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8.关于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在光下分解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B.核孔是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通道
C.正常情况下,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D.水稻细胞的中心体参与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形成

分析 1、光合作用可以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基粒的类囊体薄膜上,暗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2、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水解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以及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清除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被比喻为细胞内的“酶仓库”“消化系统”.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由高尔基体出芽形成.

解答 解:A、水在光下分解发生在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A正确;
B、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通道,B正确;
C、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C正确;
D、水稻属于高等植物,没有中心体,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叶绿体、核孔、溶酶体、中心体的功能,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植物根细胞从土壤溶液中吸收Ca2+时,需要与根细胞表面的H+进行交换吸附.若根细胞从土壤溶液中每吸收1mol Ca2+需要的H+全部由根细胞氧化分解C6H12O6来提供,则需分解细胞内C6H12O6的量是(  )
A.$\frac{1}{3}$molB.$\frac{1}{6}$molC.2molD.6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牛的初级精母细胞,经过两次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是(  )
A.次级精母细胞B.精子细胞C.精子D.次级卵母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白化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某对正常夫妇均有一个患病的弟弟,但在家庭的其他成员中无该病患者.如果这对正常夫妇向你咨询他们生一个患该病孩子的几率有多大,你会怎样告诉他们(  )
A.你们都不患病,因此不会生出患病的孩子
B.你们可能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可能生出患病的孩子
C.根据家系遗传分析,你们生出患病孩子的几率为$\frac{1}{16}$
D.根据家系遗传分析,你们生出患病孩子的几率为$\frac{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同一个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数一般是相同的
B.每个原始生殖细胞经过减数分裂都形成4个成熟生殖细胞
C.精子形成过程中要经过变形而卵细胞不需要
D.一个卵细胞一般只能同一个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回答有关问题:
(1)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2)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会(会、不会)变化.
(3)旅游观赏体现了生物多样性具有非实用意义的直接(直接、间接、潜在)价值,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4)近年来,该岛周边海域已有不同程度富营养化,原因是含氮、磷等元素丰富的污染物的排放量超过了海水净化能力的限度,使其自我调节能力下降.富营养化水体中造成鱼类大量死亡的原因有溶氧量下降,有毒物质增加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成年女性体内的一个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  )
A.染色体数目不加倍
B.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C.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4个染色体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在一个光照和水肥充足的小岛上,各种植物生长茂盛.在树上有飞翔的小型益鸟、猫头鹰,地上有鼠、蛇及蛙等动物在活动,还有许多昆虫、真菌和腐烂的动植物尸体.下列对此说法错误的是(  )
A.这个小岛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小型益鸟是第三营养级
C.在该岛上的食物网中,猫头鹰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草→鼠→蛇→猫头鹰”
D.这个小岛上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是分解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自然界的大麻(2N=20)为雌雄异株植物,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以下研究的等位基因均为完全显性)

(1)大麻精子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9+X和9+Y.
(2)大麻有蓝花和紫花两种表现型,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位于常染色体)、B和b(位于X染色体)共同控制,已知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如图1.用蓝花雄株(aaXBY)与某紫花雌株杂交,F1中的雄株全为紫花,则亲本紫花雌株的基因型为AAXbXb蓝花;F1中雌株的表现型为.让F1中的雌雄植株杂交,F2雌株中紫花与蓝花植株之比为3:5.
(3)大麻粗茎(D)对细茎(d)、条形叶(E)对披针叶(e)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常染色体独立遗传.让纯种粗茎条形叶植株与细茎披针叶植株杂交得到F1,F1自交时,若含dE的花粉一半死亡,则F2的性状比例为8:3:2:1.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是.
(4)研究发现,大麻种群中的雌雄个体均有抗病和不抗病个体存在,已知该抗病性状受显性基因F控制,位于性染色体上,图2为其性染色体简图.(X和Y染色体的I片段是同源的,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Ⅱ-1、Ⅱ-2片段是非同源的,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
①F、f基因不可能位于图中的Ⅱ-1片段.
②现有抗病的雌、雄大麻若干株,请通过一代杂交实验,推测杂交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及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图2中的哪个片段.用一株雌性不抗病和一株雄性抗病的大麻杂交,若子一代中雌株、雄株均表现为多数抗病,少数不抗病,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Ⅰ片段
用一株雌性不抗病和一株雄性抗病的大麻杂交,若子一代中雌株均表现为抗病,雄株多数抗病、少数不抗病,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Ⅱ-2片段(要求只写出子一代的性状表现和相应的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