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选项1】PCR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因为样品中DNA含量太低而难以对样品进行研究的问题,而被广泛应用,此过程需要一种Taq DNA聚合酶。请回答有关问题:

(1)体内DNA复制过程中用解旋酶打开双链DNA,而PCR技术中应用______________。

(2)Taq DNA聚合酶是从水生耐热细菌Taq中分离的。

①Taq DNA聚合酶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

②Taq DNA聚合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可用________法和________法进行分离。

(3)相对于细菌分离,DNA分子的分离和提取操作要复杂的多。

①在DNA提取中两次用到蒸馏水,其目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能否以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为实验材料?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体内DNA复制相比较,PCR反应要在___________中才能进行,并且要严格控制__________条件。

(5)PCR中加入的引物有_________种,加入引物的作用是__________。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检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农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农田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 除去田间杂草,有利于实现该系统能量的多级利用

C. 增施农家肥能提高产量,是因为促进了该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D. 防治农业害虫,是为了使能量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膜电位变化的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由静息状态转变为兴奋状态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研究人员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通过图一所示的流程进行育种实验,培育出具有耐盐性的植株。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所示的实验流程中,再分化发生在__(填“①”、“②”、“③”或“④”)过程;用γ射线照射愈伤组织的目的是__。实验过程应注意无菌操作,对所用的培养基要进行____处理,对外植体进行__处理。

(2)将经γ射线照射和不经照射处理的愈伤组织,分别转移到含不同浓度NaCl的分化培养基中培养,愈伤组织再分化出幼苗的比例如图二所示,据图分析:

①本实验的两个自变量分别是__。用剂量为l0Gy的γ射线照射愈伤组织后,获得耐盐性幼苗的比例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②通过本实验 ___(填“能”或“不能”)确定在分化培养基中NaCl浓度大于1. 0%时,不经γ射线照射愈伤组织不能分化出幼苗。判断的理由是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为逆转录病毒,由于逆转录酶缺乏校正修复功能,因而HIV的变异频率非常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HⅣ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能摧毁大多数病毒

B. 共用注射器和纹身器械是传播艾滋病的危险行为

C. 逆转录酶能以病毒RNA为模板合成病毒蛋白质

D. 同一被感染个体不同时期体内HIV的基因存在较大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山西省三区八校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多营养层次综合水产养殖法(IMTA)是一种全新的养殖方式。例如在加拿大的芬迪湾,人们用网笼养殖鲑鱼,鲑鱼的排泄物顺水而下,为贝类和海带提供养料。下列与之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贝类是分解者,海带是生产者

B. IMTA不利于的物质循环再生

C. IMTA的实施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使人类获得了更多的产品

D. 笼养鲑鱼的种群密度远大于野生种群,是由于笼养区域的生产者数量更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重庆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图中地雀A与地雀B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地雀C与地雀A、B之间不能互相交配。图1、2、3是关于地雀的进化、发展过程示意图。

(1)上述地雀之间的关系能体现物种多样性的类型是图__________。

(2)若干年后,小岛上出现了地雀C,__________是该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地雀A、B的进化是否属于共同进化?__________。这种新物种的形成方式实质上是由于该种群__________发生改变。

(3)若图2时期,小岛和大陆的两个地雀种群的相关基因型种类和个体数如表所示。

种群甲的基因A的频率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重庆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哺乳动物某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其中I、II为非基因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若某DNA分子中b、c基因位置互换,则发生了染色体易位

B. 提高基因突变频率的因素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等

C. 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a、b之间可发生互换

D. a、b、c中任意一个基因发生突变,都会影响其他两个基因的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高二(文)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分析蛙的红细胞无丝分裂过程,和有丝分裂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B. 没有DNA和染色体的复制

C. 分裂过程细胞核缢裂成两个细胞核,因此子细胞中染色体减少一半

D. 无丝分裂只发生在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中,有丝分裂只发生在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