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菰是水稻的一种,其茎基部膨大可作蔬菜食用,称茭白.科学家对菰的光合作用特性进行研究,将菰的倒数第三片功能叶片在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下进行离体培养,利用红外CO2分析仪分析CO2的变化,所得结果如图1所示:
根据图 1 回答问题(1)~(3):
(1)在温度为
 
时,菰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相同.
(2)若光照和黑暗各占一半,且光照时的光照强度一直和图1中的光照强度一样,则菰在 10℃时生长状况为
 

A、干重将减轻  B、干重将增加   C、干重不变  D、无法判断
(3)用 CO2消耗来表示,35℃时菰叶片的真实光合速率约为
 
μmol?m-2?s-1
科学家进一步制作出了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与温度的对应关系图如图 2、图 3 所示,根据图 1、图 2、图 3,回答问题(4)(5):
(4)图 2 的曲线是在温度为
 
℃时作出来的.
(5)种植菰的最适条件是温度
 
℃,光照强度
 
(μmol?m-2?s-1
(6)研究发现,在一天中,菰叶片中细胞间隙 CO2的浓度和净光合速率的值呈现出负相关性,请简要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专题:
分析:解答本题应掌握:①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净光和作用.
②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环境因素有温度、光照强度及CO2浓度等.
③影响呼吸速率的因素有温度、O2浓度等.
④光补偿点表示在此光照强度下,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光饱和点表示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时,最低的光照强度.
由题意知:图1表示的是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图二表示的是光照强度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图3表示的是不同温度下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的变化.据此解答.
解答: 解:(1)从图一中可以看出,在温度为3℃、50℃时,净光合速率为0,表示此时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相同.
(2)在10℃时,从图1中知道,净光合速率为6,呼吸速率为1.5,当对叶片进行光照和黑暗时间各占一半时,其生长状况为干重将增加.
(3)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净光和作用,用 CO2消耗来表示,35℃时菰叶片的真实光合速率=4.5+20=24.5.
(4)图二表示的是光照强度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自变量光照强度,温度属于无关变量,在实验设计中应相同且适宜,故从图1中可以看出最适的温度为30℃.
(5)从图1中可以看出最适的温度为30℃,此时净光合速率最大,图2中可以看出光照强度1040μmol?m-2?s-1时净光合速率也最大.
(6)菰叶片中细胞间隙 CO2的浓度和净光合速率的值呈现出负相关性,这是因为净光合速率越大,二氧化碳的消耗就越快,留在叶片间隙中(外界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就越低.
故答案为:
(1)3℃、50℃
(2)B
(3)24.5
(4)30
 (5)30  1040
(6)净光合速率越大,二氧化碳的消耗就越快,留在叶片间隙中(外界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就越低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因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读图识图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雄性豚鼠(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的一个精原细胞经有丝分裂后产生两个子细胞A1和A2;另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得到两个子细胞B1和B2,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接着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为C1和C2.那么,在无交叉互换和突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中不符合事实的是(  )
A、B1和B2中一定存在染色单体
B、A1和A2中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
C、染色体数目、形态大小各自相同的细胞有三组:A1和A2、B1和B2、C1和C2
D、细胞内核DNA分子数的关系是A1=A2=B1=B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种自花受粉、闭花传粉的植物,其花的颜色为白色,茎有粗、中粗和细三种.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Ⅰ.自然状态下该种植物一般都是
 
(纯合子/杂合子);若让两株相对性状不同的该种植物进行杂交时,应先除去母本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其目的是
 
;然后在进行人工异花传粉的过程中,需要两次套上纸袋,其目的是
 

Ⅱ.已知该植物茎的性状由两对独立遗传的核基因(A、a,B、b)控制.只要b基因纯合时植株就表现为细茎,
当只含有B一种显性基因时植株表现为中粗茎,其它表现为粗茎.若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然状态下繁殖,
则理论上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Ⅲ.现发现这一白花植株种群中出现少量红花植株,但不清楚控制该植物花色性状的核基因情况,需进一步研究.
(1)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且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中红花植株均为杂合子,则红花植株自交后代的
表现型及比例为
 

(2)若花色由D、d,E、e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基因型为DdEe的植株,其体细胞中相应基因在DNA上的位置及控制花色的生物化学途径如图.
①该植株花色为
 
