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下面是以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为抗原制备出单克隆抗体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用纯化的核衣蛋白刺激小鼠产生与此蛋白结合的相应分泌蛋白是抗体.该分泌蛋白可用于检测受试者血清中的SARS,检测的原理是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
(2)图中过程②诱导细胞融合的生物因素是灭活的病毒,细胞融合后还需要用选择培养基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
(3)经过③过程可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D细胞,过程③包括克隆化培养和(专一性)抗体检测等.
(4)生产单克隆抗体一般不直接培养浆细胞,主要原因是浆细胞不能无限增殖.在制备过程中之所以选用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是因为让其融合后培养的D细胞具有在体外大量繁殖、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特性.

分析 分析图解:图中①表示给小鼠注射特定的抗原(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A细胞为B淋巴细胞,B细胞为骨髓瘤细胞,过程②表示动物细胞融合,③表示通过两次筛选得到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解答 解:(1)用纯化的核衣蛋白刺激小鼠会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通过体液免疫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该特异性抗体可用于检测受试者血清中的SARS,检测的原理是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
(2)图中过程②表示动物细胞融合,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生物因素是灭活的病毒,细胞融合后还需要用选择培养基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
(3)经过筛选过程可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过程③包括克隆化培养和(专一性)抗体检测等.
(4)生产单克隆抗体一般不直接培养浆细胞,主要原因是浆细胞不能无限增殖.在制备过程中之所以选用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是因为让其融合后培养的D细胞具有在体外大量繁殖、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特性.
故答案为:
(1)抗体     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
(2)灭活的病毒 选择培养基
(3)克隆化培养   (专一性)抗体检测
(4)浆细胞不能无限增殖     在体外大量繁殖   产生特异性抗体

点评 本题着重考查了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意在考查考查了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考生要能够识记制备的过程,明确图中编号表示的细胞或过程;识记杂交瘤细胞具有无限增殖和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特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湖南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控制Xg血型抗原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Xg抗原阳性对Xg抗原阴性为显性。下列有关Xg血型遗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人群中,Xg血型阳性率女性高于男性

B.若父亲为Xg抗原阳性,母亲为Xg抗原阴性,则女儿全部为Xg抗原阳性

C.若父亲为Xg抗原阴性,母亲为Xg抗原阳性,则儿子为Xg抗原阳性的概率为75%

D.一位Turner综合征患者(性染色体组成为XO)的血型为Xg抗原阳性,其父为Xg抗原阳性,母亲为Xg抗原阴性,可知其疾病的发生是由于母亲的卵细胞缺少X染色体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根据突触对下一级神经元活动的影响,可以把突触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以下是这两种突触作用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递质合成后首先贮存在突触小泡内,以防止被细胞内其他酶系所破坏.
(2)如图所示:兴奋性突触中,某种递质与受体结合会引起Na+大量内流,后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产生兴奋;抑制性突触中,某种递质与受体结合,使Cl-内流,抑制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兴奋.兴奋传递过程中,突触后膜发生化学信号→电信号的信号转换.
(3)氨基丁酸(GABA)是脑内主要的抑制性递质,突触释放的GABA在体内可被氨基丁酸转氨酶降解而失活.研究发现癫痫病人体内GABA的量不正常,若将氨基丁酸转氨酶抑制剂(抑制剂/激活剂)作为药物施用于病人,可抑制癫痫病人异常兴奋的形成,从而缓解病情.
(4)不同麻醉剂的作用机理不同:有些麻醉剂属于递质拟似剂--能与受体结合,并且结合后产生与递质作用时类似的效果;有些麻醉剂属于受体阻断剂--阻碍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由此推断,递质拟似剂类的麻醉剂主要作用于抑制性(兴奋性/抑制性)突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不能解释生物产生变异的机制
B.抗流感的疫苗,每过几年就要更换新的种类,因为流感病毒已对旧的疫苗产生了高度的抗性,自然选择作用,使对疫苗有抗性的病毒保留
C.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变异,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D.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产生作用的基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目前,精子载体法逐渐成为最具诱惑力的制备转基因动物方法之一,该方法以精子作为外源基因的载体,使精子携带外源基因进入卵细胞受精.下图表示利用该方法制备转基因鼠的基本流程.请据图回答:

(1)获取外源基因常用到的工具酶是限制酶.为了提高实验成功率,通常利用PCR技术获得大量标记的外源基因.
(2)过程②采用的是体外受精技术,该过程中应对已经导入外源基因的精子进行获能处理.
(3)过程③需要在无菌无毒、适宜的温度和PH、营养充足、气体环境适宜(至少写出两点)等条件下培养.
(4)为了获得更多的早期胚胎,常用促性腺激素对供体进行处理,促使其超数排卵.从而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Bt毒蛋白基因转入普通棉株细胞内,并成功实现了表达,从而培育出了能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抗虫棉.其过程大致如图所示:

(1)基因工程的操作程序主要包括的四个步骤是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或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2)Ti质粒是农杆菌中的一种质粒,其上有T-DNA,能把目的基因插入Ti质粒的T-DNA中是利用了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DNA上的特点.
(3)Bt毒蛋白基因转入普通棉株细胞中并成功实现表达的过程,在基因工程中称为转化.
(4)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有很多种,该题中涉及的是农杆菌转化法.
(5)目的基因能否在棉株体内稳定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的关键是目的基因是否插入到受体细胞染色体DNA上,这需要通过检测才能知道,检测采用的方法是DNA分子杂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糖类和脂质是细胞中两种重要的有机物,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细胞膜上的脂质包括磷脂、胆固醇
B.蔗糖和麦芽糖都是还原糖
C.糖类中的淀粉、纤维素和糖元都是由葡萄糖缩合而成
D.质量相同的糖类和油脂被彻底分解时,糖类耗氧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回答下列有关的实验问题:
(1)屠呦呦在青蒿素的研发上做出了重大贡献.如要在短期内获得大量青蒿植株幼苗,可以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技术.实验室中青蒿素与胡萝卜素的提取方法相同,决定萃取效率的主要因素是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
(2)在生活中制作酸奶就要获得优良乳酸菌菌种,应选用培养基培养.培养基中应含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培养时还需提供无氧条件.
(3)为了分离果胶酶产生菌,科研人员将采集的果园土壤放入无菌水中,震荡混匀,制成悬液.
①为获得较均匀分布的单菌落,还需要将悬液进行梯度稀释,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接种后的培养基倒置状态放入培养箱.
②选择单菌落数目适宜的培养基,加入一定浓度的刚果红溶液(果胶与刚果红结合后显红色),一段时间后洗去培养基表面的刚果红溶液,观察并比较菌落和透明圈直径的比值,筛选果胶酶高产菌株.
③将获得的菌株进行液体培养后,从培养液的上清液(填“上清液”或“沉淀物”)获得粗提的果胶酶.将一定量的粗提果胶酶与适量果胶溶液混合,一定时间后测定吸光值来测定酶活性.进行吸光值测定时,需将等量失活的粗提果胶酶与等量果胶溶液混合,作为实验的对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4.下列有关同源染色体概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条染色体经复制产生的两条染色体
B.分别来自父母双方的两条染色体
C.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的两条染色体
D.形状大小都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