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00710  100718  100724  100728  100734  100736  100740  100746  100748  100754  100760  100764  100766  100770  100776  100778  100784  100788  100790  100794  100796  100800  100802  100804  100805  100806  100808  100809  100810  100812  100814  100818  100820  100824  100826  100830  100836  100838  100844  100848  100850  100854  100860  100866  100868  100874  100878  100880  100886  100890  100896  100904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

酶与人们生活生产关系日益密切.如表是某同学设计的有关酶的实验方案,a~d代表试管,①~⑦代表实验步骤.请回答下列问题:
abcd
淀粉溶液2mL蔗糖溶液2mL唾液淀粉酶溶液2mL唾液淀粉酶溶液2mL
37℃中水浴10min
将c倒入a,将d倒入b
37℃中水浴10min
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NaOH溶液) 2mL,再滴4滴乙液(CuSO4),摇匀
65℃温水中水浴加热
观察并记录颜色变化
(1)该实验目的是为了验证
 
 
是自变量,唾液淀粉酶溶液的用量属于
 
变量.
(2)实验步骤中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序号)并改正
 

(3)预期结果:
 
试管将出现砖红色沉淀.如果将步骤②④的温度改为15℃,
则砖红色沉淀的颜色会变
 
(深/浅),直接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表是H2O2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据表回答:
试管号处理现象
12ml H2O2+2滴蒸馏水产生气泡很少
22ml H2O2+2滴FeCl3产生气泡较多
32ml H2O2+2滴肝脏研磨液产生气泡很多
42ml H2O2+2滴(煮沸)肝脏研磨液基本同1
52ml H2O2+2滴肝脏研磨液+2滴5%HCl基本同1
62ml H2O2+2滴肝脏研磨液+2滴5%NaOH基本同1
7
(1)比较2号与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说明酶具有
 
,比较4号与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说明
 

(2)设置5号、6号、7号试管对照实验是要探究
 
,7号试管的处理为
 

(3)如果要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以用我们口腔中的
 
酶,对实验结果的检验可直接滴入1~2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中,对实验的处理如下表所示.
试管组别实验处理
加入3%H2O2(mL)温度加入试剂
试管12常温
试管2290℃
试管32常温2滴3.5%FeCl3
试管42常温2滴20%肝脏研磨液
(1)在上表的实验处理中,研究了哪些自变量?
 
,写出一种无关变量
 

(2)该实验用的肝脏要求新鲜是因为
 
,肝脏中有什么物质能引起过氧化氢加速释放氧气?
 
,理由是
 

(3)若要研究生物催化剂与无机催化剂的差别,可选用的实验组合是
 

(4)若试管1和试管2组成对照实验,能说明的问题是
 

(5)除了上述的对照实验,请再找出一组对照实验,
 
,该对照实验说明的问题是
 

(6)除了题(3)涉及的对照试验外,上述其余对照实验组合中
 
是实验组、
 
是对照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ATP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属于多肽类物质
B、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
C、具有催化功能
D、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检验淀粉是否分解的适宜试剂是斐林试剂
B、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时,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用0.5g健那绿和50mL蒸馏水配制的染液
C、在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实验中,看到的是它们生活状态下的形态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向3%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酶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膜中只有磷脂分子可以运动
B、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叶绿体、线粒体和内质网
C、叶绿体通过内膜的折叠增大膜面积
D、生物膜间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细胞生理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温度是否影响酶的活性”的实验.
(一)实验假设: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
(二)材料用具:小烧杯、试管、淀粉、碘液、水浴锅、冰箱、蒸馏水、清水.
(三)实验步骤:
①用淀粉和蒸馏水,在烧杯中制备多于6mL的可溶性淀粉溶液;
②取唾液若干,并用蒸馏水适当稀释后备用;
③取3支度管,分别编为1号、2号、3号,各加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
④将1号、2号、3号试管分别放入37℃的温水、沸水、冰块的环境中10min(水浴锅内加清水,然后加热到需要的温度;冰块可用清水放于冰箱中制备);
⑤向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摇匀后放置5min;
⑥向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1)请在上面的空白处,补全实验步骤.
(2)此实验中除自变量和因变量外,还需要考虑
 
等因素(写一个).
(3)步骤④与步骤⑤能否调换顺序?请说明理由.
 

(4)在此实验中,因变量通常用碘液检测,碘液检测的是底物还是产物?
 
.该实验中一般不用斐林试剂检测,是因为斐林试剂的检测需要
 
条件,这将干扰实验的自变量,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5)实验小组以3%的过氧化氢溶液和获得的过氧化氢酶为材料进行温度对酶催化活性影响的探究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得出“过氧化氢酶能耐受100℃高温”的结论,请问这一结论是否可靠?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有关ADP转化成ATP时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的a、b分别代表
 
 

(2)在动物肌细胞中,进行②反应时,能量来自ATP
 
中的化学能.
(3)①②反应进行时所需要的酶一样吗?为什么?
 
、因为
 

(4)写出ATP的结构简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反应ATP
ADP+Pi+能量的几种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完成①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可用于②过程
B、在人体内完成②过程所需能量主要来自呼吸作用
C、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和有机物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均可用于②过程
D、完成①过程释放的能量可用主动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荧光素酶在ATP的参与下,可使荧光素发出荧光.可利用“荧光素-荧光素酶发光法”来测定样品中ATP的含量.某研究小组对“测定ATP时,所需荧光素酶溶液的最佳浓度”进行了探究.
【实验材料】1×10-8 mol/L ATP标准液、缓冲溶液、70mg/L荧光素溶液(过量)、浓度分别为10、20、30、40、50、60、70mg/L的荧光素酶溶液.
【实验结果】见图丙.
【实验分析与结论】
①为使结果更加科学准确,应增设一组浓度为
 
的荧光素酶溶液作为对照.该实验的无关变量还有
 
(两个).
②由图丙可知,
 
点所对应的荧光素酶浓度为最佳浓度.e、f、g发光强度相同,主要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