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边甲、乙两图均为DNA测序仪显示的图像,已知甲图显示的减基顺序为TCGAAT,则乙图显示的减基顺序为( )
A.TCGCAC B.ACCGTG C.ATTCAG D.TCCGGA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省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豌豆的粒型有圆粒和皱粒,与圆粒豌豆的DNA不同的是,皱粒豌豆的DNA中插入了一段外来的DNA序列,打乱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导致淀粉分支酶不能合成,若缺乏该酶会使细胞内淀粉含量降低,蔗糖含量升高,淀粉含量低的豌豆由于失水而显得皱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皱粒豌豆的产生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插入外来DNA序列属于基因重组
C.插入外来DNA序列导致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豌豆吸水减少成皱粒是表现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高三上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蛋白质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转录时需解旋酶解旋
B. 原核细胞可边转录边翻译
C. 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
D. 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云南省曲靖市高三上开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校园中的观赏植物一串红有的地方分布多,有的地方分布少,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B.一座高山从山脚向山顶依次分布着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草甸等群落,这是群落的垂直结构
C.食物链与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D.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也就越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湖北省恩施市高三上开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人在饥饿时遇到寒冷刺激会表现出面色苍白、全身颤抖,此时机体主要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这种状态下,人的细胞产热不足以维持正常体温,所以通过_______________(方式)加速热量的产生,全身颤抖;而另一方面通过_______________方式减少散热,所以面色苍白。
(2)寒冷刺激造成全身颤抖属于______________反射,其中枢主要在_______________;寒冷刺激还会造成体内___________________(列举2种激素)分泌增多,这2种激素均可促进代谢、增加产热。
(3)饥饿时胰岛分泌的_____________(激素)增多,通过促进_______________(2点)以维持血糖浓度的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湖北省恩施市高三上开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物工程及其安全性评价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三北防护林”松毛虫肆虐主要是由于违背了物种多样性的原理
B.从输卵管冲取的卵子都需经过人工培养成熟后才能与获能的精子在体外受精
C.中国政府对于克隆技术的态度是不反对治疗性克隆,可有限制的进行生殖性克隆
D.由于存在生殖隔离,大田种植转基因抗旱、抗除草剂农作物不存在生物安全性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湖北省恩施市高三上开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体外受精常用的采卵方法有( )
①用促性腺素处理后,从输卵管冲卵
②化学诱导法
③电刺激法
④从活体动物卵巢吸取卵母细胞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湖北省大冶市高三8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山区于25年前发生森林火灾,焚毁所有林木。该地区25年间没有人类活动的干扰,经过演替形成相对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请回答下列问题:
(1)火灾后,群落的演替类型是____________。整个过程中,生物种类、数量及有机物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稳定性提高。
(2)严重的森林火灾会破坏生态平衡,但适当的“地面火”能烧掉枯枝落叶,对该生态系统是有利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合成的有机物除了供自身呼吸作用消耗外,还能够提供给____________和流入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南省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合物在体内的转移过程,对该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A.①→②过程,[H]在基粒产生到叶绿体基质被利用
B.过程②→①需要氧气参与,可以发生在植物体的根、茎等细胞内
C.①→②合成的(CH2O)大于②→①消耗的(CH2O),植物表现生长现象
D.②→①产生的[H]和①→②产生的[H]都来自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