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甲、乙分别是两类高等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甲是________细胞,乙是________细胞。

2)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_______;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_______;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场所是[ ]_______;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及动物分泌蛋白的加工、分类、包装有关的细胞器是[ ]_______;结构⑩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细胞,与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有关。

【答案】植物 动物 ④线粒体 ⑨叶绿体 ⑤内质网 ②高尔基体 动物 低等植物 有丝分裂

【解析】

由图可知:①细胞膜,②高尔基体,③细胞核,④线粒体,⑤内质网,⑥细胞质基质,⑦核糖体,⑧液泡,⑨叶绿体,⑩中心体。

1)甲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等,是植物细胞,乙无细胞壁,有中心体,是动物细胞。

2)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④线粒体;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⑨叶绿体;⑤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场所;②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及动物分泌蛋白的加工、分类、包装有关的细胞器;结构⑩中心体存在于动物和低等植物的细胞,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们使用含三丁基锡、三苯基锡等有机锡化合物的油漆涂于船只、海洋建筑物等的表面,有效防止了海洋生物附着生长,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油漆中的有机锡可释放入海,对多种生物造成毒害。有关该污染物的部分研究如下,请回答:

(1)较低浓度的有机锡即能抑制软体动物雌性个体的雌性激素合成,这些雌性个体的繁殖功能有何变化 。小鼠在食用含较高剂量三丁基锡的食物后胸腺萎缩,请推测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各有何变化? 。该污染物通过 的富集可能对鱼类、鸟类甚至人类造成危害。

(2)有机锡污染导致某海域一种鱼的年龄组成发生改变(如图),请预测该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3)某海域受有机锡污染后,部分海藻以及多种软体动物的生物量显著下降,个别物种消亡,而沙蚕等多毛纲动物变为优势类群。这是在 水平上研究的结果。

(4)以上资料表明,如果有机锡长期污染将会导致 下降,从而降低生态系统的 。若想探究海洋底泥中是否存在分解三丁基锡的细菌,以便用于今后的生态修复,筛选目标菌株的培养基成分为:蛋白胨、 、NaCl、H2O和琼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豌豆的叶肉细胞部分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该细胞内还应具有中心体等多种细胞器

②1235中都含有RNA

有些真核细胞内没有5也能进行有氧呼吸

若将该细胞制作成临时装片,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在 黑暗条件下,该细胞能产生[H]ATP,但不能进行暗反应

A. 1 B. 2

C. 3 D. 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具有①的一侧为细胞膜的外侧,①是糖蛋白

B.细胞膜的基本骨架为磷脂双分子层

C.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主要与①有关

D.温度会影响协助扩散的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神经细胞静息时K+外流的方式和兴奋时Na+内流的方式相同

B. 二氧化碳出线粒体的方式和性激素进入靶细胞的方式相同

C. 突触小泡和囊泡都是依靠膜的流动性释放被运输的物质

D. 生长素极性运输的方式和维生素D进入细胞的方式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物质进出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代表________,细胞中生成A的细胞器是________D代表________分子;构成细胞膜基本骨架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________(填字母)。

3)氧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填字母)。

4)一般来说,细胞在吸收培养液中的离子时,主要是通过图中________(填字母)方式进行的。若用含Ca2+NO3-的培养液培养细胞一段时间后,检测到培养液中留存的Ca2+较多,而NO3-较少,这一现象与细胞膜的________性有关。

5)若对离体心肌细胞施用某种毒素,结果心肌细胞对Ca2+吸收量明显减少,而对K+的吸收不受影响,该毒素的作用最可能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2 mL新鲜的唾液与5 mL 5%的淀粉溶液混合,保温于37℃恒温箱中,测得产物生成速率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15 min时,即使加入淀粉溶液,也不会有麦芽糖生成

B. 1015 min,麦芽糖生成速率降低的原因是酶活性降低

C. 05 min,底物足量,若增加唾液的量,麦芽糖的生成速率可能还会提高

D. 15 min后,向试管中滴加斐林试剂,在常温下溶液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以清水、缓冲液(含NA2HPO4KH2PO4的溶液,pH=7)和血浆分别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分别加入25ml实验材料 →测pH →滴加5 ml 01mol/LHCl、摇匀 →测pH →倒去烧杯中溶液后充分冲洗 →重复实验并记录。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开始时应测量____种材料的pH值,其目的是获得实验前数据,以便与实验后溶液pH值做比较。

2)该同学用如图所示曲线来预期探究结果,试回答:

①预期结果中明显不符合科学的是清水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清水组和缓冲液组起_______作用。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3)如果要证明血浆确实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本探究实验还应该补充:加入_________后血浆pH值仍可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