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下列有关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O2固定的过程需要酶的参与
B.酶的催化效率总是高于无机催化剂
C.温度不会影响ATP与ADP相互转化的速率
D.酶只能在细胞内发挥催化功能

分析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酶在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方面比无机催化剂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解答 解:A、CO2固定为暗反应的过程,需要酶的参与,A正确;
B、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当酶处于高温、低温、过酸、过碱环境时,酶的催化效率可能会低于无机催化剂,B错误;
C、ATP和ADP的相互转化需要酶的催化,而温度能影响酶的活性,C错误;
D、酶在细胞外也可以发挥作用,如消化酶,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酶和ATP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知识点,注意D选项中水解产物和氧化分解产物的区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
B.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
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
D.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图甲、乙分别是两类高等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在甲、乙两细胞中都存在,且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④⑦(填编号),其中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遗传物质存在于④(填编号).
(2)图甲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④⑨(填编号);图乙中能够产生ATP的场所是④⑥(填编号).
(3)甲、乙两细胞均经过有丝分裂过程形成,在形成过程中,表现不同的时期是前期和末期.
(4)若乙细胞为消化腺细胞,将3H标记的亮氨酸注入该细胞,在该细胞的结构中3H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是⑦→⑤→②→①(用箭头和标号表示).
(5)在光照充足时,给甲细胞提供含14C的二氧化碳,在结构⑨中14C的转移途径是CO2→C3→(CH2O)(或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糖类)(用箭头和物质名称表示).
(6)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乙细胞,发现其对Ca2+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对其他物质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种药物的作用是抑制(或破坏)了细胞膜上Ca2+载体的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关于“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低温会抑制染色体着丝点的分裂
B.固定和解离后的漂洗液都是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
C.制作装片的顺序为:解离、染色、漂洗和制片
D.显微镜下可看到少数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1953年Watson和Crick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其重要意义在于(  )
①发现DNA如何存储遗传信息      
②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③确定DNA是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  
④为DNA复制机构的阐明奠定基础.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若用凝胶色谱柱分离果胶酶大分子蛋白质时,果胶酶在色谱柱中移动的速度是快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关于膜蛋白和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膜蛋白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对称的
B.主动运输可以使被运输离子在细胞内外浓度不同
C.膜蛋白不参与物质跨膜运输的被动运输过程
D.物质通过脂质双分子层的扩散速率与脂溶性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在遗传病及刑侦破案中常需要对样品DNA进行分析,PCR技术能快速扩增DNA片段,在几个小时内复制出上百万份的DNA拷贝,有效地解决了因为样品中DNA含量太低而难以对样品进行分析研究的问题.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在相应的横线上写出引物Ⅱ,并在复制这一步骤中将引物Ⅱ置于合适的位置.
(2)在相应的横线上写出循环一次后生成的DNA分子.
(3)若将作为原料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用32P标记,请分析循环一次后生成的DNA分子的特点:每个DNA分子各有一条链含32P,循环n次后生成的DNA分子中不含放射性的单链占总单链的比例为$\frac{1}{{2}^{n}}$.
(4)PCR反应过程的前提条件是DNA解旋,PCR技术利用DNA的热变性原理解决了这个问题.
(5)在对样品DNA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DNA掺杂着一些组蛋白,要去除这些组蛋白可加入的物质是蛋白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脑水肿常用糖皮质激素药物(如地塞米松)进行脱水治疗,其副作用是停药后会出现反弹.据报道,促皮质激素(ACTH)的治疗效果远远高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图为糖皮质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和乙表示相应的器官,请据图回答:
(1)图中乙表示的器官是垂体,激素CRH的名称为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2)糖皮质激素可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糖,抑制糖的分解,则其作用效果与胰高血糖素(激素)相同.
(3)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受ACTH的调控,同时其分泌量增加会抑制(促进/抑制)ACTH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为(负)反馈调节.
(4)脑水肿的形成原因主要是: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一些蛋白质进入脑组织液中,导致其渗透压升高,进而引起脑组织液总量增加.
(5)适宜的刺激作用于甲器官可引起兴奋,在该过程中甲器官神经细胞膜外的电位变化是正电位→负电位→正电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