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兴趣小组完成了a、b、 c三组实验。定期对不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分別绘制出酵母菌细胞数目变化曲线。关于此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研究的课题可能是影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外界因素
B.三组的培养温度可能不同,a组的培养温度最适宜
C.三组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不同,b组的环境容纳量大
D.三组的营养初始供给可能不同,c组的营养初始供给量少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北大附中河南分校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非洲肆虐的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致病性很强的RNA病毒。下列有关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B.可利用自身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C.能在宿主细胞中增殖
D.可直接分裂增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荆州市高二下质量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列图1是以种植小麦为主的农田生态系统一年内能量流动示意图,数值单位为J/cm2;图2是图1中B、C两类生物在一段时间内种群密度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所揭示的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图2中,甲、乙两种群密度由于______________调节而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2)统计发现:图1的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中,还有200 J/cm2未被利用。由此可知,生产者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有_________J/cm2,由A到B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据图还可推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无机环境中的碳进入生物群落的形式是______________。
(4)图2中,乙种群生物在P点的出生率_________于其死亡率,年龄组成类型为___________。
(5)当地村民响应政府号召,实施了“退耕还林”。多年后,原有耕地逐渐变为森林。这一过程属于__________演替。调查发现,该森林中的植物具有斑块镶嵌分布的特点,该现象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荆州市高二下质量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了验证胚芽鞘的尖端确实产生了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探究实验时,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A.将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
B.胚芽鞘尖端和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C.胚芽鞘尖端和未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D.未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和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等五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结构图,图乙是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生物有 。
(2)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鼠种群密度时,在2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40只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是15只,则该鼠的种群密度是 只/hm2。若标记的鼠有部分被捕食掉,则会导致鼠种群密度的估算结果 (“偏高”或“偏低”)。
(3)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若蛇取食鼠的比例由1/4调整到3/4,从理论上分析,改变取食比例后,蛇体重增加1kg,人能比原来多增重 kg(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
(4)图乙中,碳元素由B主要通过 过程进入A。碳元素在A、C、D之间以 形式传递。图乙中的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未在图甲中体现的是 (填字母)。
(5)给牧草施加32P的复合肥后,检测32P在食草昆虫和蟾蜍体内的放射性强度,结果见图丙。图中曲线B表示 体内的放射性强度,若实验再增加对蛇体内放射性强度的检测,则其达到最高峰时的强度应 (“高于”或“低于”)前两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等五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相对封闭的山区,有一种发病率极高的遗传病,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调査时发现:双亲均为患者的多个家庭中,后代的男女比例约为1:1,其中女性均为患者,男性中患者约占3/4。下列相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
A.该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在患病的母亲中约有1/2为杂合子
C.正常女性的儿子都不会患该遗传病 D.该子代群体中A的基因频率约为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等五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下图表示一株生长迅速的植物在夏季24h内CO2的吸收量和释放量(单位:mg)的变化情况。下列表述不合理的是( )
A.在18时和6时,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B.假设该植物在24h内呼吸速率不变,则该植物的呼吸速率为10mg/h,最大光合速率为 85mg/h
C.该植物在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的代数式可表示为A+C-B
D.中午12时左右,与曲线最高点所对应的时间相比,该植物叶绿体内C5的含量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广东省珠海市高三上学期9月摸底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研究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主要过程如下:①标记噬菌体→②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③搅拌、离心→④检测放射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需要利用分别含有35S和32P的细菌
B.②中少量噬菌体未侵入细菌会导致实验失败
C.③的作用是加速细菌的解体
D.④的结果是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高一9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般情况下,细胞内结合水含量较高时,最不可能出现的生命现象是 ( )
A. 抗寒性强 B. 抗旱性强
C. 代谢活动强 D. 细胞的黏性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