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玉米花药培养的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下图是该过程中某时段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b过程中细胞内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B. c~d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数加倍
C. e点后细胞内各染色体组的基因组成相同
D. f~g过程中细胞的染色体组数是4组
【答案】D
【解析】
玉米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0条,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可知,d点以前是单倍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且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后cd段染色体数目加倍了;d点以后进行的仍然是有丝分裂,但是整体染色体数目是单倍体有丝分裂的两倍。
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图中a~b过程进行的是有丝分裂,A正确;c~d过程之间进行了秋水仙素的处理,而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纺锤体形成,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且d点以后的DNA含量变化是前面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的两倍,因此图中c~d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数加倍,B正确;e点以后的细胞中基因都是纯合的,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因此e点后细胞内各染色体组的基因组成相同,C正确;f~g过程中细胞的染色体组数有4组和2组,D错误。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细胞之间通过信息交流,保证细胞间功能的协调。关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B细胞与乙细胞上受体化学本质是糖蛋白
B. 图2可以表示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
C. A可表示分泌细胞,B表示靶细胞
D.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方式只有图示的两种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真核细胞中相关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②过程需要的模板相同
B. ②③过程碱基配对情况完全相同
C. ②过程中c链是以整条b链为模板合成的
D. ③过程最终合成的物质d、e、f的结构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美国科学家斯图尔德1958年将胡萝卜韧皮部的一些细胞培养成新植株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4]是由[3]中细胞经过脱分化过程形成的愈伤组织,[4]经过再分化过程形成[5]__________,最后发育成__________。
(2)这一事实说明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保持着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也可能通过__________技术培养与该动物类似的个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有a、b两类噬菌体,它们均己被32P或35S中的一种标记过。将a、b噬菌体分别侵染甲、乙两管大肠杆菌,经保温、搅拌和离心后,检测离心管内放射性物质的位置,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实验结果表明a的蛋白质外壳和b的DNA均有放射性
B. 可以确定甲管的放射性来自32P,乙管的放射性来自35S
C. 检测结果表明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可侵入大肠杆菌内
D. 伴随着噬菌体DNA的复制,乙管内沉淀物的放射性将逐渐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植物红花品系的自交后代均为红花,研究人员从该红花品系中选育了甲、乙和丙3个纯合白花品系。已知红花和白花受多对等位基因(如A、a,B、b……)控制,且这些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当植物个体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中都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开红花,否则开白花。红花品系及3个白花品系的杂交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1)该植物的花色受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2)丙的基因型中有隐性基因________________对,若乙的基因型中含有2个B,推测甲的基因型为________。
(3)若用射线处理第2组F1的红花植株并诱发基因突变,假定只使其基因型中的一个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等位基因,则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关人体成熟红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中无染色体,只进行无丝分裂 B.细胞中无线粒体,只进行被动运输
C.细胞中有血红蛋白,只运输却不消耗氧 D.细胞中无遗传物质,只转录却不复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利用基因工程生产胰岛素的三种途径,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导入受体细胞C需要用Ca2+处理使大肠杆菌处于感受态
B. 利用显微注射的方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A即乳腺细胞
C. 受体细胞B通常为莴苣的体细胞,经脱分化、再分化形成个体
D. 三种方法得到的胰岛素结构不完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