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研究者从一个爱尔兰人的家庭中找到了一种完全色盲患者,绘制了患者的家系图(如图1),并对该患者和正常人进行基因测序,部分测序结果如图2所示.

(1)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属于反射弧中的 , 它们将光信号转化为 , 通过传入神经传入视觉中枢.
(2)据图1判断,该病的遗传方式是遗传.
(3)据图2分析,该患者DNA序列上的碱基对变化是 . 若对系谱图中患者的哥哥进行测序,结果可能为
(4)科研人员发现了另外9个来自印度、法国、德国的完全色盲患者家系,都是同一基因发生了不同的突变,说明基因突变具有的特点.
(5)研究者推测患者的基因突变导致Bip蛋白的表达受影响.从患者的母亲和患者体内获取成纤维细胞,分别在添加和不添加药物T的条件下进行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用凝胶电泳方法测定Bip蛋白(帮助蛋白质进行折叠)和β﹣tubulin蛋白含量,结果如图3所示.
①由于细胞中β﹣tubulin蛋白的表达量相对稳定,在实验中可作为物质,以排除细胞培养操作、、检测方法等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②实验结果表明,在药物T作用下,正常基因可Bip表达,由此推测患者感光细胞功能异常的原因可能是

【答案】
(1)感受器;神经冲动(或“电信号”)
(2)常染色体隐性
(3)C/G→T/A;仅出现正常个体测序结果或同时出现正常个体和患者的测序结果
(4)多方向性(或“不定向性”)
(5)参照(或“标准”);点样量(或“加样量”);促进;突变基因对Bip基因表达的促进作用降低,进而影响了感光细胞中的蛋白质折叠
【解析】解:(1)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象,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据分析可见: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属于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它们将光信号转化为神经冲动(或“电信号”),通过传入神经传入视觉中枢.(2)分析图1,根据无中生有,可推知是隐性遗传病,又因为亲代父亲无病,但后代中一个女儿患病,该病不可能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3)分析图2,正常人的DNA碱基排序为CAGTCTCGCAAG,患者的DNA碱基排序为CAGTCTTGCAAG,对比两者DNA序列可知:该患者DNA序列上的碱基对变化是从左到右第7个碱基对C/G替换成T/A.根据遗传图解,患者哥哥可能是正常人纯合体或者是携带者.若对系谱图中患者的哥哥进行测序,结果可能为仅出现正常个体测序结果或同时出现正常个体和患者的测序结果.(4)科研人员发现了另外9个来自印度、法国、德国的完全色盲患者家系,都是同一基因发生了不同的突变,说明基因突变具有多方向性(或“不定向性”)的特点.(5)①由于细胞中β﹣tubulin蛋白的表达量相对稳定,在实验中可作为参照(或“标准”)物质,以排除细胞培养操作、点样量(或“加样量”)、检测方法等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②实验结果表明,在药物T作用下,正常基因可促进Bip表达,由此推测由于突变基因对Bip基因表达的促进作用降低,进而影响了感光细胞中的蛋白质折叠,因此患者感光细胞功能异常.
故答案为:(1)感受器 神经冲动(或“电信号”)(2)常染色体隐性(3)C/G→T/A 仅出现正常个体测序结果或同时出现正常个体和患者的测序结果(4)多方向性(或“不定向性”)(5)①参照(或“标准”) 点样量(或“加样量”)②促进 突变基因对Bip基因表达的促进作用降低,进而影响了感光细胞中的蛋白质折叠
1、分析图1,根据无中生有,可推知是隐性遗传病,又因为亲代父亲无病,但后代中一个女儿患病,该病不可能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分析图2,正常人的DNA碱基排序为CAGTCTCGCAAG,患者的DNA碱基排序为CAGTCTTGCAAG.2、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象,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属于真核生物的一组是( )

A. 颤藻、念珠藻、香菇 B. 烟草、草履虫、大肠杆菌

C. 小麦、番茄、大豆 D. 酵母菌、乳酸菌、噬菌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孟德尔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合理设计了实验程序。孟德尔用高茎纯种豌豆(DD)和矮茎纯种豌豆(dd)作亲本,分别设计了纯合亲本杂交、F1自交和F1测交3组实验,按照假说—演绎法(分析现象—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检验—得出结论),最后得出了分离定律。请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孟德尔在此实验中所得到的F1的表现型是_______,基因型是__________。F1自交,后代中同时出现了高茎豌豆和矮豌豆,这一现象叫_________。孟德尔对F2中不同性状的个体进行__________,发现F2中子代性状比是____________

(2)对上述实验现象,孟德尔提出的解释实验现象的假说是控制生物性状的成对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会彼此___________,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3)孟德尔的3组实验中,检验演绎推理结论的实验是________ (杂交、自交、测交)。

(4)用遗传图解表示出高茎豌豆(Dd)与矮茎豌豆(dd)杂交实验。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L病毒可侵染小鼠的脑膜细胞,引起脑膜炎,L蛋白是L病毒的抗原蛋白.科研人员分别给野生型小鼠转入不同基因,建立了两种模型小鼠.小鼠M在胰岛B细胞表面特异性表达L蛋白,小鼠N在T淋巴细胞表面特异性表达L蛋白受体.将小鼠M和小鼠N杂交,杂交后代中仅在胰岛B细胞表面表达L蛋白、仅在T淋巴细胞表面表达L蛋白受体、两种细胞表面皆不表达、既在胰岛B细胞表面表达L蛋白也在T淋巴细胞表面表达L蛋白受体的小鼠(记为小鼠X)各占 ,据此判断不合理的是(
A.小鼠M和小鼠N均为转基因杂合子
B.转入的不同基因遗传可能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两种细胞表面皆不表达的个体为野生型
D.小鼠X为L蛋白和L蛋白受体基因的纯合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假定某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4,下图中②③④⑤⑥表示细胞分裂所处的不同时期,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属于有丝分裂的细胞图像是_____________、减数分裂的细胞图像是________________、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

(2)图中④细胞表示_____________分裂________期,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量比是___________

(3)如果⑥细胞中甲代表Y染色体,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_,则④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该动物的性别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对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前者需用固体培养基,其大多是由无机营养成分、有机营养成分、激素、琼脂四部分组成

B.科学研究时,动物细胞培养时不可采用无血清培养基

C.都可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D.动物细胞培养时需用胰蛋白酶或胃蛋白酶处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哺乳动物体内脂质与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脂质分子中氢的含量多于糖类

B. C、H、O、P是构成脂质和糖原的元素

C. 脂肪与糖原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物质

D. 胆固醇是细胞膜的组分,也参与血脂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扩散作用实验装置如图,甲、乙两管的口径相同,半透膜只允许葡萄糖分子通过,淀粉分子无法通过,当达到扩散平衡时,下列有关甲、乙两管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管中液面高度低于乙管

B. 甲管中的葡萄糖浓度高于乙管

C. 甲管中的淀粉浓度高于乙管

D. 两管的葡萄糖浓度皆为8%,淀粉皆为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玉米体细胞中含有20条染色体。当姐妹染色单体为40条时,此细胞可能处于

A. 后期、末期 B. 间期、末期

C. 间期、后期 D. 前期、中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