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2.如图是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不同分裂时期的图象,请根据图象判定每个细胞发生的变异类型(  )
A.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突变 ③基因突变
B.①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②基因突变 ③基因重组
C.①基因突变②基因突变 ③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D.①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②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③基因重组

分析 明确各个细胞分裂的方式:①②为有丝分裂,③为减数分裂;再根据各种变异发生的范围和类型来判断 ①②③的变异类型.

解答 解:图中①②分别属于有丝分裂的中期和后期;A与a所在的DNA分子都是经过复制而得到的,所以图中①②的变异类型只能属于基因突变;③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A与a的不同可能来自于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而亲本的基因型为Aa,因此③的变异类型属于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故选:C.

点评 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可遗传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判断能力,若图中所示的个体基因型为AA,则各个细胞中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基因突变.若上述细胞来自于同一器官,最可能是卵巢.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某种XY型性别决定的雌雄异株植物有蓝花和紫花两种表现型,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位于常染色体)、B和b(位于X染色体)共同控制,已知其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如图所示.现用蓝花雄株(aaXBY)与某紫花雌株杂交,F1中的雄株全为紫花.雄性中XBY、XbY为纯合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某紫花雌株基因型为AAXBXB
B.F1的雌株中50%表现型为蓝花
C.该蓝花雄株与另一杂合紫花的后代中$\frac{1}{4}$为纯合子
D.图中紫花形成过程说明基因可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为水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判断甲、乙、丙依次是(  )
A.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管B.大脑皮层、抗利尿激素、肾小球
C.抗利尿激素、肾小管、渴觉中枢D.大脑皮层、抗利尿激素、肾小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有关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是(  )
A.蓝藻和水绵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
B.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围的典型的细胞核
C.它们都有染色体
D.原核细胞的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与真核细胞的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面关于酶的研究与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葡萄糖苷酶能够将纤维二糖水解为葡萄糖
B.我们现在已经能够通过固定葡萄糖异构酶来生产高果糖浆
C.酶的固定化常用包埋法
D.加酶洗衣粉里面的酶通常是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为植物体内的一系列代谢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要获取叶绿体,先要破碎叶肉细胞,再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在甲图的叶绿体中,ADP的转移方向是由叶绿体基质到类囊体薄膜;与乳酸菌的发酵相比,图中呼吸过程中特有的步骤是②③(填数字).
(2)在乙图中,若a图所示为阴生植物曲线,则阳生植物曲线与其相比,C点应右移(左、右);由b图可知,30℃时植物能否显示生长现象?能.
(3)从b图可以看出,用玻璃大棚种植蔬菜,应选择温度为25℃左右,并且要选择无色的玻璃.
(4)在甲图中的Ⅱ和V(Ⅰ、Ⅲ、Ⅳ、Ⅴ、Ⅵ)属于同一种物质.在a图的B点时,植物体中,甲图中Ⅲ和Ⅵ的质量关系是Ⅲ=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回答有关物体内营养物质转变的问题.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通过血液循环实现了肝脏与其他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运输.图示物质进出肝脏的主要血管,以及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路径.

(1)过程①表示三羧酸循环;③表示转氨基作用过程;
(2)图中E和F表示的物质分别是甘油、二碳化合物.图14中ABDEF等物质不能在肝脏内形成的有BD(填字母).
(3)当人体摄入过多糖类时,葡萄糖能转变成脂肪.该代谢过程可发生在肝细胞和脂肪细胞 (细胞).
(4)以下哪些激素促进①过程的发生ACD(多选)
A、胰岛素B、胰高血糖素C、甲状腺素D、促甲状腺激素
(5)当体内糖类供应不足时,血管H中可测出含有较高浓度的尿素,这是肝脏内发生脱氨基
作用的结果,其生理意义是蛋白质脱去氨基的部分进一步氧化分解,为机体提供所需能量.
(6)肝脏在脂质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物质中从血管P进入肝脏代谢的是DE(多选),将脂类物质从血管H运出肝脏的是AC(多选).
A.极低密度脂蛋白     B.乳糜微粒     C.低密度脂蛋白
D.高密度脂蛋白       E.甘油、脂肪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将双链DNA在中性盐溶液中加热,两条DNA单链分开,叫做DNA变性.变性后的DNA如果慢慢冷却,又能恢复成为双链DNA,叫做退火.科学家在研究DNA分子复制方式时,进行了图3的实验研究(已知培养用的细菌大约每20min分裂一次,实验结果见相关图示)

(1)低温条件下DNA不会变性,说明DNA具有稳定性特点,从结构上分析原因有:外侧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形成基本骨架结构,内侧碱基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大量如图1中N元素标记的DNA在变性后的退火过程中会形成1种DNA,离心后如图2,则位于中位置上.
(3)如果图1中α链中A和T的比例和为46%,则DNA分子中A和C的和所占比例为50%.
(4)DNA复制过程除需要模板DNA链,脱氧核苷酸外,还需要能量、酶、适宜的温度和pH等(至少答两点).
(5)为了证明DNA复制的特点为半保留复制,请设计实验三(用图示和有关文字补充在图3中),并画出结果C,该过程中,实验一、实验二起对照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研究小组以酵母菌为对象探究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每隔24小时定时取样,再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并以多次计数的平均值估算酵母菌种群密度,这种方法称为抽样检测法.取样前,要将培养液摇匀,目的是使酵母菌在培养液中均匀分布
均匀分布.制片时,首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将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最后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培养液.
(2)如图2是一块血细胞计数板正面示意图,其上有2个计数室.如图3是计数室中-个中格的酵母菌分布示意图,该中格内酵母菌数量应计为24个.
(3)该同学将试管中的培养液摇匀后取样并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如图4所示的现象,则应采取的措施是适当稀释后,再观察计数.
(4)探究“温度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请你简要写出实验的主要思路.在0-40℃之间设立等温度梯度,在相同的条件下培养相同的时间后,分别取样、观察、计数,统计结果,得出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