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不能解释生物产生变异的机制
B.抗流感的疫苗,每过几年就要更换新的种类,因为流感病毒已对旧的疫苗产生了高度的抗性,自然选择作用,使对疫苗有抗性的病毒保留
C.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变异,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D.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产生作用的基础

分析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遗传和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其中生物变异是不定向的,但可遗传的变异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是自然选择发生作用的基础.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解答 解:A、由于受到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达尔文还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A正确;
B、在疫苗选择作用下,对疫苗有抗性的病毒被保留下来并扩大繁殖,由于遗传,后代都具有抗性,B正确;
C、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C错误;
D、可遗传的变异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所以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发生作用的基础,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湖南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属于种群特征的有

A.物质循环

B.具有分层现象

C.年龄组成

D.空间配置为水平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转录是以DNA为模板通过半保留复制的方式合成RNA
B.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转录成的mRNA分子较多,DNA数量保持不变
C.人体不同部位的细胞中转录形成的RNA完全不同
D.细胞通过细胞增殖把遗传物质和性状传给子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当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相结合时,改变了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使突触后膜发生一个短暂的电位变化,称为突触后电位.如图A、B所示为两种突触后电位产生的机制,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递质在突触前神经细胞内合成后,储存在突触小泡内,以防止被胞浆内其他酶系所破坏.由上图可知,图A中由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为兴奋(兴奋/抑制)性;图B中当后膜上的受体与神经递质结合后,后膜膜内为负电位.
(2)氨基丁酸(GABA)作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作用不容忽视,其作用机理与上图B相同,释放的GABA可被体内氨基丁酸转氨酶降解而失活.
①研究发现癫痫病人体内GABA的量不正常,若将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抑制剂作为药物施用于病人,可缓解病情.这是由于该药物可以抑制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活性,使GABA分解速率降低,从而可抑制癫痫病人异常兴奋的形成.
②某种麻醉剂可以与GABA受体结合,起到与GABA一样的功能,从而可延长(填“缩短”或“延长”)该离子通道打开的时间,产生麻醉效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根据下面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流程图,回答相关问题.

(1)若运用传统有性杂交(即用番茄、马铃薯杂交)能否得到杂种植株?为什么?
不能,不同种的植物存在生殖隔离
(2)在利用杂种细胞培育杂种植株的过程中,运用的技术手段是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其中过程②称为原生质体融合,与过程③密切相关的  具膜结构的细胞器为高尔基体,过程④相当于脱分化,⑤过程涉及的分裂方为有丝分裂.
(3)已知番茄、马铃薯分别为四倍体、二倍体,则“番茄-马铃薯”属于六倍体植株.
(4)随“神六”太空旅行的种苗中,最受关注的是柴油树试管苗.柴油树种子含有的柴油是植物细胞的代谢产物,可用植物组织培养来实现柴油的工业化生产.若利用此技术,将柴油树细胞培养进行到e过程即可(填字母编号).
(5)若培育抗虫棉,将抗虫基因通过适当的途径导入棉花受精卵,然后进行组织培养,该过程相当于④⑤(填字母编号).
(6)人工种子又称合成种子或种子类似物,它是20世纪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之一.由发育到f过程(填字母编号)的结构包裹上人工种皮可制备人工种子.
(7)若用在SARS预防上,则融合的a、b细胞宜采用小鼠的骨髓瘤细胞和患者的B淋巴细胞两种细胞,生产的抗体可以作为许多重病者的救命良药,从而使 患者获得特异性免疫.前者细胞与进行原代培养的细胞相比较,该物质发生的主要变化是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从而违背了“程序性细胞死亡”规则,打破了细胞产生与死亡的动态平衡.整个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需要两次细胞的筛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获得一个杂种植株,需要的步骤是(  )
A.获取细胞→原生质体直接融合→组织培养→杂种植株
B.分离原生质体→原生质体直接融合→组织培养→杂种植株
C.获取细胞→原生质体融合→组织培养→杂种植株
D.分离原生质体→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组织培养→得到杂种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下面是以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为抗原制备出单克隆抗体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用纯化的核衣蛋白刺激小鼠产生与此蛋白结合的相应分泌蛋白是抗体.该分泌蛋白可用于检测受试者血清中的SARS,检测的原理是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
(2)图中过程②诱导细胞融合的生物因素是灭活的病毒,细胞融合后还需要用选择培养基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
(3)经过③过程可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D细胞,过程③包括克隆化培养和(专一性)抗体检测等.
(4)生产单克隆抗体一般不直接培养浆细胞,主要原因是浆细胞不能无限增殖.在制备过程中之所以选用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是因为让其融合后培养的D细胞具有在体外大量繁殖、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特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面是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实验步骤示意图,对此实验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实验所使用的被标记的T2噬菌体是接种在含有35S的培养基中获得的
B.本实验选用T2噬菌体做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结构组成只有蛋白质和DNA
C.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DNA和蛋白质分开
D.此实验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物质不具有专一性或特异性的是(  )
A.呼吸氧化酶B.神经递质C.生长激素D.三磷酸腺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