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现象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
A、人吃糖果时分泌唾液
B、司机看到红灯立即停车
C、儿童看到穿白大褂的医生吓得哭
D、谈虎变色
考点:反射的过程
专题: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的类型主要有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种.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缩手反射、婴儿的吮乳、排尿反射等都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解答: 解:A、人吃糖果时分泌唾液属于非条件反射,A正确;
B、司机看到红灯立即停车是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属于条件反射,B错误;
C、儿童看到穿白大褂的医生吓得哭属于条件反射,C错误;
D、谈虎变色属于条件反射,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区别,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与运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细胞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细胞膜上的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
 
(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遗传图中,与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一定不同的是(  )
A、②③B、①③C、③④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杀伤靶细胞主要有两种途径:细胞裂解性杀伤(图1)和诱导细胞凋亡(图2).前者指效应T细胞分泌诸如穿孔素一类的介质损伤靶细胞膜;后者指效应T细胞通过表面FasL与靶细胞表面的Fas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

(1)效应T细胞可以来自
 
的增殖、分化.人体的另一种特异性免疫主要依靠
 
细胞分泌的
 
来杀伤病原体.
(2)图1中的穿孔素又称成孔蛋白,由效应T细胞的
 
合成,并以
 
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穿孔素能在靶细胞膜上形成多聚穿孔素管状通道,使K+及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
 
(填“流入”或“流出”)靶细胞,最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
(3)图2中的FasL又称死亡因子,Fas又称死亡因子受体,它们都是由细胞合成并定位于细胞表面的蛋白质.
①Fas和FasL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
 
功能,控制合成Fas和FasL的基因
 
(填“能”或“不能”)共存于一个细胞中.
②细胞免疫引起的免疫排斥是器官移植的一个主要障碍.目前,应对排斥的做法主要是使用一些免疫抑制剂.请根据Fas和FasL的相互关系,提供一种解决免疫排斥的思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动物腺体中都能产生激素的是(  )
A、胰岛和甲状腺
B、肝脏和唾液腺
C、汗腺和甲状腺
D、卵巢和唾液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抵御病原体攻击,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  )
A、吞噬细胞B、溶菌酶
C、皮肤、黏膜D、淋巴因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内环境稳态由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共同调节实现.图中,甲表示病菌感染人体后,免疫细胞做出应答的部分过程;乙表示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相关机制.

(1)甲图所示过程主要体现的是
 
免疫过程;图中细胞②是
 
,该细胞的作用是通过
 
产生,刺激相应的免疫细胞发挥作用.
(2)甲图中细胞④受到抗原刺激后其细胞周期会
 
,进一步分化为[⑦]
 
细胞,该细胞核内部分基因进行
 
,合成了抗体.
(3)由图乙可知,对免疫细胞或免疫器官的调节,既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的
 
直接进行调节,还可通过有关
 
进行调节.
(4)若图乙中的神经元未受刺激,则按图示进行检测时,微型电流计的指针
 
偏转
(5)某病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偏低,当注射TRH后血清中TSH无反应,表明病变的器官可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一般情况下,基因突变发生在(  )
①有丝分裂的间期      ②有丝分裂的分裂期   ③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④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   ⑤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
A、①③B、②④⑤
C、③④⑤D、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基因型为DDBb的个体产生的配子,其基因型是(  )
A、DB和DB
B、Db和Db
C、DD和Bb
D、Db和D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