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小麦高秆(D)对矮秆(d)显性、抗病(T)对染病(t)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用纯种高秆抗病和矮秆染病两品种作亲本选育矮秆抗病类型,在F2矮秆抗病类型中能稳定遗传的植株占(  )
A.$\frac{3}{16}$B.$\frac{1}{8}$C.$\frac{1}{4}$D.$\frac{1}{3}$

分析 用纯种高秆抗病(DDTT)和矮秆染病(ddtt)两品种作亲本,F1均为高杆抗病(DdTt)$\stackrel{自交}{→}$F2中:F2共有16种组合方式,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其中双显(高杆抗病):一显一隐(高杆不抗病):一隐一显(矮杆抗病):双隐(矮杆不抗病)=9:3:3:1.
①双显(高杆抗病):$\frac{1}{16}$DDTT、$\frac{2}{16}$DdTT、$\frac{2}{16}$DDTt、$\frac{4}{16}$DdTt;
②一显一隐(高杆不抗病):$\frac{1}{16}$DDtt、$\frac{2}{16}$Ddtt;
③一隐一显(矮杆抗病):$\frac{1}{16}$ddTT、$\frac{2}{16}$ddTt;
④双隐(矮杆不抗病):$\frac{1}{16}$ddtt.

解答 解:根据分析:在F2矮秆抗病类型为$\frac{1}{16}$ddTT、$\frac{2}{16}$ddTt,其中能稳定遗传的植株占$\frac{\frac{1}{16}}{\frac{1}{16}+\frac{2}{16}}$=$\frac{1}{3}$.
故选:D.

点评 本题以杂交育种为背景,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解答的思路是运用孟德尔实验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去分析,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的过程,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分清楚各种类型,计算出每一种分离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玉米(2N=20)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已知玉米的高秆、易倒伏(D)对矮秆、抗倒伏(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为获得纯合矮秆抗病玉米植株,研究人员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方法.请回答:

(1)过程②常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由DdRr得到dR个体.若单倍体幼苗通过加倍后获得M株玉米,通过筛选得到的矮秆抗病植株在理论上有$\frac{M}{4}$株.若过程①的F1自交2代,产生的F3中纯合的矮杆抗病植株占$\frac{9}{64}$.过程②与过程①比较,过程②育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2)与过程④的育种方式相比,过程③育种的优势是能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在过程③中,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必须使用限制酶和DNA连接酶两种工具酶.
(3)盐碱地是一种有开发价值的土地资源,为了开发利用盐碱地,从而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我国科学家应用耐盐基因培育出了耐盐玉米新品系.为了确定耐盐转基因玉米是否培育成功,既要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耐盐基因作探针进行分子杂交检测,又要用一定浓度盐水浇灌的方法从个体水平鉴定玉米植株的耐盐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大肠杆菌某生命活动中具有如图所示的碱基配对行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表示DNA复制过程   
②图中共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
③表示DNA转录过程   
④图示过程需要RNA聚合酶
⑤图中的A均代表同一种核苷酸
⑥若X链中的碱基改变,则密码子一定改变  
⑦若Y链中的碱基改变,则氨基酸一定改变.
A.③④⑤⑦B.②③④⑥C.②③④⑦D.①③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的甲和乙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的细胞器,a、b、c均为基质.在光照充足时,有关代谢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产生的O2全部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甲被利用
B.在a、b、c中,都能合成ATP
C.乙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来自细胞内和细胞外
D.a中合成的C6H12O6直接进入b,氧化分解成CO2和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将基因定位于染色体上的科学家是(  )
A.沃森和克里克B.孟德尔C.摩尔根D.格里菲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有关育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过杂交育种可获得农作物新品种
B.诱变育种只适用于对微生物菌株的选育
C.抗虫棉是用多倍体育种方式获得的
D.基因工程育种无法获得抗逆性强的新品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分解尿素的微生物广泛存在于农田等土壤中,某生物实验小组尝试对分解尿素的微生物进行分离与计数,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解尿素的微生物含有的酶是脲酶;配制培养基时应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
(2)培养基中添加酚红作为指示剂,培养后,培养基pH会升高(填“升高”或“降低”),可使指示剂变红色.
(3)对尿素溶液进行灭菌的最适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
(4)该小组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培养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然后将1mL样液稀释100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涂布0.1rn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的菌落数分别为39、42和45.据此可得出毎毫升样液中分解尿素的微生物活菌数为4.2×106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下面是某同学所做的啤酒酿造实验,请根据其实验过程,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原理:利用固定化酵母菌分解麦芽汁,生成啤酒.
实验步骤:
第一步:酵母细胞活化.取一克干酵母,放入50mL的小烧杯中,加蒸馏水10mL,用玻璃棒搅拌均匀,放置一小时,使其活化.
第二步:配制海藻酸钠溶液.取0.7g海藻酸钠,放入另一只50mI的小烧杯中,加蒸馏水10mL,并搅拌,适当加热直至完全溶化,用蒸馏水定容至10mL.加热时,注意火候.
第三步:海藻酸钠与酵母细胞混合.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室温,加入活化的酵母细胞,充分搅拌均匀.
第四步:用注射器以恒定的速度将上述混合液滴加到0.05mol/LCaCl2溶液,制成凝胶珠.
第五步:倒去CaCl2溶液,加无菌水洗涤三次后,将凝胶珠放入500mL三角瓶中,加入300mL麦芽汁溶液,置于25℃下封口,发酵五天后,倒出发酵后的麦芽汁即为啤酒,品尝其口味.
(1)要想反复使用固定化酵母细胞,实验过程要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进行,同时要控制适宜的温度和PH.
(2)第二步中注意火候是指在加热应该用小火或间断加热.
(3)第三步中要等到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活化的酵母细胞,是为了防止防止高温杀死酵母细胞.
(4)海藻酸钠的主要作用是固定酵母细胞,氯化钙的作用是使胶体聚沉.
(5)实验得到的凝胶珠颜色应该为浅黄色.如果形成的凝胶珠颜色过浅,则配制的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过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为间行种植的甲、乙两种植物,其CO2吸收量受叶片温度影响的曲线(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叶温在15~35℃时,限制植物甲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叶片温度
B.叶温在15~35℃时,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比植物甲的高
C.叶温在35℃时,两种植物的真实光合速率相等
D.叶温在15~45℃时,两种植物叶肉细胞中ATP的产生场所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