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为获取高性能碱性淀粉酶,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科研人员的帮助下进行了如下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目的]比较甲、乙、丙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的淀粉酶的活性

[实验原理]略。

[实验材料]科研人员提供的三种微生物淀粉酶提取液(提取液中酶浓度相同)等

[实验步骤]

(1)取四支试管,分别编号。

(2)在下表各列的字母位置,填写相应试剂的体积量(mL),并按表内要求完成操作。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试管4

蒸馏水

2

2

2

A

pH=8缓冲液

0.5

0.5

0.5

0.5

淀粉溶液

1

1

1

1

甲生物提取液

0.3

乙生物提取液

0.3

丙生物提取液

0.3

总体积

3.8

3.8

3.8

B

(3)将上述四支试管放入37℃的水浴,保温1小时。

(4)在上述四支试管冷却后滴入碘液。

(5)观察比较实验组的三支试管与对照组试管的颜色及其深浅。

[实验结果](“+”表示颜色变化的深浅,“—”表示不变色)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试管4

颜色深浅程度

++

+

C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表中的数值:A为________,C的颜色深浅程度为__________(用“+”或“-”表示)。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2种)。

(3)除了用碘液检验淀粉的剩余量来判断实验结果外,还可以用___________试剂来检测生成物。若用该试剂检验,颜色变化最大的试管是_________。

(4)根据上述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不同来源的淀粉酶,虽然酶浓度相同,但活性不同。你认为造成实验中三种酶活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以下为细胞内部分物质遵循的模型,请据图回答问题:
化学元素→单体→大分子物质→功能
(1)若图中化学元素为C、H、O,且单体为细胞内常见6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则①该单体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②该单体组成的大分子物质中一般不作为能源物质的是纤维素.
(2)若图中大分子的功能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则单体是核苷酸,其组成元素中不属于基本元素的是P.
(3)若图中单体是氨基酸,则其组成的元素有C、H、O、N等.该大分子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基因(或DNA)的多样性.
(4)除图示模型外,大分子物质之间具有的共性是都以碳链作为基本骨架,由此科学家才说“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与生物膜发现史不一致的是(  )
A.欧文顿在实验基础上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B.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面积为红细胞表面积的两倍.由此推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C.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由磷脂-蛋白质-磷脂三层结构构成的
D.科学家将不同荧光染料标记的人细胞和鼠细胞进行融合,证明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九江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一遗传病的家系图,其中Ⅱ-2家族中无此致病基因,Ⅱ-6父母正常,但有一个患病的妹妹。此家族中的Ⅲ-1与Ⅲ-2患病的可能性分别为

A.0, B. C. D.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有关细胞物质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糖类是细胞的能源物质,不参与细胞识别
B.脂质是细胞的构成物质,不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C.DNA分子中有氢键,有些RNA分子中也会形成氢键
D.人体活细胞中因为含有糖类较多,所以氢原子数量最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科技人员研究了番茄在不同条件下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如图.请分析回答:
光照强度叶绿素a与叶绿素b含量的比值C2的最大消耗速率(μmol•s-1有机物函数(g•L-1
晴天时的光照4.4631.71.9
多云天时的光照4.0711.21.2
(1)探究番茄新鲜叶片中色素的种类及相对含量,可依据色素可溶于无水乙醇中的原理提取色素,并采用纸层析 法进行分离,其中溶解度最大的色素主要吸收蓝紫 光.
(2)实验表明,对光能吸收较强的色素是叶绿素.多云天时C3最大消耗速率较小的直接原因是光照弱,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不足.

(3)图甲表示在阳光充足、CO2浓度适宜的情况下,温度对该植物真光合速率(实线)和呼吸速率(虚线)的影响.当环境为35℃时,该植物每小时的有机物净积累量约为3mg/h(用CO2的量表示).预计在30℃时,植物生长状况达到最佳.图乙是在此温度条件下绘制成的曲线.若在缺乏Mg的土壤长成的该类植株,b点将向右移动,此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表示利用胚胎干细胞(ES细胞)所作的一系列研究,请据图分析回答:

(1)过程Ⅰ将胚胎干细胞置于γ射线灭活的鼠胎儿成纤维细胞的饲养层上,并加入动物血清、抗生素等物质,维持细胞不分化的状态.在此过程中,饲养层提供干细胞增殖所需的营养物质,加入抗生素是为了防止杂菌污染,这对于研究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的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2)过程Ⅱ将带有遗传标记的ES细胞注入早期胚胎的囊胚腔,通过组织化学染色,用于研究动物体器官形成的时间、发育过程以及影响的因素,这项研究利用了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的
全能性的特点.在哺乳动物早期发育过程中,囊胚的后一个阶段是原肠胚.
(3)过程Ⅲ中目的基因导入胚胎干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获得的目的基因转入胚胎干细胞前需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其目的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传给下一代,同时,使目的基因能够发挥作用
(4)过程Ⅳ得到的小鼠畸胎瘤中里面全是软骨、神经管、横纹肌和骨骼等组织和器官.实验时,必须用X射线照射去除胸腺的小鼠,获得免疫缺陷小鼠,其目的是去除胸腺,不能形成T细胞,不发生细胞免疫,使移植组织细胞不会被排斥,该过程研究的意义在于解决临床上供体器官不足和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等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胰岛细胞的内分泌活动的协调有利于维持血糖平衡.下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胰岛素作用机理及引起胰岛素分泌异常的部分机理,其中抗体1、抗体2分别与相应受体结合后,能阻止葡萄糖或胰岛素与相应受体结合.
(1)由图可知: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其中枢位于下丘脑.支配胰岛细胞的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促进胰岛β细胞的分泌,却不影响胰岛α细胞的分泌,原因是胰岛α、β细胞与神经递质结合的受体不同(或胰岛β细胞上没有与该神经递质结合的受体).

(2)胰岛素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验证此现象的实验思路是:将大鼠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其下丘脑神经元周围施加适量的胰岛素溶液,另一组施加
等体积(等量)生理盐水,测定并比较施加试剂前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
(3)用高浓度的糖溶液饲喂一只动物后,每隔30min检测其血糖浓度,结果见下表.请在答题卡指定位置构建一坐标图,并在坐标图上绘制血糖浓度变化的曲线图,并根据血糖浓度变化在同一坐标图上画出血浆中胰岛素浓度(μU•mL-1)变化趋势的曲线图.(4分)
时间/min0306090120150
血糖浓度/mg•mL-10.751.251.100.900.750.75
(4)胰岛β细胞含有与某病毒相似的结构,若人体感染该病毒,自身免疫系统会产生(抗体1/抗体2)抗体1消灭病毒时可破坏胰岛β细胞,引起Ⅰ型糖尿病,该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番茄是二倍体植物(染色体2N=24).有一种三体番茄,其第6号染色体有三条,三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时2条随机配对,另1条不能配对.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设三体番茄的基因型为AABBb,则花粉的基因型为ABB、Ab、ABb、AB,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2次所得子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b.
(2)从变异的角度分析,三体形成属于染色体变异.
(3)与正常的番茄杂交,形成正常个体的几率为$\frac{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