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6.棉铃虫是一种严重危害棉花的害虫.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生活在棉铃虫消化道内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能分泌一种毒蛋白使棉铃虫致死,而此毒蛋白对人畜无害.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我国已将该毒蛋白基因移人棉株细胞内并实现成功表达.由于棉铃虫吃了这种转基因棉花的植株后就会死亡,所以该棉花新品种在1998年推广后,已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进行基因操作“四步曲”是:提取目的基因→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翻译.
(2)害虫在喷洒农药进行化学防治后抗药性增强是农药对害虫的变异类型进行选择转录的结果.
(3)“转基因抗虫棉”抵抗害虫的遗传信息表达过程可以表示为抗虫基因$\stackrel{转录}{→}$RNA$\stackrel{翻译}{→}$蛋白质.
(4)“转基因抗虫棉”的抗虫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类型中的基因重组.
(5)该项科学成果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作用是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
(6)题中“毒蛋白基因转人棉花植株内并实现成功表达中的“成功表达”含义是指毒蛋白基因在棉花细胞内经转录和翻译合成了毒蛋白.
(7)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相比,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新品种的主要优点是目的性强,育种周期短,克服了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能定向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
(8)现代农业防治害虫的新理念是:将害虫数量控制在不危害农作物的较低水平,而不是消灭害虫.其依据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9)转基因技术有利有弊,请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有利方面: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用于培育优良动、植物新品种,不利于环境保护.
有害方面:可能引起环境问题、食物安全性问题、生物安全性问题等.

分析 1、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类的愿望,将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在体外人工剪切并和载体重组后转入细胞内进行扩增,并表达产生所需蛋白质的技术.基因工程的工具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基因工程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2、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食物安全(滞后效应、过敏源、营养成分改变)、生物安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环境安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生物安全主要是指转基因生物释放到环境中,可能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潜在的风险和威胁.

解答 解:(1)进行基因操作“四步曲”是:提取目的基因→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翻译
(2)害虫在喷洒农药进行化学防治后抗药性增强是农药对害虫的变异类型进行定向选择的结果.
(3)“转基因抗虫棉”抵抗害虫的遗传信息表达过程可以表示为:抗虫基因$\stackrel{转录}{→}$RNA$\stackrel{翻译}{→}$蛋白质
(4)“转基因抗虫棉”的抗虫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类型中的基因重组.
(5)该项科研成果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作用是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
(6)题中“毒蛋白基因转入棉花植株内并实现成功表达”中的“成功表达”说明毒蛋白基因在棉花细胞内经转录和翻译合成了毒蛋白.
(7)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相比,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新品种的主要优点是目的性强,育种周期短,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8)本着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原则,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可以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它是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的一种方法.它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
(9)转基因技术有利有弊,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则有利,而培育优良动、植物新品种可能引起环境问题、食物安全性问题、生物安全性问题等则不利.
故答案为:
(1)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翻译
(2)农药对害虫的变异类型进行选择转录
(3)抗虫基因$\stackrel{转录}{→}$RNA$\stackrel{翻译}{→}$蛋白质
(4)基因重组        
(5)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
(6)毒蛋白基因在棉花细胞内经转录和翻译合成了毒蛋白
(7)目的性强,育种周期短,克服了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能定向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
(8)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9)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用于培育优良动、植物新品种,不利于环境保护     可能引起环境问题、食物安全性问题、生物安全性问题等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考纲中识记、理解层次的要求,综合考查了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构建一定的知识网络.基因工程是考查的重点知识,与细胞工程、胚胎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都有一定联系.复习时可以建立知识框架,帮助记忆和理解.面对转基因技术的利弊,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趋利避害,不能因噎废食.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高一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豌豆叶肉细胞中,含有的核酸、碱基、核苷酸种类分别是

A.1、4、4 B.2、5、8 C.2、4、4 D.2、5、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图为某个色盲家族的遗传系谱图,色盲基因是b,请回答:(图中□表示男正常,○表示女正常,表示男色盲,表示女色盲.)
(1)红绿色盲的遗传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属隐(显、隐)性遗传.
(2)11号的色盲基因来自于 I代个体中的2号.
(3)在这个系谱图中可以肯定为女性携带者的一共有5人,她们是2、4、7、9、10.
(4)7号和8号再生一个患病儿子的机率为$\frac{1}{4}$.
(5)6号的基因型是XBXB或XBX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表示细胞四种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依主要功能分析回答:

