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00810  100818  100824  100828  100834  100836  100840  100846  100848  100854  100860  100864  100866  100870  100876  100878  100884  100888  100890  100894  100896  100900  100902  100904  100905  100906  100908  100909  100910  100912  100914  100918  100920  100924  100926  100930  100936  100938  100944  100948  100950  100954  100960  100966  100968  100974  100978  100980  100986  100990  100996  101004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在两栖类的某些蛙中,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如果让它们的蝌蚪在20℃下发育时,雌雄比率约为1:1.如果让这些蝌蚪在30℃下发育时,不管它们具有什么性染色体,全部发育成雄性.那么较高的温度是否改变了发育着的蝌蚪(XX)的性染色体而使之改变性状,还是只改变了性别的表现型呢?
(1)请你设计实验来证明这一问题.(只说出大体操作思路即可)
材料与用具:同一双亲产生的适量蛙的受精卵、相同的饲料、显微镜、各种试剂等.
实验步骤:
①取同一双亲产生的适量蛙的受精卵
 

②随机选取若干只成蛙编号(如1--10),
 

③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组成,并进一步做染色体组型分析(观察性染色体组成)及统计.
④预期实验结果:
a.
 

b.
 

(2)不同温度条件下发育出的蛙的性别表现有差异,这说明:
 

(3)若温度只改变了蛙的表现型,则30℃条件下发育成的雄蛙在其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细胞中含有X染色体最多为
 
条;若其中含XX的雄蛙与正常条件下发育成的雌蛙交配,在一般条件下后代性别有
 
种.
(4)由蛙受精卵发育成蝌蚪大体经过的阶段主要是:
 
;在蛙的整个生命进程中,其细胞分化在
 
时期达到最大限度.
(5)促进蝌蚪发育成青蛙的主要激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了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现代生物技术也是利用这一点来改变生物遗传性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工诱变因突变率的提高而实现了定向变异
B、转基因技术造成的基因重组,就产生了定向变异
C、体细胞杂交技术能产生染色体变异,突破了生殖隔离的限制
D、现代生物技术能改变许多生物,使之更适合人的需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乙酰胆碱的成分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3年10月,美国三位科学家因发现细胞内部囊泡运输调控机制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哪种物质的运输不需要借助囊泡(  )
A、抗体B、血浆蛋白
C、ATP水解酶D、唾液淀粉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为利用生物技术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过程,据图回答:

(1)在基因工程中,A表示目的基因的获取,通过PCR技术可大量产生,PCR技术的原理是:
 
.B表示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其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启动子、终止子以及
 
等,其中启动子是
 
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
(2)B→C为转基因绵羊的培育过程,其中②过程常用的方法是
 
.使用的绵羊受体细胞为
 
.④用到的生物技术主要有动物细胞培育和
 

(3)B→D为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过程,其中③过程常用的方法是
 
.⑤过程的方法是
 
.要确定目的基因(抗虫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在棉花细胞中是否表达,从分子水平上鉴定可以用采用的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因素中,与基因频率变化无关的一项(  )
A、基因突变频率
B、基因重组频率
C、环境条件的作用
D、等位基因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4%,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2%,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4%,则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是(  )
A、60%、40%
B、36%、64%
C、24%、72%
D、57%、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为探究单侧光和重力两种因素对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哪个影响更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索:

【材料用具】品种、大小相同的浸泡过的玉米种子若干,空易拉罐四个,沙土,不透光牛皮纸等.
【方法步骤】
(1)取四个空易拉罐,剪去顶盖,装入湿润沙土并分别标号(甲、乙、丙、丁);在每个易拉罐内植入三颗玉米种子,放在温度适宜的阴暗处培养,待苗长到2cm左右时备用.
(2)将甲、乙、丙、丁均用不透光的牛皮纸包严,甲、乙直立放置,在乙装置的右侧开个小孔,并在10cm处用l00W的白炽灯连续照射;丙、丁水平放置,在丙装置的下方开同样的小孔,并在下方10cm处用l00W的白炽灯连续照射(如图所示);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实验现象】:两昼夜后,甲直立生长;乙向光弯曲生长;丁向上弯曲生长;丙也向上弯曲生长,但与丁相比,弯曲度要小一些.
请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原因并得出结论:
(1)由甲、乙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玉米苗具有
 
特性,最可能的原因是
 

(2)由甲、丁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玉米苗具有
 
特性,最可能的原因是
 

(3)由丙、丁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重力对芽生长的影响
 
(供选项:大于/小于)单侧光对芽生长的影响.
(4)继续探究:如果实验开始后使整个实验装置失去重力,甲、乙、丙、丁四个装置内的幼苗生长方向将是:甲
 
,乙
 
,丙
 
,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所示燕麦胚芽鞘向光性试验,此实验主要说明(  )
A、尖端感受光照刺激引起胚芽鞘向光弯曲
B、顶端向胚芽鞘背光一侧运输生长素多
C、尖端产生的物质为吲哚乙酸
D、顶端向胚芽鞘向光一侧运输生长素多
E、顶端向胚芽鞘向光一侧运输生长素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是一个植物胚芽鞘,a是胚芽鞘的尖端,b是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b
B、在没有单侧光的照射时,a 不能产生生长素
C、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向光弯曲生长
D、生长素能从b运向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