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为人体受到某种刺激时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过程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感受器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后,A和B两个电流表中指针偏转次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在静息状态下,Na由神经元排出的方式为____________

(3)图丙为____的结构模式图,在图中结构6处发生的信号转换是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4)若神经递质M和N可分别打开突触后膜的Na通道和Cl通道,其中可使突触后膜的膜内呈正电位的是神经递质_____,另一种神经递质可使膜内外的电位差____(填“变大”或“变小”)。

【答案】 2次 2次 主动运输 突触 化学信号→电信号 M 变大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图:图甲是反射弧的结构组成,其中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神经中枢、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图乙是传出神经在静息状态和动作状态膜两侧的电位情况的放大;图丙是突触结构图,其中1是突触小体、2是线粒体、3是突触小泡、4是突触前膜、5是突触间隙、6是突触后膜

(1)图甲中的感受器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后,A电流表的两极依次兴奋,则电流表中指针偏转次数是2次;B电流表的两极依次兴奋,则电流表中指针偏转次数是2

(2)图乙中,由于细胞外Na比较高,在静息状态下,Na由神经元排出是由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因此Na由神经元排出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3)图丙为突触的结构模式图,图中结构6是突触后膜,因此6处发生的信号转换是化学信号→电信号。

(4)神经递质M可Na+内流,使膜两侧的电荷分布情况为内正外负因此使突触后膜的膜内呈正电位的是神经递质M。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所以Cl流入膜内,膜内外的电位差会变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三对等位基因:A与a、B与b、C与c.每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条件下,基因型分别为AaBbCC与aaBbcc的个体进行杂交,其子一代中表现型与双亲不相同的个体占全部子代的(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B中国农民实施的“无废弃物农业”所包含的生态学原理是物质的循环再生

C在林业工程建设时要考虑系统的整体性原理,防止“前面造林,后面砍林”

D我国南方水地区的桑基鱼塘模式体现了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的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AaBbCc为三对同源染色体,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四个精子中染色体的分布是( )

A. AbCaBcAbCaBc

B. aBCAbCABCABC

C. AbcaBCaBcABc

D. AbcAbCabCa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正确的是(
A.制片﹣解离﹣漂洗﹣染色
B.制片﹣漂洗﹣解离﹣染色
C.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D.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细胞凋亡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细胞凋亡有利于生物体的自我更新

B. 细胞凋亡有利于生物体抵御外界病原体

C. 人的红细胞的凋亡速率大于白细胞

D. 细胞凋亡是受基因控制的程序性死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绿色植物体内能量转换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的生理过程为 , 具体部位是 , 其中生成的ATP所含化学能来自 , 这些ATP和[H]将用于的还原.
(2)图中B表示的生理过程为 , 此过程发生的场所是在 . 如果停止光照,C5化合物的含量将会
(3)图中C表示的生理过程为 , 此过程的总反应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提取胡萝卜素和提取玫瑰精油时都需要加热,但用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时,采用的是水浴加热,而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玫瑰精油时是直接加热。其原因是

A前者需保持恒温,后者不需要保持恒温

B前者容易蒸发,后者不容易蒸发

C胡萝卜素不耐高温,玫瑰精油耐高温

D前者烧瓶里是有机溶剂,易燃易爆,后者是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萌发的小麦种子中的淀粉酶主要有α-淀粉酶(在 pH<3.6 时迅速失活,但耐热)、β-淀粉酶(不耐 热,70℃条件下 15min 后就失活,但耐酸)。以下是以萌发的小麦种子为原料来测定α-淀粉酶催化效率的实验, 请回答下列与实验相关的问题。

[实验目的]测定 40℃条件下α-淀粉酶的催化效率。

[实验材料]萌发 3 天的小麦种子。

[主要器材]麦芽糖标准溶液、5%淀粉溶液、斐林试剂、蒸馏水、恒温水浴锅、试管等。

[实验步骤]

(1)制备不同浓度麦芽糖溶液,与斐林试剂生成标准颜色。取 7 支洁净试管编号,按下表中所示加入试剂,而后 将试管置于 60℃水浴中加热 2min,取出后按编号排序。

表中 Z 代表的数值是。

(2)以萌发的小麦种子制取淀粉酶溶液,将装有淀粉酶溶液的试管置于,取出后迅速冷却,得到α-淀粉酶溶液。

(3)取 A、B、C、D 四组试管分别作以下处理:

(4)将 Al 和 Bl 试管中溶液加入到 E1 试管中,A2 和 B2 溶液加入到 E2 试管中,A3 和 B3 溶液加入到 E3 试管中.C、 D 试管中的溶液均加入到 F 试管中,立即将 E1、E2、E3、F 试管在 40℃水浴锅中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分别加入 2mL 斐林试剂,并经过 60℃水浴中加热 2min 后,观察颜色变化。

[结果分析]将 E1、E2、E3 试管中的颜色与试管进行比较得出麦芽糖溶液浓度,并计算出α-淀粉酶催化效率前平均值。

[讨论]

①实验中 F 试管所起的具体作用是排除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从而对结果进行校正。

②若要测定β- 淀粉酶的活性,则需要对步骤二进行改变,具体的操作是将淀粉酶溶液,从而获得β-淀粉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