,其体细胞内的DNA1和DNA2所在的染色体之间的关系是
 

②该植株自交时(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现象)后代中纯合子的表现型为
 
,红花植株占
 
.通过上述结果可知,控制花色的基因遗传
 
(是/不是)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是人体细胞中两种重要有机物A和E的元素组成及相互关系图,请据图回答:

(1)遗传信息存在于
 
中,密码子存在于
 
中(填字母).E具有多样性,从b分析是由于
 

(2)②过程为
 
,进行的场所主要在
 
中.产生水的过程有
 
(填序号).
(3)④过程为
 
,进行的场所是
 
;若b的平均分子质量为r,通过④过程形成m条肽链,经盘曲折叠构成分子质量为e的E,则E分子中肽键的数目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模型建构是以研究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是以简化和直观的形式来显示复杂事物或过程的手段.下面为“建立血糖调节模型”的准备和活动步骤等,请分析回答以下有关问题:
(1)材料准备:用12张黄色的正面写有“每1L血液中的0.1g葡萄糖”、反面写有“糖原”的卡片作为“糖卡”,用2张红色的上面写有“胰岛素”的卡片作为“胰岛素卡”,用2张绿色的上面写有“胰高血糖素”的卡片作为“胰高血糖素卡”.
(2)活动准备:
①分组:每3人一组,甲保管12张“糖卡”;乙保管“胰岛素卡”和“胰高血糖素卡”;丙负责翻转“糖卡”( 正面朝上,代表葡萄糖,反面朝上,代表糖原,图1).
②准备:甲先将保管的12张“糖卡”取10张正面朝上放在桌子上,代表人体正常血糖水平.
(3)活动步骤:
①模拟吃饭后的反应
A.甲将余下的2张“糖卡”放到桌子上,代表食物中的糖类被消化吸收后血糖浓度升高了;此时人体血糖浓度为
 

B.乙出示1张“胰岛素卡”,代表血糖浓度升高后胰岛素分泌增多;
C.丙将12张“糖卡”中某2张翻转成正面朝下并拿走,代表
 

②模拟运动时的反应:
A.甲从桌子上10张“糖卡”取走1张,表示运动时血糖被消耗而降低了;此时人体血糖浓度为0.9g/L.
B.乙出示1张“胰高血糖素卡”;
C.丙将1张“糖卡”翻转成正面朝上,并放到桌子上,代表
 

(4)模型分析:
①乙代表的器官是
 
,丙代表的器官是肝脏.
②如果要求乙用左手保管“胰岛素卡”,用右手保管“胰高血糖素卡”,则乙的左手代表
 
细胞.
③有人认为以上对血糖调节的模拟是不够完善的,请你提出一个改进的意见:
 

 

(5)请依据此模型建构活动完成血糖调节的图解式模型.(图2)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根据如图所示化合物的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化合物中①表示
 
,⑦表示
 

(2)构成该化合物的基本单位是
 
,生物体中构成蛋白质的此类物质约有
 
种.若此物质中含有两个氨基,另外一个的位置应在
 

(3)该化合物由
 
个氨基酸失去水分子而形成,在形成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
 

(4)该化合物名称为
 
,含
 
个肽键,编号是
 
.检测该化合物可用
 
试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图中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X是
 
,Ⅰ在小麦种子中主要是指
 

(2)图中Z是
 
,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染色,可使Ⅲ呈现
 
色.
(3)图中P在生物体内有
 
种,结构通式为
 

(4)Ⅱ和Ⅳ两者都有多样性,两者多样性的关系是前者
 
后者.
(5)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随着年龄增长明显减少的主要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小明用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为底物,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他设置了4组实验(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待反应一段时间后取出试管,室温放置30分钟,加适量碘液,显色结果见下表(“+”越多,表示蓝色越深).根据实验结果,可知(  )
试管编号
温度(℃)10204090
蓝色深浅++++++++++
A、蓝色越深,唾液淀粉酶活性越高
B、唾液淀粉酶活性在40℃比90℃高
C、温度越高,唾液淀耢酶活性越高
D、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没有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下列项是错误的(  )
A、有性生殖过程可发生基因重组
B、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
C、非等位基因的互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D、等位基因分离可导致基因重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