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下列对二倍体的细胞增殖过程中量变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结束会导致细胞内遗传物质的量增加一倍
B.细胞内姐妹染色单体消失时,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且不应存在同源染色体
C.如1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了4种精细胞,则增殖过程很可能发生了交叉互换
D.如细胞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则该细胞分裂的前一时期细胞内应存在四分体

分析 有丝分裂过程:
(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
(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解答 解:A、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结束会导致细胞核内遗传物质DNA的量增加一倍,但细胞质中也有少量DNA,A错误;
B、细胞内姐妹染色单体消失时,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所以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B错误;
C、如果1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了4种精细胞,则增殖过程很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C正确;
D、如细胞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则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所以分裂过程中不存在四分体,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一种观赏植物,花的颜色有蓝色和红色两种,该颜色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用纯合的蓝色花品种和纯合的红色花品种杂交,F1全部为蓝色花.若让F1蓝色花植物自花传粉,则F2的表现型及数目为蓝色花299株,红色花21株.
(1)题中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根据F2表现型比例判断,该植物花色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蓝花:红花=3:1.另选两种基因型的亲本杂交,F1和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与题中结果相同,推断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
(2)题中F2蓝色花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现型仍然为蓝色花,这样的个体在F2蓝色花中的比例为$\frac{7}{15}$;还有部分个体自交后发生性状分离,它们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近年来有人发起“多吃素食,少吃肉食“的运动,以支援粮食短缺地区的灾民.运用生态学的知识对此的合理解释是(  )
A.多吃肉食就会得心血管病
B.直接以低营养生物为食将消耗生态系统更多的能量
C.多吃肉食比多吃素食消耗的粮食总量更多
D.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可以节省肉食,帮助灾民提高生活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有关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B.地理隔离使同种生物不同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C.突变和重组可以使种群产生定向的变异
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标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人们生某些病去就医时,常需血常规化验,验血时调节的通路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伸入指端皮肤的感觉神经元末端是反射弧的感受器,伸入指端皮肤的运动神经元末端是效应器(结构).
(2)医生对病人采血前,先用酒精擦拭指端皮肤,感知温度变化引起的刺激,经过一系列传递,到下丘脑的体温中枢,最后通过调节产、散热来维持体温的平衡.
(3)医生对病人采血时,引起痛觉的神经中枢有脊髓与大脑皮层,手没有缩回,说明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的活动受大脑皮层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
(4)整个过程中,胞间传递信息的分子有激素和神经递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安徽省怀远县盛产石榴,利用石榴生产果酒、果醚可获得较好效益,其生产流程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纯化阶段,所利用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该方法在统计样液中微生物数量时,培养皿中菌落数为30~300个,才可用于计数.
(2)扩大培养阶段,锥形瓶的瓶口应用透气棉塞塞住(填“敞开”、“密封”或“用透气棉塞塞住”),并适时振荡锥形瓶,振荡的目的是增大培养液的溶氧量,使菌种与培养液成分接触.
(3)发酵罐A中接种的微生物是酵母菌,该微生物与发酵罐B中接种的微生物之间的主要的区别在于A中的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而B中的醋酸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4)在发酵阶段,发酵罐A与发酵罐B中需控制较高温度的是发酵罐B;发酵罐A与发酵罐B在充气和排气方面的差别是发酵罐A前期需氧供氧,后期密闭不能供氧;发酵罐B需要始终供氧.
(5)将石榴加工成果汁时,为提高果汁的产量和品质,应加入适量的果胶酶,该酶包括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脏酯酶等,能分解果胶和瓦解植物细胞壁及胞间层.若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该酶,电泳迁移率完全取决于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酶体是“消化车间”,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细菌和病毒
B.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必需的结构
C.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和代谢中心
D.中心体在有丝分裂的前期进行复制,实现倍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珊瑚虫因体内共生藻类而色彩斑斓,在环境胁迫下,珊瑚礁容易出现“白化”现象,生态系统受破坏.
(1)共生藻类可为珊瑚虫提供有机物,而从珊瑚虫获得CO2和无机盐等,珊瑚礁生态系统存在着高效的“植物--动物”营养循环,这体现了系统整体性原理.
(2)高温、强紫外线辐射等环境胁迫使珊瑚礁出现白化,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光合色素被分解.
(3)珊瑚礁白化后易引起其他海藻生长,致使珊瑚礁区生活的鱼类等物种组成发生变化,这种演替类型为次生演替.植食性和肉食性鱼类增多,加速了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请用必要的文字和箭头补充该系统的碳循环过程.
(4)珊瑚礁白化后破坏原有的CO2和Ca的收支平衡和旅游资源,降低了生态系统的间接、直接价值.恢复大范围白化的珊瑚礁往往需要几十年时间,说明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较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长翅红眼雄果蝇和长翅白眼雌果蝇交配,产下一只染色体组成为XXY的残翅白眼雄果蝇.已知翅长、眼色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A-长翅,a-残翅)和X染色体(B-红眼,b-白眼)上,在没有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与亲代雌蝇参与受精的卵细胞一起产生的极体,其染色体组成及基因分布最不可能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