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乙为其中部分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过程①表示 ,图乙中的生物对应图甲中哪些成分? (用字母表示)
(2)乙图中的蛇由于某种原因数最下降,蟾蜍的数量先增多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这属于 调节,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能力。
(3)若草固定的总能董为6.8×109KJ,食草昆虫和鼠同化的总能最是1.3×108KJ,则人最多能获得能量 KJ。
(4)若蛇取食鼠的比例由1/4调整到3/4,从理论上分析,改变取食比例后蛇体重增加1kg,人能比原来多增重 kg(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
【答案】(1)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D、B
(2)负反馈 自我调节
(3)2.46×108
(4)2
【解析】
试题分析:(1)分析图甲可知:A、B、C、D分别代表大气中CO2库、消费者、分解者和生产者。过程①表示大气中的碳元素以CO2的形式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即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图乙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应图甲中的D、B。
(2)蛇由于某种原因数量下降,蟾蜍的数量先增多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这属于负反馈调节,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3)当能量传递效率为20%时,人最获得的能量最多。若草固定的总能董为6.8×109KJ,食草昆虫和鼠同化的总能最是1.3×108KJ,则人最多能获得能量=(6.8×109×20%-1.3×108)×20%=2.46×108(KJ)。
(4)蛇取食鼠的比例调整前,蛇体重增加1kg,需要草1×1/4÷20%÷20%+1×3/4÷20%÷20%÷20%=100(kg)。调整后,蛇体重增加1 kg,需要草1×3/4÷20%÷20%+1×1/4÷20%÷20÷20%=50(kg),需要的草减少了50 kg,这50 kg草的能量流向人,人将增重50×20%×20%=2(kg)。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等地发现了H7N9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病例。H7N9型禽流感病毒依靠其表面的糖蛋白与宿主细胞碰撞、融合感染宿主,通过神经氨酸酶将其从宿主细胞中游离出来去感染新细胞,达菲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TP脱去两个磷酸后是组成该病毒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之一
B.可用达菲或注入痊愈者血清治疗被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的人
C.H7N9型禽流感病毒能利用宿主细胞完成其基因的复制和表达
D.H7N9型禽流感病毒变异性较弱,其表面的类脂层属于生物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对某校学生进行色盲遗传病调查研究后发现:700名女生中有患者20人、携带者80人,800名男生中有患者60人,那么该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是( )
A. 8.2% B. 7.1% C. 6.8% D. 5.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菌”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酵母菌有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B. 分解尿素的细菌可以利用葡萄糖作为碳源
C. 乳酸杆菌在细胞质基质中产乳酸和CO2
D. 醋酸菌只有在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A.降低、CO2、Na2CO3 B.降低、乳酸、NaHCO3
C.升高、CO2、H2CO3 D.升高、乳酸、Na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野生猕猴桃是一种多年生的富含维生素C的二倍体(2n=58)小野果。如图所示是某科研小组以大量的野生猕猴桃种子(aa)为实验材料培育抗虫猕猴桃无子新品种的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1)填育种类型:⑥__________。
(2)①的育种类型的原理是__________,优点是__________。
(3)若⑤过程是AA植株和AAAA植株杂交,产生的AAA植株的体细胞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是__________,该植株所结果实无子的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群落和生态系统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样方法可用于植物种群密度和群落丰富度的调查,也可用于某些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
B.随群落演替的进行,群落内物种丰富度增大,光能利用率增加
C.行为信息只能在生物与生物之间传递
D.人工高产鱼塘生态系统,物质可以自给自足,但能量需不断输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