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有无( )
A.遗传物质B.核膜
C.细胞膜D.细胞质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细菌菌株需从环境中摄取现成的亮氨酸(20种氨基酸中的一种)才能生长,此菌株对链霉素敏感(对链霉素无抗性)。科学家用诱变剂处理此菌株,想筛选出表中列出的菌株类型。依据筛选目的,培养基添加物质合理的组别是( )
(注:L—亮氨酸、S—链霉素。“+”—加入、“-”—不加入,如:“L-”表示不加入亮氨酸、“S+”表示加入链霉素)
A. AB. BC. C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放置在清水中,一段时间后向清水中加入蔗糖,洋葱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体积交化如下图所示,实验过程中细胞保持活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a~b段,细胞液发生渗透失水,细胞吸水能力增强
B.在b~c段,达到渗透平衡,细胞内外溶液的浓度相同
C.在c~d段,液泡膜和细胞膜都会出现磷脂分子的运动
D.在d~e段,细胞大量吸收蔗糖,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结构图,图乙是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生物有_______。
(2)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鼠种群密度时,在 2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40只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是15只,则该鼠的种群密度是_____只/hm2。若标记的鼠有部分被捕 食掉,则会导致鼠种群密度的估算结果______________“偏高”或“偏低”)。
(3)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____。若蛇取食鼠的比例由1/4调整到3/4,从理论上分析,改变取食比例后,蛇体重增加1kg,人能比原来多增重_____kg(能量传递效率按 20%计算)。
(4)图乙中,碳元素由B主要通 ____________过程进入A。碳元素在 A、C、D 之间以___________形式传递。图乙中的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未在图甲中体现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
(5)该地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如图为在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中的能量流动图(单位:103KJ.m-2.a-1)。
①由图可知,肉食性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为____ KJ m-2.a-1,根据图中数据可知,营养级___填“较高”或“较低”)的生物在这场灾害中受到的影响较大。
②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 KJ m-2.a-1。
用于植食性动物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是____ KJ m-2.a-1。
③在人为干预下,能量在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动物细胞部分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中①~⑨表示细胞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未展示出动物细胞应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其内部含有多种__________,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2)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不具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_(填两种)。该细胞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 (填数字)。
(3)消化酶是重要的分泌蛋白,在生物体中发挥_______作用。消化酶合成旺盛的细胞,其细胞核内的_____________(填数字)较大,其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研究消化酶合成和分泌的路径应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氧气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现设置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进行实验。在30℃下培养72h,结果如乙图所示,分析回答。
(1)配制好的培养液在接种酵母菌之前,需要________处理,以避免其他杂菌对实验的干扰。
(2)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若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用25×16型计数室(如甲图),一个大方格计数室的容积是0.1mm33,统计五个中方格的总菌数为M个,则每毫升培养液中酵母细胞数量为___________个。
(3)结果表明,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种群数量呈___________型增长;培养24h后,种群数量不升反降,原因是培养液中的营养物质___________,细胞呼吸产生代谢废物使培养液的___________发生改变。
(4)无氧组的种群数量显著低于有氧组的主要原因是:无氧呼吸产生的ATP较少和___________,造成酵母菌增殖速率较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