,所以随之时间的推移,酶促反应速率应该先升高后下降,坐标曲线和原曲线不一样,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首先要求考生掌握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温度、pH、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及相关曲线;其次要求考生关注题干中与有关坐标曲线的一些说明,以及横坐标的含义,再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4×10-4)2=1.6×10-7 | B. | $\sqrt{4×1{0}^{-4}}$=0.02 | ||
C. | 0.02(1+0.02) | D. | ($\frac{0.02}{1+0.02}$)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 |
B. | 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增加经济效益 | |
C. | 用蛆蛹粪便作有机肥还田,可以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农作物根系对土壤养分的利用 | |
D. | 在离开人的管理条件下,该生态工程仍可能正常运转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TP合成酶和胰高血糖素 | B. | DNA聚合酶和淋巴因子 | ||
C. | 唾液淀粉酶和呼吸酶 | D. | 血红蛋白和甲状腺激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和染色体数目的改变 | |
B. | 猫叫综合征的患者与正常人相比,第5号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 | |
C. | 两条染色体相互交换片段都属于染色体变异 | |
D. | 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排卵是指卵泡从卵巢中排出 | |
B. | 精子与卵子受精后发生排卵 | |
C. | 排卵时已完成减数分裂,因此,排出的卵子仅含体细胞一半的遗传物质 | |
D. | 排卵后排出的卵子进入输卵管,准备与精子受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