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Ⅰ.如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

(1)如果把电流计的一个电极置于神经纤维膜外,另一电极置于膜内。当不给予刺激时,测到的电位是 ,这种电位主要是由于 所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当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 的通透性增加,该离子 (填内或外)流,使膜内外电位表现为 。之后,在膜上由于存在 ,在其作用下,将相应的离子运往膜内或膜外,从而使膜电位又慢慢恢复到静息状态。

(2)若要设计实验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肌接头”处是单向传递的。请你完成实验设计方案:

A.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方法设计:

结果分析:

B.验证在“神经-肌接头”处是单向传递的:

方法设计:

结果分析:

 

(1)静息电位 钾离子外流 钠离子 内 外负内正 钠钾泵

(2)A.方法设计:在图中电流计的两极之间偏左或偏右给予适宜刺激,

结果分析:若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不同方向的偏转,则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B.方法设计:分别在①处、②处给予适宜刺激,

结果分析:若刺激①处时,电流计指针偏转,腓肠肌收缩;刺激②时,腓肠肌收缩,但电流计指针不偏转,则证明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

【解析】

试题分析:(1)一个电极在膜外一个电极在膜内,未受刺激时测得的电位是静息电位,静息电位主要是钾离子外流引起的,受到刺激时会产生动作电位,主要是钠离子内流造成的,使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随后因为膜上存在钠钾泵,在其作用下,将相应的离子运往膜内或膜外,从而使膜电位又慢慢恢复到静息状态。

(2)要验证在神经上传导是双向的可以在在图中电流计的两极之间偏左或偏右给予适宜刺激,如果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不同方向的偏转,则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如果要验证在“神经-肌接头”处是单向传递的,应分别在①处、②处给予适宜刺激,如果刺激①处时,电流计指针偏转,腓肠肌收缩;刺激②时,腓肠肌收缩,但电流计指针不偏转,则证明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实验设计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江西南昌三中高二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上海医学研究所成功培育出第一头携带人白蛋白基因的转基因牛。他们还研究出一种可大大提高基因表达水平的新方法,使转基因动物乳汁中的药物蛋白含量提高30多倍,以下与此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转基因动物”是指体细胞中出现了新基因的动物

B.“提高基因的表达水平”是指设法使牛的乳腺细胞中含有更多的人白蛋白基因

C.只在转基因牛乳汁中才能获取人白蛋白,是因为人白蛋白基因只在牛乳腺细胞中是纯合的

D.转基因牛的肌肉细胞中也有人白蛋白基因,但不发生转录、翻译,故不能合成人白蛋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江西九江外国语高二下第一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曲线a表示使用诱变剂前青霉菌的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曲线b、c、d表示使用诱变剂后青霉菌的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a变为b、c、d,体现了变异的多方向性

B.诱变剂提高了变异频率

C.d是最符合人们生产要求的变异类型

D.青霉菌在诱变剂的作用下发生的变异可能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江西九江外国语高二下第一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地区共同生活着具有捕食关系的甲、乙两种动物。两者的个体数长期保持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物种的灭绝必然导致甲物种的灭绝,反之亦然

B.在长期进化中,甲、乙两物种必然互为选择因素

C.甲物种基因的突变必然导致乙物种基因的突变,反之亦然

D.甲、乙个体数的长期稳定说明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江西九江外国语高二下第一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江西九江七校高二下期期中联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细胞2和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

B.细胞①~⑤中都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

C.②、③过程与细胞膜上蛋白质有关

D.细胞①~⑤均能识别抗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江西九江七校高二下期期中联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当科考队员登上了南极“冰盖之颠”。他们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是(  )

①体温下降     ②机体耗氧量降低        ③皮肤血管收缩

④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        ⑤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二下学期期终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8分)肝移植后的患者因使用免疫抑制剂常出现细菌感染而使生存质量下降。有学者就细菌感染对移植肝免疫排斥的影响,进行了如下研究。

(1)实验一:将若干健康、状况相似、体内无病原体的大鼠均分为G1、G2、G3三组。各组大鼠移植A类大鼠肝脏,肝移植术后处理方法见表1。处理n天后,检测各组大鼠的排斥反应程度,结果如表2。

表1 肝移植术后的处理方法 表2 肝移植术后的处理结果

组别

注射试剂

G1

生理盐水(灭菌)

G2

大肠杆菌菌液

G3

免疫抑制剂(环孢霉素A)

组别

排斥反应程度较轻个体比例

排斥反应程度中等个体比例

排斥反应程度较重个体比例

G1

0

17%

83%

G2

50%

33%

17%

G3

83%

17%

0

 

 

 

 

 

 

①移植器官中细胞表面的某些蛋白质可作为 ,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②环孢霉素A可以使T细胞的增殖受阻,从而 (填“加强”或“减弱”)免疫系统功能。

③据表2可知, 组免疫排斥反应最为强烈。

(2)实验二:提取实验一处理n天后各组大鼠的淋巴细胞,将其用A类大鼠细胞表面的某些蛋白质处理,之后置于CO2培养箱内培养。观察各组大鼠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如右图所示(相对值的大小用于反映经A类大鼠细胞表面某些蛋白质处理后的细胞增殖能力强弱)。

①CO2培养箱中CO2的作用是 。

②与G1组相比,G2组实验结果表明,细菌感染对大鼠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有 作用。

(3)综合该系列实验的结果推测,细菌感染通过改变肝移植大鼠的 ,导致大鼠的免疫排斥反应程度 。此项研究为患者器官移植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提供参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江苏盐城高二下期期终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体的实验步骤中,正确的是

A.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相应抗体的效应B细胞

B.用纤维素酶处理效应B细胞和小鼠骨髓瘤细胞

C.用灭活的仙台病毒作诱导剂,促使效应B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

D.筛选杂交瘤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