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表示人体免疫反应的某些过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c与b细胞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 e细胞引起靶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C. b细胞接受抗原剌激后能增殖分化
D. a表示吞噬细胞,具有识别特定抗原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回答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问题:
(1)酿制果酒使用的菌种为酵母菌,对酵母菌进行扩大培养 时常常用添加了______的豆芽汁作为培养基。若只用葡萄浆作为原料,则制作的果酒_____(含/不含)糖,酒精含量约为_____%。
(2)制作果醋的装置如右图。______醋杆菌是制醋的常用菌 种。甲瓶的上口需要用______包住。图中需要装入棉花的玻璃管是______(直角/直)的玻璃管。螺丝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动物和植物都可以通过克隆进行无性繁殖。回答下列关于克隆和组织细胞培养的问题
(1)植物克隆的技术基础是____________。某些植物在进行多次继代组织培养后,将难以从愈伤组织中分化形成从幼苗和根,这说明培养物的____________能力下降。
(2)将二倍体甘蓝和二倍体白菜的原生质体融合,再进行组织培养,形成的杂种植株为______倍体。上述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技术。
(3)细胞杂交是指__________________的细胞之间的融合。由于细胞杂交时染色体容易丢失,所以抗原用来进行基因的____________。细胞融合的一项重要应用是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单抗的作用之一是可作为特异性____________,研究相应的抗原蛋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有关生物实验操作简图,请按照相关内容回答:
(1)如果实验材料A为浸泡过的黄豆,可以用________试剂来鉴定滤液C中含有蛋白质,其结果溶液呈_________色。
(2)如果实验材料A为放置较长时间的苹果,可以用_______试剂来检测苹果是否进行了无氧呼吸,若组织样液颜色变为灰绿色,则说明有酒精产生,请写出苹果无氧呼吸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实验材料A为新鲜的菠菜叶,如图所示操作后,实验结果很不理想,原因可能是_______。
(4)如果实验材料A为新鲜的肝脏,将滤液C的pH调至1.5后,再加入适量的H2O2,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现进行高茎豌豆间的杂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豌豆,若后代全部高茎进行自交,则所有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为
A. 3∶1∶5 B. 5∶1 C. 9∶6 D. 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着色性干皮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起因于DNA损伤。深入研究发现患者体内缺乏DNA修复酶,DNA损伤后不能修补从而引起突变。这说明一些基因可以
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B.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从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C.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D.直接控制生物性状,发生突变后生物的性状随之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表现型正常的父母生了一患白化病的女儿,若再生一个,可能是表现型正常的孩子,患白化病女儿的几率分别是
A. 1/2 ,1/4 B. 2/3 ,1/6
C. 3/4 ,1/4 D. 3/4 ,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我国北方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碳传递方向,字母表示碳传递途径。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A. 碳从植物体流入动物体、从动植物流向土壤中的生物的主要形式是含碳的有机物和二氧化碳
B. 如图中的字母表示碳元素传递的数量,一年中若a>b+d+g,则该系统的抵抗力稳定将会增强
C. a途径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b、d、g、f途径是通过呼吸作用实现的
D. 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形式进行的,包括图中的a、b、c、d、g等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动物调查研究中,不可用样方法获得种群密度的是 ( )
A.某种昆虫卵的密度 B.作物植株上的蚜虫密度
C.某地区蚯蚓的密度 D.某地田鼠的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对孟德尔选用豌豆做实验材料并获得成功的原因,下列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 豌豆具有稳定的.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
B. 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
C. 豌豆在杂交时,父本需要人工剪除雌蕊
D. 用数学统计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