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S型的DNA可使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说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 |
B. | R型的蛋白质外壳可诱导S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R型肺炎双球菌 | |
C. | R型的DNA可使小鼠死亡 | |
D. | 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可以相互转化 |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将分离后的S型有荚膜的肺炎双球菌的蛋白质外壳与R型无荚膜的肺炎双球菌混合注入小白鼠体内,小白鼠不死亡,从其体内分离出来的仍是R型肺炎双球菌,这说明S型细菌的蛋白质不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将分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与R型肺炎双球菌混合注入小白鼠体内,则小白鼠死亡,并从体内分离出了S型有荚膜的肺炎双球菌,这说明S型细菌的DNA可诱导R型细菌转化为S型.
解答 解:A、根据题干信息“将分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与R型肺炎双球菌混合注入小白鼠体内,则小白鼠死亡,并从体内分离出了S型有荚膜的肺炎双球菌”可知,S型细菌的DNA可诱导R型细菌转化为S型,说明了DNA是遗传物质,A正确;
B、根据题干信息“将分离后的S型有荚膜的肺炎双球菌的蛋白质外壳与R型无荚膜的肺炎双球菌混合注入小白鼠体内,小白鼠不死亡,从其体内分离出来的仍是R型肺炎双球菌”可知,S型细菌的蛋白质外壳不能诱导R型细菌转化为S型,B错误;
C、R型的DNA不能使小鼠死亡,C错误;
D、以上实验只能说明R型细菌能转化为S型细菌,不能说明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可以互相转化,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结合背景实验材料,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设计思路、过程、现象及实验结论,能根据题干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四川内江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男性基因型为TtRr(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他的一个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得到两个子细胞为A1和A2;另一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得到两个子细胞为B1和B2,其中一个子细胞再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两个子细胞为C1和C2。那么,在无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关系式是A1 =A2=B1 +B2=Cl +C2
B.染色体形态数目相同并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Ai和A2
C.细胞中核DNA分子数的关系式是A1=A2= B1=B2= Cl +C2
D.就上述两对等位基因而言,遗传信息相同的是A1和A2 、Bi和B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北京丰台普通中学高三第一学期综合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如图为人体内两种重要化合物A与B的化学组成关系,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a的结构通式为______________,b有______种。
(2)A和B均具有多样性,二者的关系是后者________前者。
(3)细胞内的A和B都可与某些试剂发生特定的颜色反应。能与A反应产生紫色物质的是____________,B能被甲基绿染液染成______色。
(4)若A为胰岛素,请写出参与其“生产流水线”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5)某分子A经酶水解后得到若干片段,其中一个片段结构如图:
该片段的名称是________。若将该片段水解,能产生________种氨基酸,其水解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比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多了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显性突变 | B. | 隐性突变 | ||
C. | Y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 | D. | X染色体上的隐性突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DNA分子中只含有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 | |
B. | 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着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 |
C. | DNA复制不仅需要脱氧核苷酸作原料,还需要ATP供能 | |
D. | DNA复制可以发生在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影响 | |
B. | 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作用时间更长 | |
C. | 激素的分泌量可随内外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 |
D. | 机体的生命活动都是受神经一体液共同调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北京丰台普通中学高三第一学期综合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细胞中的能源物质之一
B.哺乳动物血液中的钙离子含量过多会引起抽搐
C.能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D.生物体处在不同发育期,含水量基本一样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