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1.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都与遗传物质有关
B.细胞分化过程中会丢失一些基因
C.人体细胞的衰老、凋亡和癌变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D.细胞癌变后由于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所以癌细胞代谢强度降低

分析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
3、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4、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解答 解:A、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都与遗传物质有关,A正确;
B、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变,不会丢失一些基因,B错误;
C、人体细胞的癌变不利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C错误;
D、癌细胞代谢强度增加,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凋亡和细胞癌变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识记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识记细胞凋亡的概念;识记细胞癌变的原因,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不属于遗传咨询的基本程序的是(  )
A.婚前检查B.病情诊断
C.染色体/生化测定D.遗传方式分析/发病率测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是同一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图象,据图分析可作出的判断是(  )
A.图①②③④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其中④代表的时期是观察染色体数目的最佳时期
B.该种生物的叶肉细胞中共含有6条染色体、0条染色单体、6个DNA分子
C.若按分裂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①→④→③→②
D.图②中细胞板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而图③过程发生了基因重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某种植物的果皮颜色有白色、绿色和黄色三种,分别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如图是控制果皮不同色素合成的生理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果皮植株的基因型有两种
B.黄果皮植株的基因型有两种
C.BbTt的个体自交,后代中白果皮:黄果皮:绿果皮=9:6:1
D.BbTt的个体自交后代白果皮纯合子占$\frac{1}{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有关生物体中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且均有C、H、O、N元素
B.蛋白质在沸水中空间结构受到破坏,肽键断裂
C.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氧化分解时都能释放出能量
D.动物激素是基因表达的直接产物,可调节生命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有机物的变化如图1所示.将储藏的油菜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测萌发种子(含幼苗)中脂肪含量和干重,其中干重的变化如图2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取图1中35天时的种子处理,获取提取液均分为三份(甲、乙、丙),甲中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乙中加入碘液,丙中加入苏丹Ⅳ染液.能发生颜色反应的是甲和丙,产生的具体颜色变化为甲产生砖红色沉淀,丙显红色.
(2)图1中三种物质的组成元素都是C、H、0,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脂肪增加较多,但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淀粉增加较多,不同种子明显增多的物质种类不同,其直接原因是种子中含有的相关酶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根本原因是所含的基因不同,该实例说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3)图2中,油菜种子从第2天到第7天干重增加,请根据萌发的环境条件判断,干重增加主要与物质中的
H20(填“H2O”、“CO2”或“N2”)有关,该时期内种子中的脂肪含量可能减少(填“增加”或“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为研究生长素类似物2,4-D对某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一实验小组按表进行了实验:
组别
步骤
A组B组C组D组E组F组
配制溶液蒸馏水200mg/L
2,4-D溶液
400mg/L
2,4-D溶液
800mg/L
2,4-D溶液
1000mg/L
2,4-D溶液
选择插条选取该植物生长时期、带芽数目等相同的适宜插条若干支,随机分成六等份,并编号
浸泡插条分别用等量蒸馏水、相应深度2,4-D溶液浸泡插条12小时
扦插及培养浸泡后的插条扦插在潮湿沙土中,培养时间及其他条件均适宜且相同
实验结果
请分析回答:
(1)D组实验配制的2,4-D溶液浓度是600mg/L(单位不写不给分).
(2)设置A组实验的目的是(空白)对照.
(3)实验结果说明2,4-D对植物插条生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2,4-D既能促进插条生根,也能抑制插条生根).
(4)该实验还可以用平均根长作为实验观察的指标.
(5)若要进一步探究2,4-D促进该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在2,4-D浓度为400mg/L与600mg/L之间按一定浓度梯度设计多个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东淄博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请运用酵母菌的分离与纯化、果酒制作与应用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酵母菌的分离与纯化过程中,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______。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2)在选择培养并获得酵母菌单菌落的过程中,可采用_______法将含酵母菌的样液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对获得的菌种可采用_______的方法长期保存。

(3)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将丙酮酸分解成_________,在发酵结束前,接种在果汁中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呈现_____增长。

(4)醋酸菌在______充足条件下可将果酒中的乙醇变为_____,再变为醋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潍坊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基础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特异性免疫的结构基础是机体的免疫系统

B.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

C.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