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有关人体内环境和稳态说法正确的是(  )
A.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造成的,与体液调节无关
B.人体在寒冷环境中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
C.甲状腺、胰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中
D.激素、糖原和氨基酸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分析 1、内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等细胞外液.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消化道、呼吸道、膀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泪液、汗液、尿液、消化液等)都不可看作内环境,因而其内所含物质也不可看作存在于内环境中的物质.
2、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
(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解答 解:A、中暑是稳态紊乱造成的,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均有关,A错误;
B、人体在寒冷环境中汗液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故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B正确;
C、胰腺分泌的消化液进入消化道,消化道内的液体不是内环境,甲状腺、胰腺的内分泌部产生的分泌物,直接排放到内环境中,C错误;
D、糖原在动物细胞中的多糖,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稳态的生理意义,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明确消化道、尿道、生殖道等都不属于内环境;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调节机制及生理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海栖热袍菌生活在55~90℃的海底火山口处水域,其产生的乳酸脱氢酶(LDH)具有极强耐热性.研究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该酶以用于工业制备NAD+(一种辅酶),基本技术流程如图.请回答:

(1)过程①中,应提取海栖热袍菌的基因组DNA作模板;同时根据LDH(或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合成引物.
(2)进行过程③前,利用Ca2+(或CaCl2)处理大肠杆菌,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
(3)过程④中,应将大肠杆菌置于42℃条件下诱导培养;然后提取大肠杆菌的蛋白质进行检测,以鉴定目的基因是否成功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所示,用纯合有刺刚毛、灰身、长翅和纯合的无刺刚毛、黑身、残翅作为亲本杂交得到F1,再分别用F1作父本和母本与亲本中的无刺刚毛、黑身、残翅回交,得到的子代如下表,根据表中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别
子代表现型
第一组第二组
 F1作父本 F2作母本
有刺刚毛、灰身、长翅 25% 21%
有刺刚毛、黑身、残翅
 
 25% 21%
 
有刺刚毛、灰身、残翅
  4%
 
有刺刚毛、黑身、长翅
  4%
 
无刺刚毛、灰身、长翅
 25% 21%
 
无刺刚毛、黑身、残翅
 25% 21%
 
无刺刚毛、灰身、残翅
  4%
 
无刺刚毛、黑身、长翅
  4%
A.控制这三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
B.只考虑刚毛和翅型,F1做母本产生4种配子比例为 1:1:1:1
C.该过程中发生了可遗传变异,所以该种群进化了
D.子代表现型出现异常比例,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可食用疫苗的部分过程,其中PstⅠ、SmaⅠ、EcoRⅠ、ApaⅠ为四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示过程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所需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均来自原核生物
B.图示中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用到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C.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糖核苷酸序列
D.抗卡那霉素基因的存在有利于将含有抗原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图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图①是某植物的体细胞,该细胞的分裂方式是有丝分裂
B.假设某二倍体高等雄性动物睾丸里的一个细胞分裂如图②,其基因A、a、B、b分布如图,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
C.图③是某二倍体高等雌性动物体内的一个细胞,它的名称是卵细胞
D.图④中CD段所能代表的时期可能是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图Ⅰ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Ⅱ为该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图Ⅰ中构成生物群落的是ABDE,与CO2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有关的生理活动主要是[④]光合作用.其中①过程表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大气中CO2的来源除了图中所示之外,还可来自于化学燃料的燃烧.
(2)图Ⅱ中有4条食物链,处于最高营养级的是戊.丙和丁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该食物网中,若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为1×108kJ,能量传递效率按10%~20%计算,则最高营养级至少能获得1×104kJ的能量.
(3)若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图Ⅰ中某种绿色植物的数量锐减,该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数量发生了较大波动后又逐渐趋于稳定,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是通过负反馈调节来实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合理密植是我国传统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方法.科学家对三种作物的产量和种植密度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到如下结果.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上述研究可以看出,植物在密度较高时的光合速率比较大
B.从图中结果分析,萝卜种植的适宜密度为6左右
C.提高氮元素供应量可不断增加玉米的种植密度
D.密度大于4时欧防风草根的总产量和生长不受密度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所示为某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若在b、c两处的细胞膜表面安放电极,中间接电流表,刺激a处时,电流表偏转次数是(b、c中间有突触)(  )
A.0B.1C.2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鹰潭市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秋•大兴区期末)有关生命系统稳态维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饭后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多→内环境血糖的浓度维持相对稳定

B.大量HIV侵入T淋巴细胞→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受损→内环境稳态无法维持

C.摄食过咸→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抗利尿激素减少可促进肾小管重吸收水

D.河流轻微污染→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分解→河流中的群落无明显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