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1万年前,科罗拉多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明显的分化.研究人员指出,经过长期演化可能形成两个物种,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可知,a、c分别表示地理隔离、生殖隔离,b的实质变化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2)①~③、④~⑥的存在说明了变异是不定向的,种群1→品系11→品系12…→物种1说明了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3)种群1中,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为A、a,其基因型AA、Aa和aa的数量占总量的百分比分别为32%、64%和4%.若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基因型个体自由交配,理论上,下一代中基因型AA:Aa:aa个体的数量比为4:4:1,A的基因频率为$\frac{2}{3}$,照此繁殖方式,预测A的基因频率变化趋势为逐渐增大,并趋于1(100%).

分析 分析题图:①~⑥表示生物变异,a表示地理隔离,b表示基因频率变化的不断积累,c表示生殖隔离.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的相关计算如下:
(1)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
(2)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frac{1}{2}$杂合子的频率.

解答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甲图中a表示地理隔离,c表示生殖隔离,b表示基因频率变化的不断积累.
(2)图甲中①~⑥表示生物变异,由图中箭头的方向可知变异的不定向性;种群1→品系11→品系12…→物种1为自然选择的过程,说明了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3)根据分析可知,AA占$\frac{1}{3}$,Aa占$\frac{2}{3}$,则A的基因频率为$\frac{2+2}{3×2}$=$\frac{2}{3}$,a的基因频率为$\frac{1}{3}$.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后代中AA的频率=$\frac{2}{3}$×$\frac{2}{3}$=$\frac{4}{9}$,Aa的频率=2×$\frac{1}{3}$×$\frac{2}{3}$=$\frac{4}{9}$,aa的频率为$\frac{1}{3}$×$\frac{1}{3}$=$\frac{1}{9}$.因此AA:Aa:aa=4:4:1.照此繁殖方式,预测A的基因频率变化趋势为逐渐增大,并趋于1.
故答案为:
(1)地理隔离     生殖隔离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2)变异是不定向的     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3)4:4:1    $\frac{2}{3}$  逐渐增大,并趋于1(100%)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频率的变化,要求考生识记基因频率的概念,掌握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方法,能扣住题干中关键信息“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和关键词“随机交配”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抽取血液进行化验是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的重要依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液中含有多种血细胞,是人体重要的细胞外液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无机盐的含量,与蛋白质无关
C.若患者出现病理性溶血,血浆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会偏高
D.血液成分的变化不影响神经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为一红绿色盲遗传系谱图,患者7的致病基因来自(  )
A.1B.4C.3D.1和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15N标记的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结果可能是(  )
A.含有15N 的DNA分子占$\frac{1}{16}$
B.含有14N的DNA分子占$\frac{7}{8}$
C.复制过程中需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
D.复制结果共产生8个DNA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若一个mRNA分子有a个碱基,其中G+C有b个,由该mRNA指导合成的蛋白质有两条肽链,则其模板DNA分子的A+T数、合成蛋白质时最多脱去的水分子数分别是(  )
A.a-b、$\frac{a}{3}$-1B.a-b、$\frac{a}{3}$-2C.2(a-b)、$\frac{a}{3}$-1D.2(a-b)、$\frac{a}{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是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Ⅰ~Ⅶ代表物质,①~③代表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的H2O、CO2消耗的场所分别是类囊体膜、叶绿体基质,乙图中H2O、CO2分别产生于第三阶段、第二阶段.
(2)与马铃薯块茎细胞在缺氧时的代谢相比,乙图特有的步骤是②③(填序号),马铃薯块茎细胞在缺氧时的代谢产物是乳酸.
(3)若用18O标记甲图中的H2O,则在细胞呼吸产物中能首先测到放射性的物质是H2O,甲、乙两图中不同数字代表同一物质的标号是Ⅱ与Ⅵ、Ⅲ与Ⅶ.
(4)根据上图写出根吸收无机盐离子所需能量的形成过程: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对化学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用于吸收无机盐离子的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已知果蝇的长翅对残翅为显性、灰身对黑身为显性、红眼对白眼为显性.下列有关果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残翅雌果蝇与长翅(纯合)雄果蝇杂交,若F1雌雄均为长翅,则相关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
B.灰身(纯合)雌果蝇与黑身雄果蝇杂交,若F1雌雄均为灰身,则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或X染色体上
C.红眼(纯合)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若F1雌雄均为红眼,则相关基因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
D.萨顿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通过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已知细胞合成DNA有D和S两条途径,其中D途径能被氨基嘌呤阻断.人淋巴细胞中有这两种DNA的合成途径,但一般不分裂增殖.鼠骨髓瘤细胞中尽管没有S途径,但能不断分裂增殖.将这两种细胞在培养皿中混合,加促融剂促进细胞融合,获得杂种细胞,并生产单克隆抗体.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生产单克隆抗体时,一般不直接利用效应B淋巴细胞,主要原因是B淋巴细胞不能无限增殖.
(2)①过程中,常用的与植物细胞融合相同的诱导剂是聚乙二醇.
(3)②过程为细胞培养,培养液中还需通入气体物质,其中通入CO2的目的是维持培养液的pH.
(4)④表示杂交瘤细胞的扩大培养,其既可在体外培养,也可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培养.体内培养与体外培养相比,其优点是无需再提供营养物质以及无菌环境,操作简便..
(5)为了从培养液中分离出杂交瘤细胞,需在③过程向培养液中加入氨基嘌呤,理由是杂交瘤细胞可利用淋巴细胞中的S途径合成DNA,从而才能在该培养液中增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镇江市等校联考高一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扬中市期中)人体内某高分子化合物含有C、H、O、N、S等元素,该物质一定不具备下列哪项功能( )

A.信息传递 B.催化

C.主要能源物质 D.载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