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当种群数量为$\frac{K}{2}$时,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 | |
B. | 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 | |
C. | 依据种群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 |
D. | 果园中适当增加昆虫种类能提高果园物种丰富度 |
分析 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1)原因: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捕食者数量也会增加.
(2)特点:
a、上图中t1是对应种群数量为$\frac{K}{2}$时,t2是对应种群数量为K值.
b、上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由于环境阻力而死亡的个体数,用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分析,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通过生存斗争淘汰的个体数量.
解答 解:A、当种群数量为$\frac{K}{2}$时,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A错误;
B、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使其它物种的生存阻力减小,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B正确;
C、依据种群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C正确;
D、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所以果园中适当增加昆虫种类能提高果园物种丰富度,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S型曲线的种群数量变化,判断年龄结构的特点,了解物种丰富度的概念,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江西新余第一中学高二下第一次段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
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河北定州中学高三下学期周练(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葡萄糖穿越细胞膜进入红细胞的运输速度存在一个饱和值,该值的大小取决于( )
A.细胞内的氧浓度
B.细胞膜外的糖蛋白数量
C.细胞膜上相应载体的数量
D.细胞内外葡萄糖浓度差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碳循环是指二氧化碳在甲与丙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 |
B. | 乙在该生态系统中均处于第二营养级 | |
C. | 甲乙丙依次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 |
D. | 生物X都具有细胞核,生物Y可能含有线粒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三女一男或全是男孩 | B. | 全是男孩或全是女孩 | ||
C. | 三男一女或两男两女 | D. | 三女一男或两女两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灰身 | 黑身 | 深黑身 | |
雌果蝇 | $\frac{3}{4}$ | $\frac{1}{4}$ | 0 |
雄果蝇 | $\frac{3}{4}$ | $\frac{1}{8}$ | $\frac{1}{8}$ |
A. | 果蝇体色中灰身对黑身为显性 | |
B. | 基因R、r中使黑身果蝇的体色加深的是基因r | |
C. | 亲代灰身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Y | |
D. | F2中灰身雌果蝇中纯合子占的比例为$\frac{1}{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性状 | 花色 | 种皮颜色 | 子叶颜色 | 高度 | 子叶味道 |
所在染色体 | I | I | II | III | ? |
品系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性状 | 显性纯合 | 白花aa | 绿种皮bb 甜子叶cc | 黄子叶dd | 矮茎ee | 隐性纯合 |
A. | 若想通过观察花色进行基因分离定律的实验,可以选择亲本②与①杂交 | |
B. | 若想通过观察高度进行基因分离定律的实验,可以选择亲本⑤与④杂交 | |
C. | 若要进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可以选择亲本②与③杂交,也可以选择④与⑤杂交 | |
D. | 如要探究控制子叶颜色与子叶味道的基因是否位于同一染色体上,可以选择亲本③与④杂交,得F1种子,让其自交,若F2代中绿色非甜:绿色甜:黄色非甜:黄色甜=9:3:3:1,则控制子叶颜色和味道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γ分泌酶异常的原因可能是控制该酶合成的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 | |
B. | 淀粉样沉淀使突触数量减少可能导致已经形成的长期记忆丢失 | |
C. | 受体、载体和酶等膜蛋白均匀分布在细胞膜的两侧 | |
D. | APP水解产生的Aβ42肽中最多含有20种氨基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