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当种群数量为$\frac{K}{2}$时,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 | |
B. | 标志物脱落会导致标志重捕法的调查结果偏大 | |
C. | 依据种群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 |
D. | 果园中适当增加昆虫种类能提高果园物种丰富度 |
分析 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1)原因: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捕食者数量也会增加.
(2)特点:
a、右图中t1是对应种群数量为K/2时,t2是对应种群数量为K值.
b、右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由于环境阻力而死亡的个体数,用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分析,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通过生存斗争淘汰的个体数量.
解答 解:A、当种群数量为$\frac{K}{2}$时,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A错误;
B、根据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若标志物脱落,则会导致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偏小,最终导致实验所得到数值比实际数值大,B正确;
C、依据种群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C正确;
D、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所以果园中适当增加昆虫种类能提高果园物种丰富度,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生物性状发生改变的根本原因是蛋白质分子的改变 | |
B. | 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 |
C. | 基因结构发生改变时,生物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 | |
D. | 生物性状发生改变时,基因一定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丙的顶芽细胞中纺锤体的形成受到抑制,染色体数目加倍 | |
B. | 幼苗丁细胞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18条染色体 | |
C. | 丙到丁发生的染色体变化,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 |
D. | 形成戊的过程未经过地理隔离,因而戊不是新物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某些逆转录酶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艾滋病 | |
B. | 艾滋病主要是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的 | |
C. | HIV的遗传物质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 | |
D. | 患者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严重减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植物幼苗中细胞分裂素含量较高,不含脱落酸 | |
B. | 天然状态下的凤梨开花结果时期参差不齐,可利用乙烯利促进其果实的发育,做到有计划上市 | |
C. | 播种前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种子,可以提高种子的萌发率 | |
D. | 玉米开花期如遇阴雨天,错过了最佳传粉时期,可以通过喷洒适宜浓度的2,4-D提高产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12~24 h期间,植物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 | |
B. | 在12~24 h期间,细胞的结合水含量不断增加 | |
C. | 在12~48 h期间,萌发种子的有机物总量不变 | |
D. | 胚根长出后,萌发种子的细胞线粒体功能加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示中的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分别属于不同细胞的细胞膜 | |
B. | 图示过程中的递质会导致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者抑制 | |
C. | 甘氨酸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内环境后再与突触后膜相结合 | |
D. | 甘氨酸作用于突触后膜会引起细胞膜两侧电位差发生改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