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A、逆渗透过程与渗透作用的差异是前者需要消耗能量 |
B、逆渗透膜也具有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和识别功能 |
C、逆渗透膜上有载体蛋白,可以选择性控制有害物质 |
D、逆渗透膜去除有害物质的能力胜过生物膜,可放心饮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A、干扰素和抗体都是由浆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 |
B、初次感染病毒后,只是通过细胞免疫使机体痊愈 |
C、初次感染病毒后,干扰素在使机体痊愈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D、再次感染后病症较轻,原因是记忆细胞合成分泌了大量的抗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A、能在人体血浆中增殖 |
B、能破坏人体的特异性免疫 |
C、核酸中含5种含氮碱基 |
D、蛋白质由自身的核糖体合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A、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一定含有叶绿体 |
B、光合作用的产物大部分转化成淀粉、蛋白质、脂质等贮存在叶绿体内 |
C、如果将叶绿体的所有色素提取出来,并于有光条件下,光反应依旧能进行 |
D、若类囊体结构被破坏,则三碳酸的合成速率将减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A、碳反应中,3-磷酸甘油酸接受来自NADPH的磷酸基团形成三碳糖磷酸 |
B、与柠檬酸循环有关的酶分布在线粒体基质和嵴上 |
C、离开卡尔文循环的三碳糖大多数运至叶绿体外合成蔗糖,少数在叶绿体内合成其他物质 |
D、叶绿体只存在于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① |
② |
A、过程①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中 |
B、过程②产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来自H2O |
C、过程①和②中均能产生[H],二者还原的物质不同 |
D、过程①只在线粒体中进行,过程②只在叶绿体中进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A、缓冲物质能促进有关物质分解,使内环境的pH保持相对稳定 |
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激素协同作用,使内环境的葡萄糖保持相对稳定 |
C、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A、寒冷时骨骼肌不自主颤栗 |
B、胰岛B细胞受损出现尿糖 |
C、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 |
D、剧烈运动后,人体血液pH由7.42下降到7.3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