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如图为人和高等动物体内存在的甲状腺激素调节示意图.甲、乙、丙表示不同的器官,a、b、c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说法分析正确的是(  )
A.器官甲、乙、丙分别是下丘脑、垂体、甲状腺
B.激素a的靶器官是乙,激素C的靶细胞是甲、乙器官的细胞
C.器官丙在人体中具有调节血糖、生物节律等作用
D.在调节体温方面激素C和肾上腺素有拮抗作用

分析 1、据图分析:图中丙表示下丘脑,甲表示垂体,乙表示甲状腺,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表示促甲状腺激素,c表示甲状腺激素.
2、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过程是:下丘脑可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后通过负反馈调节影响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使二者的分泌减少.

解答 解:A、器官甲、乙、丙分别是垂体、甲状腺、下丘脑,A错误;
B、激素a促甲状腺激素的靶器官是乙,激素c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甲、丙器官的细胞,B错误;
C、器官丙下丘脑在人体中具有调节血糖、生物节律等作用,C正确;
D、在调节体温方面激素c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有协同作用,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和调节,关键是弄清各器官和激素在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和负反馈调节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玫瑰被誉为“花中皇后”,是最著名的花卉之一;玫瑰精油也是世界上最贵的植物精油,具有“软黄金”之称.请分析回答问题:
(1)如果要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对玫瑰进行大规模种植,需要在超净工作台上对玫瑰组织块进行消毒.
(2)如图是玫瑰花药中未成熟花粉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培养产生完整植株的过程.据图回答:
①图中①表示的是该花粉培养过程中的脱分化过程,②表示的是再分化过程,A表示的是诱导生根过程.
②通过花药培养形成完整植株一般有两条途径,具体通过那一条途径主要取决于培养基成分中激素的种类和浓度配比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未成熟花粉经培养能形成完整植株,说明未成熟花粉具有全能性.
③在诱导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需要对培养基中的花粉进行避光(光照、避光)培养.
(3)植物组织培养基同样需要防止杂菌污染,为检验制备的培养基是否感染杂菌,可采取的方法是未接种的培养基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观察有无菌落生长.
(4)玫瑰精油易挥发、化学性质稳定、难溶于水,适合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实验材料:
(1)有一果蝇品系,其一种突变体的 X 染色体上存在 ClB 区段(用 XClB表示). B 基因表现显性棒眼性状;l 基因的纯合子在胚胎期死亡(XClBXClB与 XClBY 不能存活);ClB存在时,X 染色体间非姐妹染色单体不发生交换;正常果蝇 X 染色体无 ClB 区段(用 X+表示). 果蝇的长翅(Vg)对残翅(vg)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1 是果蝇杂交实验示意图.  F1中表现型为正常眼残翅雄果蝇的概率为$\frac{1}{12}$.如果用一对 F1中表现型分别为棒眼长翅雌果蝇与表现型为正常眼残翅雄果蝇交配繁殖,预期产生棒眼残翅果蝇的概率是$\frac{1}{9}$;如果用 F1中表现型为棒眼长翅雌果蝇与表现型为正常眼残翅雄果蝇自由交配繁殖,预期产生棒眼残翅果蝇的概率是$\frac{1}{9}$.
②图2 是研究 X 射线对正常眼果蝇 X染色体诱变示意图. 为了鉴定 X 染色体上正常眼基因是否发生隐性突变,需用正常眼雄果蝇与 F1 中棒眼雌蝇果蝇杂交,X 染色体的诱变类型能在其杂交后代雄性果蝇中直接显现出来,且能计算出隐性突变频率.
(2)果蝇的短刚毛对长刚毛是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短刚毛纯合果蝇与长刚毛果蝇杂交,在后代群体中出现了一只长刚毛果蝇.出现该长刚毛果蝇的原因可能是亲本果蝇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片段缺失.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及结果预测,以探究其原因.(注: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缺失相同片段时,个体成活,表现为无刚毛;各型配子活力相同)实验步骤:
①用该长刚毛果蝇与亲本中的(纯合) 短刚毛的果蝇杂交,获得F1
②F1自由交配,观察、统计F2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I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短刚毛:长刚毛=3:1,则为基因突变;
II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短刚毛:长刚毛:无刚毛=12:3:1,则为染色体片段缺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中甲图表示在光照充足、CO2浓度适宜的条件下,温度对某植物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图中实线“-”表示光合作用速率,虚线“…”表示呼吸作用速率.请据图回答:

(1)分析图甲可知,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受到温度的影响,其中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对高温更为敏感.
(2)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和ATP用于碳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过程.
(3)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约是30℃;若温度保持20℃,每天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该植物能否正常生长?不能.在白天温度为10℃的条件下,该植物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4)该植物在40℃时光合作用所固定的CO2相对值为0.
(5)根据甲图,在乙图的坐标上画出植物在15~60℃范围内的净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是酵母菌细胞结构模式图,①是细胞壁,⑧是液泡,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此细胞在较高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
B.酵母菌可遗传变异来源是基因突变
C.此细胞在代谢中能产生CO2的结构是⑨
D.②③⑤⑥⑧⑨构成该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和探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观察叶绿体的实验中,藓类的叶片大,可以直接使用高倍镜进行观察
B.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属于“假说-演绎法”的“提出假说”
C.达尔文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的向光性生长确实是某种化学物质引起的
D.格里菲思的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化脓性细菌感染可导致急性细菌性脑膜炎;该菌胞内寄生,其细胞膜上InIC蛋白可使人细胞膜更易变形而有利于细菌的转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InIC蛋白需要内质网的加工
B.患者体内的所有记忆B细胞、记忆T细胞都能特异性识别该菌
C.该菌使人细胞膜发生变形,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该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田七是阴生植物,生长在光照强度较弱的环境里更加适宜.某研究小组研究了遮阴处理对田七光合作用的影响,旨在为田七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材料用具:田七幼苗,遮阳网(网内光照为自然光强的$\frac{1}{3}$左右),光合分析测定仪等.
(1)实验步骤:选取若干生长状况相同的田七幼苗,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用遮阳网进行处理,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至植株长出6片叶,测定两种环境下各项指标如下:
处理叶绿色a叶绿色b类胡萝卜素
对照0.450.130.32
遮阴0.520.170.38
遮阴对田七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mg/g叶片)
(2)表中数据显示,遮阴提高了田七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进而提高了田七适应弱光的能力.
(3)如图中,对照组曲线呈现“双峰”型,11时左右净光合速率相对较低的原因是气孔关闭,CO2减少,净光合速率还可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O2的释放或有机物的积累表示.
(4)$\frac{1}{3}$左右自然光强提高了田七叶片利用光的能力,但CO2的利用率下降,欲进一步研究本课题,可改变遮光比例进行研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下列实验中,经处理后的细胞仍可具有活性的是(  )
A.用解离液处理后的根尖分生区细胞
B.用健那绿对线粒体进行染色后的细胞
C.用吡罗红和甲基绿处理后的口腔上皮细胞
D.用质量分数为0.3 g/ml的蔗糖溶液处理过的洋葱表皮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