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6.如图是某一物质通过细胞膜的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符合图示运输方式的物质是B
A.甘油   B.K+    C.N2     D.维生素D
(2)C物质是ATP; D物质在物质运输过程中的名称是载体,它在细胞膜上位置的变动说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或一定的流动性).

分析 1、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

名 称运输方向载体能量实  例
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不需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
协助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需要不需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度需要需要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
2、分析题图:图示物质跨膜运输时,由低浓度到高浓度,且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主动运输.

解答 解:(1)图中所示物质通过细胞膜时由低浓度到高浓度,且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主动运输.甘油、N2和维生素D的跨膜运输方式都是自由扩散,而K+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故选:B.
(2)C物质可与ADP相互转化,为ATP;D物质在物质运输过程中的名称是载体,它在细胞膜上位置的变动说明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故答案为:
(1)B
(2)ATP  载体   流动性(或一定的流动性)

点评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物质跨膜运输、ATP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识记ATP和ADP相互转化的过程,能结合题中信息准确答题,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双鸭山一中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B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结合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艾弗里及其同事进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一部分图解,该实验成功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后来,赫尔希和蔡斯用________方法,进一步表明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实验包括4个步骤:

①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②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③放射性检测;④离心分离。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用数字表示)。

(4)用被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离心后,发现放射性物质存在______(上清液或沉淀物)中。

(5)噬菌体的DNA连续复制n次后,含亲代噬菌体的DNA链的子代噬菌体个体应占总数的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关于真核生物细胞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膜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脂质
B.细胞间信息交流主要依赖的结构是细胞膜上的受体
C.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与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D.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果蝇是一种非常小的蝇类,经常作为遗传学的实验材料,它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的优点是果蝇因其繁殖快,容易饲养,染色体少,相对性状明显(至少答两条).
实验一:已知果蝇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红眼为W,白眼为w),且雌雄果蝇均有红眼和白眼类型,现有若干红眼和白眼雌雄果蝇,若用一次交配实验即可证明这对基因为何种染色体上,应选择的亲本表现型为白眼雌蝇×红眼雄蝇.
实验预期及相应结论为:
(1)子代中雌雄全为红眼,则说明在常染色体上.
(2)子代中雌果蝇为红眼,雄果蝇为白眼,说明在X染色体上.
(3)子代中雌雄既有红眼也有白眼,个体数目接近1:1,则说明在常染色体上.
实验二:科学家摩尔根用纯种灰身残翅果蝇与黑身长翅果蝇交配,所获子代(F1)全部为灰身长翅果蝇,请你简述判断果蝇灰身和黑身、长翅和残翅的遗传行为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方案.实验设计中可以采用测交或杂交的原理,如果符合自由组合规律的话,其结果会表现出1:1:1:1或9:3:3:1的比例,否则不符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在低倍镜下,如果一个细胞偏向视野的左前方,要将其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向哪个方向移动(  )
A.右前方B.左前方C.左后方D.右后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帕金森氏症患者表现为运动时不自主震颤,十分痛苦.研究时发现患者神经末梢“多巴胺”明显缺乏,现在已知一种药物“利血平”可与“多巴胺”作用使之失去效用.
(1)某研究小组要对帕金森氏症的病因进行研究,作出的假设最可能为:“多巴胺”缺乏是引起运动时不自主震颤的原因.
(2)以下为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并预测结果以验证假设.
①实验材料和用品:一定浓度的“利血平”溶液、一定浓度的“多巴胺”溶液、小白鼠、生   理盐水、注射器等.
②实验步骤:
a.分组:把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分为数目相同的甲、乙两组.
b.不同处理并观察:甲组小鼠注射一定浓度的“利血平”溶液,乙组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培养并观察小鼠的运动状况.
c.再处理并观察:甲组小鼠出现症状后注射一定浓度的“多巴胺”溶液,培养观察.
③实验结果:甲组小鼠在注射一定浓度的“利血平”溶液后出现不自主震颤,注射“多巴胺”溶液后恢复正常;乙组小鼠在实验过程中始终运动正常.
④结论:“多巴胺”缺乏是引起运动时不自主震颤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生物学科是实验性很强的学科,下列列举了高中课本部分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组织细胞中还原性糖的鉴定     ②蛋白质鉴定      ③脂肪的鉴定   ④淀粉的鉴定
⑤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1)鉴定物质实验中试剂组成成分相同,但使用方法不同的是①和②(填编号).
(2)为了达到比较好观察效果,可能用到光学显微镜的是③和⑤(填编号).
(3)可能需要加热条件的是①和⑤(填编号).
(4)使用的试剂需要现配的是①和⑤(填编号).
(5)组织细胞中还原性糖的鉴定不能用番茄汁、蛋白质鉴定硫酸铜只加几滴、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不能用洋葱的外表皮的原因是防止原有颜色的遮盖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胰液分泌的调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图为胰液分泌调节的示意图(部分).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从功能上看,神经A属于传入神经.神经元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怎样传导的?
产生的局部电流刺激相邻近、未兴奋的部位,使之产生同样的电位变化,从而进行传导.
(2)当食物进入胃内后,引起胰液分泌增加的调节方式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胰液中胰蛋白酶仅对食物中的蛋白质成分有消化作用,这体现了酶的专一性.胰腺上皮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组织液.
(3)激素B促胰液素(名称)是通过体液(血液)途径到达胰腺的.
(4)促进胰腺细胞分泌胰液的信号物质除激素A、B外还有神经递质,这几种信号物质具有的共同特点是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答出一个特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表为人体从一个卵原细胞开始发生连续生理过程时细胞染色体组数的变化及各阶段相关特点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生理过程
染色体组数2→1→2→11→22→4→2
相关描述性激素作用细胞膜功能体现遗传信息不变功能趋向专门化
A.人类的超雄(47,XYY)综合征个体的形成与甲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行为有关
B.甲过程和丙过程中都有着丝粒的分裂,但前者进行了两次后者进行了一次
C.乙过程体现了细胞识别功能,丁过程mRNA不同决定细胞功能不同
D.丙过程的子细胞核中最多有46个DNA分子来自于卵原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