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4.兴奋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过程中,有时存在一个突触引起的兴奋被后一个突触抑制的现象,如图是突触2抑制突触l兴奋传导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体现的内环境组成成分是组织液.当兴奋传到突触小体时,突触前膜发生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
(2)左坐标图a段表示静息电位,a到b出现动作电位,则b点时膜两侧的电位是负电位.
(3)突触2甘氨酸(Gly)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可作为神经递质,它的受体是膜上某些离子的通道.当兴奋抵达时,贮存在突触小泡内的Gly释放出来,并与分布在突触后膜上的Gly受体结合,导致通道乙开启,使阴离子内流,A处的兴奋不能(能或不能)传至B处.

分析 据图分析:题图是突触2抑制突触1兴奋传导的过程示意图.突触1的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是兴奋型递质,可使兴奋向下传导;而突触2的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甘氨酸)是抑制型递质,与分布在突触后膜上的Gly受体结合,导致通道乙开启,使阴离子内流,所有A处的兴奋不能传至B处.

解答 解:(1)神经细胞为组织细胞,直接生活在组织液,因此图中体现的内环境组成成分是组织液.当兴奋传到突触小体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电信号转换为化学信号.
(2)图中a段表示静息电位,膜外是正电位,b点时为动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所以其膜两侧的电位是负电位.
(3)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内,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应的受体结合.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膜内电位为负电位、膜外电位为正电位.当兴奋抵达时,Gly释放出来,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使离子通道开启阴离子内流,导致A处膜内处于负电位,从而使兴奋不能传至B处.
故答案为:
(1)组织液  电信号→化学信号
(2)静息电位  负电位
(3)突触小泡  不能

点评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兴奋传导的知识要点,要求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对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及能从图示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动、植物体内的储能物质分别是(  )
A.糖原和葡萄糖B.脂肪和葡萄糖C.糖原和淀粉D.脂肪和淀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科学家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进行重组,并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得以表达.但在进行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便于重组和筛选.已知限制性核酸内切酶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I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据图回答:

(1)过程①表示的是采取反转录(人工合成)的方法来获取目的基因.
(2)根据图示分析,在构建重组质粒过程中,应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Ⅰ(Ⅰ或II)切割质粒,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Ⅱ(Ⅰ或II)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运载体后形成的黏性末端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连接.
(3)人的基因之所以能与大肠杆菌的质粒进行重组,原因是人的基因与大肠杆菌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相同.
(4)将重组质粒导入细菌B之前,要将细菌B放入一定浓度的CaCl2溶液中处理,目的是增大细胞壁的通透性,使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容易进入受体细胞.
(5)要筛选出含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应将大肠杆菌培养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
(6)人体的生长激素基因能在细菌体内成功表达是因为共同一套(遗传)密码子.
写出目的基因导入细菌中表达的过程生长激素基因$\stackrel{转录}{→}$mRNA$\stackrel{翻译}{→}$生长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图中a、b、c、d所代表的结构不正确的是(  )
A.a-质粒RNAB.b-限制性核酸外切酶
C.c-RNA聚合酶D.d-目的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在生物的基本特征中,维持个体生存不必需的是(  )
A.应激性B.适应性C.新陈代谢D.生殖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下面是实验室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的过程,请回答:
 (1)在洁净的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上轻轻刮几下,把牙签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的液体中涂抹几下,盖上盖玻片.
(2)先用低倍镜观察,然后将要观察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再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物像清晰.可看到呈蓝绿色的是线粒体,而细胞质近乎无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图甲、乙、丙是表示细胞生命活动过程示意图,图乙是图甲中部分结构的放大图,图丙是图乙中部分结构的放大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DNA-RNA的杂交区域中可存在T与A配对
B.图甲中b端对应于图乙的左侧,且图乙中存在3种RNA
C.据乙、丙两图可推测②是腺嘌呤,且tRNA与氨基酸结合的过程中有水生成
D.若DNA模板链上的CCA和GGT分别决定甘氨酸和脯氨酸,则图乙方框内为甘氨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1表示银杏叶肉细胞内部分代谢过程,甲~丁表示物质,①~⑤表示过程.某科研小组研究了不同环境条件下CO2浓度对银杏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得到如图2所示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物质乙是丙酮酸,发生在线粒体基质的过程是②(填数字标号).若给银杏提供H18O2,则在ABC(A.O2 B.CO2  C.C6H12O6)可检测到放射性.
(2)银杏缺乏氮元素时,会影响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生成[H](NADPH)和ATP,从而影响暗反应的进行.①过程所产生的甲能否为K+、NO3-等离子的吸收供能,为什么?不能,因为光反应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消耗
(3)从图2可知,与20℃相比,温度为15℃时,增加CO2浓度对提高净光合速率的效果不显著,其原因是温度低,酶活性低.
(4)若将图2纵坐标改为光合速率,则当CO2浓度高于800μmol•mol-1时,单位时间内C3的合成量,A曲线<(“<”“>”或“=”)B曲线.
(5)适宜光照条件下,若将生活在20℃的银杏突然从CO2浓度为1200μmol•mol-1移至CO2浓度为1800μmol•mol-1的环境,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5的含量将会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有关成熟的洋葱磷片叶中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处于高浓度溶液中
B.细胞液中的水分通过原生质层到达细胞外
C.细胞壁和原生质层的回缩能力大小不同
D.液泡变小,细胞液变浓,细胞质和细胞壁分离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