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因含NP元素的污水随意排放,导致某淡水湖泊曾连续多年蓝细菌大爆发,引发“水华”现象。为防治“水华”,沿岸城市向该湖泊引入挺水植物和浮叶植物,并投放以藻类和浮游动物为食的滤食性鱼类,对该湖泊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取得了明显效果。

1)一个正常的湖泊群落自上而下一般可以分__________层,湖泊中的蓝细菌主要分布在_________层。

2)湖泊中不同种类生物的__________大小是决定该生物是否防治的重要依据。该湖泊水域在治理后位于水体下层的生产者光合效率明显高于治理前,其原因是__________。引入后的滤食性鱼类在该湖泊中的种群数量将呈__________增长。

3)投放鱼苗3年后,以下几种生物所含能量统计结果如下表:

生物种类

藻类

浮游动物

滤食性鱼类

能量(cal·cm-2·a-1

2100

180

45

已知滤食性鱼类的食物有60%来自于藻类,40%来自于浮游动物,藻类→浮游动物→滤食性鱼类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藻类到滤食性鱼类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

【答案】4 表水层 种群密度 治理后水中的蓝细菌大量减少,光的穿透性增强 逻辑斯谛(或“S”形) 9%

【解析】

本题考查群落的结构、种群的增长、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等内容。能量的传递效率是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递减。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的两个营养级之间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100%。

1)一个湖泊群落自上而下分为表水层、斜温层、静水层、底泥层,4层;湖泊中的蓝细菌是浮游生物,主要分布在表水层。

2)种群密度是生物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湖泊中不同种类生物的种群密度大小是决定该生物是否防治的重要依据。该湖泊水域在治理后位于水体下层的生产者光合效率明显高于治理前,是因为治理后水中的蓝细菌大量减少,光的穿透性增强。引入后的滤食性鱼类在该湖泊中的种群数量将呈“S”型增长,因为滤食性鱼类在湖泊中食物和空间是有限的,且可能存在天敌。

(3)分析题意可知,滤食性鱼类的食物来源自两条食物链:藻类→浮游动物→滤食性鱼类、藻类→滤食性鱼类;假设藻类到滤食性鱼类的能量传递效率为x,故4.5×60%÷x+4.5×40%÷10%÷10%=210,x=9%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学校校园内的所有蒲公英;西青郊野公园的全部生物;水上公园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冀州盘山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①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关于生物变异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生素的使用使病原体产生了适应性的变异

B.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共同进化导致生物的多样性

C.由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生物进化后一定会形成新的物种

D.物种的灭绝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某山区,伴随人口的增长,过度开垦、乱砍滥伐现象十分严重,其直接后果不包括

A.自然灾害增多B.土地退化

C.土壤侵蚀D.臭氧层破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种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病毒,其RNA分子中碱基C的数量等于G。有关该RNA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碱基A的数量不一定等于UB.基本骨架不含遗传信息

C.基本单位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D.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基因、DNA、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一个DNA分子上只有一个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种物质B.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C.细胞核是细胞代谢中心D.核膜是双层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四瓶失去标签的样品,它们是清水、5%淀粉溶液、淀粉酶溶液、蛋白酶溶液。某同学用三氯乙酸(能使蛋白质变性)和碘液来鉴别样品,实验方法和现象见下表。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A

B

C

D

实验一:四种样品各取lmL,分别滴加碘液3~4滴后观察

不变蓝

不变蓝

不变蓝

变蓝

实验二:四种样品各取1mL,分别滴加三氯乙酸3~4滴后观察

浑浊

无变化

浑浊

无变化

实验三:CD样品各取ImL混合,37℃保温10min,滴加碘液3~4滴后观察

不变蓝

1)由实验_________的实验现象分析,样品_________(填字母)是淀粉溶液。

2)由实验一、二的实验现象分析,样品_________(填字母)为清水。

3)综合上述实验现象分析,样品A_________,样品C_________

4)若取AD样品各lmL混合,37℃保温10min,滴加碘液3~4滴后观察,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稻田长期不排水,可造成水稻幼根的腐烂,主要原因是(

A.水稻无法进行光合作用B.必需的营养物质严重缺乏

C.有氧呼吸产生的热能无法消失D.无氧呼吸的产物对根产生毒害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