(1)A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E在植物细胞是淀粉,在动物细胞是糖原.
(2)F是指脂肪;它是由B(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除此之外,脂类还包括磷脂和固醇.
(3)D是指脱氧核苷酸;它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为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反应①、②、③、④中,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①、②、④.
(2)如果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等量的CO2,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1:3.
(3)在反应①、②、③、④中,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是②.
(4)苹果贮藏久了会有酒味产生,其原因是发生了图中①③过程,而马铃薯块茎在无氧条件下进行了图中①④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试管婴儿”技术是通过将不孕夫妇的精子和卵细胞取出在试管中完成受精,并在试管中培养使其发育到如图所示的时期,再将胚胎移人女性子宫内发育成胎儿.它不仅使一部分不能生育的男女重新获得了生育的机会,也为人类的优生开辟了新的途径.据此回答:
(1)“试管婴儿”技术在生物学上所依据的原理是A
A.有性生殖                  B.组织培养
C.克隆技术                  D.基因工程
(2)人的受精卵通过卵裂,逐渐形成大量形态、功能不同的细胞、组织,并进而形成器官和系统.从细胞水平看,卵裂的分裂方式是有丝分裂.
(3)该图示时期是胚胎发育的囊胚期.
(4)在该图下一时期,b细胞最可能成为内胚层的一部分.
(5)“试管婴儿”的形成用到下列哪些技术?(填序号)①②③.
①体外培养     ②人工授精     ③胚胎移植    ④核移植
(6)要得到“同卵双胞胎”,采用的技术是胚胎分割移植.双胞胎的性别是否相同?相同.
(7)“试管婴儿”技术诞生后,继而出现了“设计试管婴儿技术”,二者在对人类作用上的区别是前者主要用于治疗不孕夫妇的不孕症,后者可以用于治疗需要骨髓移植或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的疾病.
(8)现在大多数人反对设计婴儿性别,其原因是破坏了人类正常的性别比例,违反了伦理道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常采用“半叶”测定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其基本过程是:如图3将植物对称叶片的一部分(A)剪下置于暗处,另一部分(B)则留在植株上进行光合作用.一定时间后,在A、B的对应部位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分别烘干称重,然后再计算出该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单位:mg/dm 2•h).实验步骤:
(1)在田间选定有代表性的植物叶片若干片并编号.
(2)叶子基部处理:为了确保选定叶片的有机物无法外运,也不能运入,但又不影响水分和无机盐的供应,必须采用环割等方法处理叶柄的输导组织.
(3)剪取样品:按编号分别剪下对称叶片的A部分(不剪下主叶脉),置于湿润黑暗处.5h后再依次剪下B部分,同样按编号置于湿润光照环境中.(两次剪叶的速度应尽量保持一致.在实验过程中,还应尽可能使光下和暗处的温保持一致.)
(4)称重比较:将同号叶片A、B两部分按应部位叠在一起,切下两个等大的方形叶块(如图中虚线部分),分别烘干至恒重,称重(分别记为WA、WB)记录.
(5)△W=WB-WA,则△W表示的生物学意义:光照下的叶片被截取部分在5小时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总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生物中属于种群的是(  )
A.一个校园里生长着的各种各样高大的树
B.生活在一片森林中的全部雄鸟和雌鸟
C.一块菜地上生长着的大白菜、大蒜、大葱
D.生活在青海湖鸟岛保护区内所有的棕头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为人体吞噬细胞杀灭病菌的示意图,请回答:
(1)病菌入侵机体后吞噬细胞对病菌的这种吞噬清除作用是人体的第二道 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2)有些毒性很强的细菌,经过上述过程还不能被清除,当 细菌在体液中活动时,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特有的抗原,传递给T细胞使其产生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使之增殖、
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并由特定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将其消灭.
(3)若该细菌能够侵入宿主细胞内部,则彻底清除病原体的过程还需要其它细胞参与.
当该菌体进入人体细胞内部时,则靶细胞会被相应的效应T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以上过程称为细胞免疫.
(4)若机体再次接受该抗原的刺激,则记忆细胞的存在能够大大加快机体产生抗体的速度.
(5)免疫系统的功能是防卫、监控和清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