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如图是蛋白质合成时tRNA分子上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配对情形,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tRNA上结合氨基酸分子的部位为甲端

B.图中戊处上下链中间的化学键表示氢键

C.与此tRNA反密码子配对之密码子为UCG

D.蛋白质的合成是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进行的,核糖体沿着mRNA由丙到丁移动

C

【解析】

试题分析:tRNA上的甲端是结合氨基酸分子的部位,A正确;图中戊处为局部双链结构,该处上下链中间的化学键表示氢键,B正确;tRNA的碱基顺序是从非氨基酸臂那一端开始的,而密码子的第三位碱基与反密码子的第一位碱基配对,因此与此tRNA反密码子配对的密码子为GCU,C错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其沿着mRNA由丙到丁移动,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表达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考点分析: 考点1:基因的概念 试题属性
  • 题型:
  • 难度:
  • 考核:
  • 年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宿迁市三校高三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彻底水解的产物都是氨基酸

B.同一个体的各种体细胞中,酶的种类相同、数量不同

C.酶通过降低或提高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D.代谢的终产物可反馈调节相关酶活性,进而调节代谢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甘肃省张掖市高三4月诊断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2分)蓖麻性别有两性株(植株开有雌花和雄花)和雌株(植株只开有雌花)。研究人员让纯合高秆柳叶雌株与纯合矮秆掌状叶两性株蓖麻杂交, F2的表现型及植株数量如下表。请回答:

F2表现型

高秆掌状叶两性株

矮秆掌状叶两性株

高秆柳叶

雌株

矮秆柳叶

雌株

总数

数量(株)

1439

482

469

158

2548

(1)据实验结果推测,蓖麻三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有 (株高与叶形/株高与性别/叶形与性别)。

(2)F1表现型为 。若株高、叶形与性别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不考虑性别的情况下,F2高秆掌状叶两性株的基因型有____种,F2矮秆掌状叶两性株中杂合子占

(3)为确定F2中某株高秆柳叶雌株蓖麻是否为纯合子,可选用F2中表现型为 的个体与其杂交,若后代性状表现为 ,则该株蓖麻为纯合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高三综合能力测试(五)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探究物质P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效应,研究人员使用不同浓度的物质P处理人的离体肝癌细胞,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P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B.随着物质P处理时间的延长,抑制癌细胞增殖作用越明显,但与浓度无关

C.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结论,物质P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最适浓度为1.00 g/L

D.随着物质P浓度的增加,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作用越明显,但与处理时间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7分)葡萄发酵可产生葡萄酒,如图是甲、乙、丙三位同学将葡萄榨成汁后分别装入相应的发酵瓶中,在温度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如图所示。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均需排气一次。

据图分析,甲和丙同学的操作有误,其中甲同学的错误是 ;丙同学的错误是 ,上述发酵过程结束后,甲、乙、丙同学实际得到的发酵产品依次是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玉米胚细胞中有线粒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

B.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经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都能承担生命活动

C.液泡内有糖类,无机盐,色素等物质,只要有液泡就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D.叶绿体中的能量转变是光能→不稳定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十校高三第二次模拟突破冲刺(四)理综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研究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主要过程如下:

①标记噬菌体→②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③搅拌、离心→④检测放射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完整的实验过程需要利用分别含有35S和32P及既不含35S也不含32P的细菌

B.②中少量噬菌体未侵入细菌会导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度都偏高

C.③的作用是加速细菌的解体,促进噬菌体从细菌体内释放出来

D.32P标记的噬菌体进行该实验,④的结果是只能在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高三下第十二次大练习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分)白花三叶草有两个稳定遗传的品种,即叶片内含氰化物(有剧毒)和不含氰化物两个品种。已知白花三叶草叶片内氰化物是经过以下途径产生的(基因A、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1)产氰糖苷酶是在细胞中的 结构上合成的,从基因A到产氰糖苷酶的过程包括 两个阶段。

(2)基因B的基本组成单位有 种,并由一定数目的基本单位按照特定方式连接而成。基因B的结构由两部分组成,与RNA聚合酶结合的位点在 部分,而另一个部分是间隔的、不连续的,其中能够编码氰酸酶的序列叫做 。

(3)显性基因A、B分别控制两种酶的合成,它们的等位基因不能合成相应的酶。两株纯合的无毒三叶草杂交,得到的F1均有剧毒,推测两亲本的基因型为 。

(4)F1杂交得到F2,科研人员收集F2植株上的叶片,收集的植株数目满足统计要求。在加入含氰糖苷或氰酸酶前后,对每株叶片提取物中氰化物的含量测定,得到的结果分为下面4组:

只有叶片提取物

叶片提取物+含氰糖苷

叶片提取物+氰酸酶

1组

+

+

+

2组

0

0

+

3组

0

+

0

4组

0

0

0

(+表示有剧毒,0表示无毒)

请分析回答:

统计F2代1~4组实验结果的植株比例约为 ;基因型有 种。如果根据叶片提取物中有无氰化物来对F2植株的表现型分类,比例约为 ;如果根据提取物中加入含氰糖苷或提取物中加入氰酸酶后有无氰化物来对F2植株的表现型分类,比例约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右图表示生活在一自然区域内的部分生物,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A.图中生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B.虫获得的能量约占草能量的1020%

C.鹰获取能量较多的食物链是草→虫→蛙→蛇→鹰

D.若增大蛇的种群数量,短期内,鹰和虫的种群数量均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