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0.下表列出了教材中部分实验材料、实验条件和观察内容,请回答有关问题.
组别材料实验条件观察内容
A浸泡过的花生种子清水、苏丹III染液、50%酒精溶液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B人口腔上皮细胞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C人口腔上皮细胞健那绿染液线粒体的形态
D洋葱鳞片叶外表皮解离液(含HCL、酒精)、0.3 g/mL蔗糖溶液、清水质壁分离及复原
(1)A组实验中脂肪颗粒被染成橘黄色;50%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
(2)B组实验中被染成绿色的部位是细胞核.
(3)C组实验与B组实验取材相同,但B组实验要对材料进行水解,C组实验不需要水解,只需对材料直接进行染色就能观察到相应的现象,其原因是健那绿是活性染料.
(4)D组实验中,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质壁分离现象,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是解离液破坏了细胞的原生质层,细胞失去了选择透过性.
(5)黄豆是制作豆腐的原料,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检测黄豆中是否含有蛋白质.
实验原理: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材料:净泡过的黄豆、清水、豆浆机、0.1g/mL的NaOH溶液、0.01g/mL的CuSO4溶液、0.05g/mL的CuSO4溶液、试管、量筒、试管架、大小烧杯、滴管等.
步骤:①在豆浆机中加入浸泡过的黄豆和一定量的清水,研磨,倒出豆浆
②向试管内注入2mL待测豆浆
③向试管内注入1mL0.1g/mL的NaOH溶液,摇匀
④向试管内注入4滴0.01g/mL的CuSO4溶液,摇匀
⑤观察试管内的颜色变化
结果预测与分析:a若试管内出现紫色反应,则说明黄豆中含有蛋白质;
b若试管内不出现紫色反应,则说明黄豆中不含有蛋白质.

分析 生物大分子的检测方法: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淀粉遇碘液变蓝;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观察DNA和RNA的分布,需要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DNA可以被甲基绿染成绿色,RNA可以被吡罗红染成红色,脂肪需要使用苏丹Ⅲ(苏丹Ⅳ)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1)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
(2)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DNA可以被甲基绿染成绿色,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3)观察线粒体需要使用健那绿染色,健那绿是一种活性染色剂,对活细胞中的线粒体进行染色.
(4)发生质壁分离必须要有活性的细胞,解离液破坏细胞的原生质层,不会发生质壁分离.
(5)检测蛋白质可以使用双缩脲试剂,双缩脲试剂可以使蛋白质产生紫色.
双缩脲试剂使用时需要先加入A液,再加入B液,所以③向试管内注入1mL0.1g/mL的NaOH溶液,摇匀;④向试管内注入4滴0.01g/mL的CuSO4溶液,摇匀.
a、如果出现紫色反应,说明含有蛋白质;b、如果不出现紫色反应,说明没有蛋白质.
故答案为:(1)橘黄色  洗去浮色
(2)细胞核
(3)健那绿是活性染料(健那绿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色)
(4)解离液破坏了细胞的原生质层,细胞失去了选择透过性(或解离液使细胞死亡)
(5)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③向试管内注入1mL0.1g/mL的NaOH溶液,摇匀;
④向试管内注入4滴0.01g/mL的CuSO4溶液,摇匀
a、试管内出现紫色反应     b、试管内不出现紫色反应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生物大分子的检测以及实验材料的选择,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关于生物体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水
B.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生物体中这样的氨基酸约有20种
C.氨基酸应只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D.构成蛋白质、淀粉的单体在排列顺序上都具有多样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下列具细胞结构的生物是(  )
A.大肠杆菌B.酵母菌C.噬菌体D.烟草花叶病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表示人体内各类血细胞及淋巴细胞生成的途径,a~f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请你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吞噬细胞和b都属于免疫细胞
B.各类细胞来源相同但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不同细胞表达的基因不同
C.d既参与体液免疫过程,又参与细胞免疫过程
D.当再次受相同抗原刺激后,机体具有更强烈的免疫反应,主要与c和d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是突触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神经兴奋传递的方向是向左(填“左”或“右”).
(2)图中序号④⑤的名称依次是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
(3)为神经兴奋的传导提供能量的是②.(填序号)
(4)在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①处细胞膜电位是外正内负,在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该处细胞膜电位是外负内正;
(5)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6)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方向是单向的,即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下面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人体剧烈运动时,B中的PH值会明显小于7.35
B.当人刚吃过饭时,肝脏中B中的葡萄糖浓度大于C处
C.CO2扩散方向是C→B→A
D.图中B、C、D的稳定是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必要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关于高倍镜使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我们只能用反光镜把视野调亮或者调暗
B.先在低倍镜下看清楚物像,即可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观察
C.高倍镜下不可以使用粗准焦螺旋调节
D.高倍镜下细胞被放大了,扩大了观察的视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①②③是三种因相应结构发生变化而产生变异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过程②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图中过程①的变异类型为基因突变.
(2)猫叫综合征的变异类型与上述过程②相同,图中过程③的变异类型为基因重组.
(3)青霉素高产菌株的获得所依据的原理与过程①相同.
(4)地中海贫血患者具有明显的区域待征,正常人(AA)易患疟疾,而携带者(Aa)既不患贫血,又抗疟疾,因此存活率明显提高,这体现了变异的利与害取决于环境.在疟疾的选择下,基因a的频率增加,说明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基因频率.
(5)地中海贫血症是基因突变造成的,为调查地中海贫血症发病率,不正确的做法是
a.调查群体要足够大
b.必须以家庭为单位逐个调查
c.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d.不能再特定人群中调查,要随机调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盐城市高一下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玉米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A.胚 B.种子 C.受精卵 D.受精极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