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6.在基因工程中,若一个DNA分子片断如图,现欲利用PCR技术使其数量大量增多,复制时应给予的条件是(  )
①ATGTG、TACAC模板链    ②A、U、G、C碱基
③A、T、C、G碱基   ④脱氧核糖  ⑤引物
⑥DNA聚合酶  ⑦ATP   ⑧DNA水解酶   ⑨脱氧核苷酸.
A.①④⑥⑧⑨B.①③④⑤⑦⑨C.①②④⑥⑦⑧D.①⑤⑥⑦⑨

分析 有关PCR技术的相关知识:
1、概念: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
2、原理:DNA复制.
3、前提条件: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以便合成一对引物.
4、过程:①高温变性:DNA解旋过程;②低温复性:引物结合到互补链DNA上;③中温延伸:合成子链.PCR扩增中双链DNA解开不需要解旋酶,高温条件下氢键可自动解开.

解答 解:①PCR技术需含目的基因的DNA作为模板,①正确;  
②PCR技术需四种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而非碱基,②错误;  
③PCR技术需四种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而非碱基,③错误;
④PCR技术需四种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而非脱氧核糖,④错误; 
⑤PCR技术需DNA引物结合以延伸DNA链,⑤正确;
⑥PCR技术需耐高温的DNA聚合酶来催化,⑥正确;  
⑦PCR技术需消耗ATP,⑦正确;   
⑧PCR技术过程中不需要DNA水解酶,⑧错误;   
⑨PCR技术需四种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⑨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PCR技术的相关内容,重点考查采用PCR技术体外扩增DNA是所需的条件,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PCR技术的原理是DNA复制,再结合DNA复制所需的条件进行解答,此外还需注意PCR扩增DNA和体内DNA复制的区别,特别是PCR技术需要引物和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氨基酸的R基中可能有氨基和羧基
B.谷氨酸呈酸性而赖氨酸呈碱性,这种差异主要是由R基的不同引起的
C.n个氨基酸共有m个羧基(m>n),则这些氨基酸形成的蛋白质含有氧原子最少值为2m-n
D.甜味肽的分子式为C13H16O5N3,则甜味肽的R基中最多有一个氨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有关细胞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花药离体培养形成植株的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化
B.衰老细胞中染色质收缩不影响DNA的复制和转录
C.细胞凋亡是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
D.癌变的细胞受基因控制,细胞周期变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家鸡属于鸟纲,是由原鸡长期驯化而来.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家鸡花色羽毛和白色羽毛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A、a决定,具有相对性状的家鸡相互交配产生的后代都是花色羽毛,说明花色羽毛是显性基因决定.若A和a所在染色体部分缺失(记作A0或a0,且均不影响羽毛花色基因表达)的卵细胞不育但精子可育,则基因型为A0a的雌鸡和雄鸡交配,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花色羽毛:白色羽毛=1:1.
(2)若家鸡的羽毛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决定有色素合成,a决定无色素合成,D抑制A表达,D和A共存时表现为白色羽,d不影响A和a表达,d和A共存时表现为有色羽.现将一种白羽来航鸡(AADD)若干只与另一种白羽温德鸡(aadd)若干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再让F1雌雄个体互相交配,F2表现型为白色羽的个体中能够稳定遗传的比例为$\frac{7}{13}$,让F2中有色羽个体自由杂交,F3代有色羽个体与白色羽个体的比值为8:1.若让F2代全部个体之间进行自由杂交,F3代有色羽个体与白色羽个体的比值为3:13.
(3)控制家鸡腿长度的多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基因型是杂合子的长腿雄鸡,但不知有几对基因杂合,现将该雄鸡与多只短腿的雌鸡(只有隐性纯合子才能表现为短腿)测交.请回答:
①若测交后代中长腿:短腿=1:1,说明控长腿的基因有一对杂合;
②若测交后代中长腿:短腿=3:1,说明控长腿的基因有两对杂合;
③若测交后代中长腿:短腿=7:1,说明控长腿的基因有三对杂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图1表示空气中的CO2含量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图2表示一天24h蔬菜大棚内C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水平虚线为实验开始时大棚内的CO2浓度).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两图中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点有M、D、H  H,此时细胞中能产生[H]的部位有细胞质基质、叶绿体、线粒体.图2中积累有机物最多的点是H.
(2)经过24h后,大棚内植物有机物的含量会增加(填“增加”“减少”或“不变”).据图分析原因是I点CO2浓度低于A点,说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多于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
(3)图2中A点所进行的生理反应表达式为C6H12O6+6H2O+6O2$\stackrel{酶}{→}$6CO2+12H2O+能量.
(4)图1中限制N点的主要外界因素是光照强度和温度.N点时叶肉细胞叶绿体中的ADP的运动方向是从叶绿体基质到类囊体薄膜.
(5)若将叶面积相等的甲、乙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体积、温度适宜且恒定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B.
A.甲、乙两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一定相同
B.甲、乙两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在一段时间后都将逐渐下降
C.若实验一段时间后,甲叶片所在小室中的CO2浓度较乙低,则甲叶片的呼吸作用强度一定比乙低
D.若实验一段时间后,甲叶片所在小室中的CO2浓度较乙低,则甲固定CO2的能力较弱
(6)某同学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后,绘制了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的分离情况(如图3所示),据图分析,溶解度最大的色素是丁(填序号).另一同学由于研磨绿叶过程中粗心大意,漏加了某些试剂或药品,导致实验结果不理想(如图4所示),请指出该同学漏加的试剂或药品是碳酸钙(Ca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的胰岛A细胞中没有胰岛素基因
B.人体内不再分裂的体细胞中共有46个DNA分子
C.内质网与性激素的合成有关
D.溶酶体能吞噬进入人体内环境中的病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的性状完全由基因控制
B.每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呈线性排列
C.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D.基因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天长市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I.图1是甲、乙两种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作用速率的曲线;图2表示将甲植物放在CO2浓度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图1的a点表示 ,在c点时,叶绿体中ATP的移动方向是

