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01568  101576  101582  101586  101592  101594  101598  101604  101606  101612  101618  101622  101624  101628  101634  101636  101642  101646  101648  101652  101654  101658  101660  101662  101663  101664  101666  101667  101668  101670  101672  101676  101678  101682  101684  101688  101694  101696  101702  101706  101708  101712  101718  101724  101726  101732  101736  101738  101744  101748  101754  101762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根据多倍体育种原理培养无籽番茄
B、根据单倍体育种原理培育无籽西瓜
C、利用基因突变培养青霉素高产菌株
D、利用杂交育种原理培养“多利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和脱落酸(ABA)等植物激素“五兄弟”一直是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
(1)人们在研究中发现,
 
都是以促进细胞伸长的方式来促进植物生长的.当种子发育到接近成熟时已获得发芽能力,但ABA会控制种子的休眠和萌发,使种子不会在植株上或恶劣的环境下发芽.在种子萌发方面与ABA拮抗的激素是
 

(2)研究表明:在干旱状态时,植物体内的ABA会自动增加,帮助气孔关闭,以控制水分散失.怎样从ABA的受体蛋白方面进行研究,去证明脱落酸具有帮助气孔关闭,控制水分散失的功能?请写出你的研究思路.
 

(3)植物组织培养的MS培养基中通常还需要加入一定量的
 
,以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要将其置于CO2培养箱中,其中CO2的主要作用是
 

(4)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
 
.如果对要研究的植物有关情况所知不多,可以先设计一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梯度比较大的
 
进行摸索,再在此基础上设计细致的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抗原都是外来异物 
②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③多数情况下,抗原和抗体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④接种疫苗能预防所有的遗传病 
⑤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 
⑥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 
⑦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
A、①②⑤⑥B、①④⑤⑦
C、②③⑤⑦D、②③⑥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人的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上海科学家破解了神经元的“沉默突触”沉默之谜.请你推测“沉默突触”不能传递信息的原因是(  )
①突触小体内没有细胞核        ②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糖蛋白  
③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糖蛋白    ④突触小体不能释放相应的递质.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研究表明:引起世界恐慌的“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SARS病毒)是一种冠状病毒,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SARS病毒体内仅有A、T、C、G四种碱基
B、SARS病毒属于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C、SARS病毒能在培养基上生长增殖
D、SARS病毒进入人体后,经一段潜伏期后才开始增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之间,既各有其独特的作用,又能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下列有关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体液免疫的感应阶段,往往需要借助T细胞的呈递
B、病毒进入细胞之前,已由体液免疫杀死病毒
C、在细胞免疫发挥作用后,常需要抗体来协助消灭抗原
D、体液免疫针对细菌病原体,细胞免疫针对病毒病原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为某病毒侵入机体后被杀伤的过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第二道防线中的杀菌物质抗体
B、①是效应T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
C、可提高①杀伤力的淋巴因子来源于效应T细胞
D、靶细胞裂解的同时病毒被溶解消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分别表示某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和种群增长速率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C点种群增长速率对应乙图中的F点
B、甲图中C~D段,该种群的增长速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
C、根据“J”型增长数学模型Nt=N0λt,可知种群呈“J”型增长时,其增长率等于λ-1
D、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两栖息场所,提高K值是保护珍稀动物的根本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S”型曲线的改变与事实不符合的叙述是(  )
A、横轴为时间,纵轴为某种群个体数,在b点改变环境条件或种群遗传因素,K值将改变
B、横轴为光照强度,纵轴为绿色植物实际光合作用量,在b点提高CO2的浓度,K值将改变
C、横轴为氧分压,纵轴为水稻根细胞在进行有氧呼吸时对Si的吸收速率,在c点时中耕松土,K值将改变
D、横轴为时间,纵轴为乳酸菌产生乳酸的量,在c点时,若改变环境条件,K值将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富集培养主要是指利用不同微生物间生命活动特点的不同,制定环境条件,使仅适应该条件的微生物旺盛生长,其它的微生物的生长受到抑制,使人们能够更容易地从自然界中分离到所需的特定微生物.如图1描述了采用富集培养的方法从土壤中分离能降解一种酚类化合物(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的实验过程.
(1)图2是采用纯化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解,请分析接种的具体方法.获得图2A效果的接种方法是
 
,获得图2B效果的接种方法是
 

(2)在筛选过程中,应将
 
接种于以
 
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
(3)制备土壤浸出液时,为避免菌体浓度过高,需将浸出液进行稀释处理.现有一升土壤浸出液,用无菌吸管吸取1mL液样至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依次稀释103稀释度.各取0.1mL已稀释103倍的水样分别接种到图A的三个培养基上培养,记录的菌落数分别为55、56、57,则每升原土壤浸出液样中菌体数为
 

(4)①→③重复培养的目的是
 

(5)为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透明带区域的大小.一般透明带区域越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对羟基苯甲酸的能力
 

(6)配制培养基时各种成分在溶化后分装前必须进行pH调整,接种前要进行
 
,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中,一定要注意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