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03044  103052  103058  103062  103068  103070  103074  103080  103082  103088  103094  103098  103100  103104  103110  103112  103118  103122  103124  103128  103130  103134  103136  103138  103139  103140  103142  103143  103144  103146  103148  103152  103154  103158  103160  103164  103170  103172  103178  103182  103184  103188  103194  103200  103202  103208  103212  103214  103220  103224  103230  103238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

植物叶肉细胞原生质体分离和培养的主要过程可用如图的图解简单表示.
(l)图中“酶解”所用的酶应该包括
 
 

(2)原生质体的结构包括
 
 
 
三部分.
(3)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除了含有一定的营养外,还必须含有
 
 
等植物激素.
(4)一般在培养基上培养24~48h后,大部分原生质体已再形成细胞壁.此时取样,利用质量分数为25%的蔗糖溶液以及其他用具,通过
 
实验来鉴别细胞壁是否已经再生.
(5)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的胚状体再继续培养,则可培育出完整的植株,这体现了
 

(6)若为了获得三七的细胞产物,则只需培养到
 
阶段;若为了获得三七的人工种子.则需要培养到
 
阶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B、愈伤组织是一团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薄壁细胞
C、用人工薄膜将胚状体等包装可制成人工种子
D、二倍体植株的花药经植物组织培养后得到单倍体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棉铃虫是一种严重危害棉花的害虫.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生活在棉铃虫消化道内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能分泌一种毒蛋白使棉铃虫致死,而此毒蛋白对人畜无害.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我国已将该毒蛋白基因转入棉花植株内并实现成功表达.由于棉铃虫吃了这种转基因棉花的植株后就会死亡,所以该棉花新品种在1998年推广后,已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害虫在喷洒农药进行化学防治后抗药性增强是
 
的结果;
(2)“转基因抗虫棉”抵抗害虫的遗传信息表达过程可以表示为
 

(3)“转基因抗虫棉”的抗虫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类型中的
 

(4)在培育“转基因抗虫棉”的基因操作中,所用的基因“剪刀”是
 
,基因“针线”是
 
,基因“运载工具”是
 

(5)该项科研成果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6)题中“毒蛋白基因转入棉花植株内并实现成功表达”中的“成功表达”说明什么?
 

(7)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相比,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新品种的主要优点是什么?
 

(8)转基因技术有利有弊,请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家蚕细胞具有高效表达外源基因能力.将人干扰素基因导入家蚕细胞并大规模培养,可以提取干扰素用于制药.
①进行转基因操作前,需用
 
酶短时处理幼蚕组织,以便获得单个细胞.
②为使干扰素基因在家蚕细胞中高效表达,需要把来自cDNA文库的干扰素基因片段正确插入表达载体的
 
 
之间.
③采用PCR技术可验证干扰素基因是否已经导入家蚕细胞.PCR反应体系的主要成分应该包含:扩增缓冲液(含Mg2+)、水、4种脱氧核糖苷酸、模板DNA、
 
 
;在PCR反应过程中,有一个环节是从较高的温度冷却到相对较低的55℃左右,其作用是
 

④利用生物反应器培养家蚕细胞时,贴壁生长的细胞会产生接触抑制.通常将多孔的中空薄壁小玻璃珠放入反应器中,这样可以
 
增加培养的细胞数量,也有利于空气交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基因工程技术也称DNA重组技术,其实施必须具备的4个必要条件是(  )
A、目的基因、限制性内切酶、载体、受体细胞
B、工具酶、目的基因、载体、受体细胞
C、模板DNA、信使RNA、质粒、受体细胞
D、重组DNA、RNA聚合酶、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转基因动、植物的成功培育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②过程依据的原理基本相同
B、②过程用到的生物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
C、受体细胞A、B均可为生物的体细胞
D、可通过标记基因对受体细胞A、B进行筛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植物组织培养和花药离体培养都是在实验室条件下快速得到大量幼苗的两种方法.下列关于二者的比较中,错误的是(  )
A、植物组织培养和花药离体培养的理论前提是细胞具有全能性
B、花药能被诱导为单倍体植株的原因是花药细胞中含有本物种全部遗传信息,尽管遗传物质是体细胞的一半,但仍具有全能性
C、植物组织培养获得试管苗必须经过移栽炼苗后,才能大田栽培,而花药培养不需要
D、植物组织培养中若发生突变,则其后代可能表现出突变性状,但是花药培养中的突变,一定表现相应突变性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对如图所示粘性末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丙粘性末端是由各自不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催化产生的
B、甲、乙具相同的粘性末端可形成重组DNA分子,但甲、丙之间不能
C、DNA连接酶作用位点在b处,催化磷酸基团和脱氧核糖之间形成化学键
D、切割甲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不能识别由甲、乙片段形成的重组DNA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建设生态农业时,巧设、增设食物链的目的不包括(  )
A、实现物质的分层次多级利用
B、实现废物资源化,能量循环利用
C、减轻污染,提高抵抗力稳定性
D、加强生物防治,控制有害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回答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问题.
(1)组织培养中的细胞,从分化状态转变为未分化状态的过程称为
 

(2)在再分化阶段所用培养基中,含有植物激素X和植物激素Y.逐渐改变培养基中这两种植物激素的浓度比,未分化细胞群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植物激素X的名称是
 
.当植物激素X与植物激素Y的浓度比
 
(大于、等于、小于)1时,未分化细胞群经分裂形成愈伤组织;当植物激素X与植物激素Y的浓度比
 
(大于、等于、小于)1时,未分化细胞群分化形成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