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如图为某雌性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其最终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CC.
(2)丙细胞有2个染色体组,其产生的生殖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BC.
(3)若该动物患有由线粒体DNA缺陷引起的疾病,当它与正常雄性个体交配后,后代中患病几率几乎为100%.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某雌性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其中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解答 解:(1)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基因型为AaBbCC,该细胞是体细胞,其子细胞为体细胞,基因型为AaBbCC.
(2)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有2个染色体组,称为次级卵母细胞,因此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卵细胞和第二极体,基因型为aBC.
(3)由于精子是精细胞变形而来,几乎没有细胞质,而该动物患有由线粒体DNA缺陷引起的疾病,所以当它与正常雄性个体交配后,后代中患病几率为100%.
故答案为:
(1)有丝分裂 AaBbCC
(2)2    aBC
(3)100%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细胞分裂图象的识别与可遗传变异的联系等相关知识,要求学生了解细胞分裂图象是通过染色体组及移向两极的染色体是否含有染色单体和同源染色体来加以区分的,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是从蛙体内剥离出的某反射弧结构的模式图,其中甲表示神经中枢,乙、丙未知.神经元A、B上的1、2、3、4为4个实验位点.现欲探究神经元A是传出神经还是传入神经,结合所给器材完成以下内容.

材料 从蛙体内剥离出的某反射弧(反射弧结构未被破坏).
供选择仪器:剪刀,电刺激仪,微电流计.
(1)如果该反射弧的效应器为运动神经末梢及其连接的肌肉.探究神经元A是传出神经还是传入神经的方法步骤(只在神经元A上完成):
①先用剪刀在神经元A的1、2之间将其剪断;
②再用电刺激仪刺激神经元A上的实验位点1,若无肌肉收缩现象,则神经元A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
(2)如果在实验过程中要保证神经元A和神经元B的完整性,探究神经元A是传出神经还是传入神经的方法步骤(每个实验位点只能用一次):
①将微电流计的两个电极分别搭在实验位点2和实验位点3的神经纤维膜外;②用电刺激仪刺激实验位点1,若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1次,则神经元A为传出神经;若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2次,则神经元A为传入神经.该实验结果表明兴奋在神经元间传递的特点为单向传递,具有这种特点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B.有些氨基酸不能在人体细胞中合成
C.食盐作用下析出的蛋白质发生了变性
D.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在某湖泊中绿藻和蓝藻等是鲤鱼及沼虾的食物来源,其中沼虾也是鲤鱼的食物.图甲表示绿藻与蓝藻对N、P的吸收量及pH>8时其体内藻毒素含量的差异,图乙表示不同体长鲤鱼的食性比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湖泊中鲤鱼与沼虾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B.该湖中直接决定绿藻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C.有许多淡水鱼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不产卵,如果注人鲤鱼脑垂体提取液,可促进其产卵,这主要是利用脑垂体中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D.藻类产生的藻毒素在自然界已知的毒素中排名第二,仅次于二恶英.自前已被证明是肝癌的促癌剂,推测原因可能是藻毒素诱发肝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是某遗传系谱图,图中Ⅰ-1、Ⅲ-7、Ⅲ-9患有甲种遗传病,Ⅰ-2、Ⅲ-8患有乙种遗传病(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已知Ⅱ-6不携带两病致病基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乙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B.体内含有致病基因的疾病才是遗传病,否则该疾病不能遗传给后代
C.图中Ⅲ-8的基因型是bbXAXa或bbXAXA,Ⅲ-9的基因型是BbXaY或BBXaY
D.如果Ⅲ-8与Ⅲ-9近亲结婚,他们所生子女中同时患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frac{1}{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回答下列关于基因表达的知识.如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中基因表达的过程,“→”表示物质转移的路径和方向.
(1)图中rbcs基因表达的产物是SSU,Cab基因表达的产物是LHCP.在基因表达的过程中,图中的Ⅱ和Ⅳ代表的物质或结构依次为mRNA和肽链.
(2)图中Ⅴ是叶绿体中的小型环状DNA,Ⅴ上的基因表达的产物是LUS,物质Ⅵ具有催化某种高分子物质合成的作用,则Ⅵ是RNA聚合酶.
(3)据图可知,基因表达过程中转录发生的细胞部位是细胞核和叶绿体基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表示由不同化学元素组成不同的化合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图中①为某种多聚体,则①有可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
B.若②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②是脂肪
C.若③为多聚体,且能储存生物的遗传信息,则③是核酸
D.若④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④最可能是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牡丹江一中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某生物的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E、F 、G、H、I五个基因(如下图所示),下列变化中,未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牡丹江一中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二倍体生物纯合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纯合子杂交,其后代一定是纯合子

B.纯合子自交,其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C.纯合子体细胞中不含等位基因

D.纯合子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