图2中e点与d点相比较,e点的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 ;e点与f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

(2)图1中,如果甲、乙两种植物较长时间处在连续阴雨的环境中,生长受到显著影响的是 ,光照强度为10千勒克斯时,甲、乙植物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差值为 mg CO2/(100 cm2·h)。

II.为进一步探究KHCO3对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称取3 g甲植物叶片,均分为两份,分别做如下实验。(实验中使用的氧电极可测量溶液中O2变化的速率)

实验一:采用差速离心法将一份叶片制备叶绿体,均分为4组,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KHCO3溶液中,在适宜光照、20 ℃恒温条件下,分别用氧电极测定其O2释放速率。

实验二:将另一份叶片切成约1.0 mm×1.0 mm小块,均分为4组,其他步骤与实验一相同。实验结果如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实验的浓度范围内,随着KHCO3溶液浓度的升高,叶绿体、叶切片的O2释放速率均 ,原因是光合作用所需的 增加。

(2)在相同的KHCO3溶液浓度下,叶切片的O2释放速率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叶绿体的O2释放速率,原因可能是叶切片光合作用产生的O2一部分被

(3)为探究第(2)题的原因分析是否正确,设计以下实验方案,请补充:

称取 ,切成约1.0 mm×1.0 mm小块,均分为4组,分别置于浓度为0 mol·L-1、0.01 mol·L-1、0.05 mol·L-1、0.1 mol·L-1的KHCO3溶液中,在 条件下,分别用氧电极测定其O2消耗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同学从新鲜的泡菜滤液为实验材料纯化乳酸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纯化乳酸菌时,首先需要用无菌水对泡菜滤液进行梯度稀释,进行梯度稀释的目的是保证在固体培养基上获得单菌落.
(2)制作的培养基必须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填仪器名称)灭菌后才能使用.如果在配制培养基的过程中加入碳酸钙,制出的培养基就显得不透明,用这种培养基来分离纯化乳酸菌,碳酸钙起到的作用有鉴别和乳酸菌中和产生的酸(或乳酸,维持PH相对稳定).肉眼能明显观察到菌落时应挑选出具有透明圈的菌落作为候选菌.
(3)获得的乳酸菌菌种若要采取临时保藏,首先要将菌种接种到试管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并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当菌落长成后才放入40C的冰箱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