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03252  103260  103266  103270  103276  103278  103282  103288  103290  103296  103302  103306  103308  103312  103318  103320  103326  103330  103332  103336  103338  103342  103344  103346  103347  103348  103350  103351  103352  103354  103356  103360  103362  103366  103368  103372  103378  103380  103386  103390  103392  103396  103402  103408  103410  103416  103420  103422  103428  103432  103438  103446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除哪一种病外,其余均属于单基因遗传病(  )
A、苯丙酮尿症
B、青少年型糖尿病
C、并指
D、抗维生素D佝偻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牛的无角性状对有角性状为显性.有角母牛和无角公牛交配,生了一头有角小牛,则无角公牛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
A、bbB、BB
C、BbD、Bb或b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番茄果实的颜色是由一对遗传因子A、a控制的,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3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请分析回答:
实验组亲本表现型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红果黄果
红果×黄果392404
红果×黄果6050
红果×红果1233408
(1)番茄的果色中,显性性状是
 

(2)写出3个实验中两个亲本的遗传因子组合.
实验一:
 
; 实验二:
 
;实验三:
 

(3)第
 
实验组为测交试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正当中国各界激烈争论转基因水稻安全问题之际,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郊外的一片稻田里,一种被称为“金色大米”的转基因水稻已经悄然收获.这种转基因大米可以帮助人们补充每天必需的维生素A.由于含有可以生成维生素A的β-胡萝卜素.它呈现金黄色泽,故称“金色大米”.(摘自20l0年4月<新世纪>周刊)“金色大米”的培育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已知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  GATCC-,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 GATC-).

(1)图中a、b所示获得目的基因的方法是
 
,培育“金色大米”的基因工程操作四步曲中,其核心是
 
.图中c称作
 
,它的构成除了复制原点、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
 
 
 
等.
(2)据图分析,在构建c的过程中,目的基因用
 
(限制酶Ⅰ或限制酶Ⅱ)进行了切割.检验重组载体导入能否成功需要利用
 
作为标记基因.
(3)过程e运用了细胞工程中的
 
技术,该技术的理论依据是
 
;在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关键步骤是利用含有一定营养和激素的培养基诱导植物细胞进行
 
 

(4)若希望该转基因水稻生产的“金色大米”含维生素A含量更高、效果更好,则需要通过
 
工程手段对合成维生素A的相关目的基因进行设计.该工程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程,目前成功的例子不多,主要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图1为某种质粒简图,图2表示某外源DNA上的目的基因,小箭头所指分别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I、Ⅰ、HindⅢ的酶切位点.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如果用EcoRI对外源DNA和质粒进行酶切,将多个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与多个质粒的酶切产物用DNA连接酶进行连接后,两两连接所形成的产物有三种
B、如果将一个外源DNA分子和一个质粒分别用EcoRI酶切后,再用DNA连接酶连接,形成一个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DNA,此重组DNA中EcoRI酶切点有1个
C、为了防止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外源DNA片段自身环化,酶切时应使用BamHⅠ和HindⅢ两种限制酶同时处理
D、如果要将重组DNA导入大肠杆菌细胞,则用氯化钙处理大肠杆菌可以增加其细胞壁的通透性,利于重组DNA的导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现有一长度为1000碱基对(bp)的DNA分子,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Ⅰ酶切后得到的DNA分子仍是1000bp,用KpnⅠ单独酶切得到400bp和600bp两种长度的DNA分子,用EcoRⅠ、KpnⅠ同时酶切后得到200bp和600bp两种长度的DNA分子.下图中表示该DNA分子的酶切图谱正确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限制酶在它识别序列的中心轴线两侧将DNA两条链分别切开时,产生的是平末端
B、限制酶在它识别序列的中心轴线两侧将DNA两条链分别切开时,产生的是黏性末端
C、限制酶在它识别序列的中心轴线处将DNA切开时,产生的是黏性末端
D、无论怎样切,都可得到黏性末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生物学家能够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生产人的血清蛋白,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基因工程的操作中,“分子手术刀”是
 

(2)“分子缝合针”是
 

(3)“分子运输车”是
 

(4)操作步骤:获取目的基因;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在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中,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
 
 
 
等.然后把基因表达载体导入牛的
 
,通过发育形成的牛体细胞中都含人的
 
,成熟的牛产的奶中含有
 
,证明基因操作成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和酶的问题.
Ⅰ.某微生物实验中使用的发酵培养液成分如表:
培养液成分葡萄糖蛋白胨牛肉膏酵母汁NaClK2HPO4半胱氨酸微量元素
含量(g/L)2042121.50.5适量
(1)上述培养液含有的微生物营养物质有水、无机盐和
 

(2)培养基配制时,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
 
,灭菌与调pH的先后顺序是
 

Ⅱ.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可由产氢菌群无氧发酵产生.科研人员从厌氧活性污泥中获得产氢菌群,并利用硫酸纤维素钠和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能形成中空微胶囊的特性将其固定化.在此基础上比较固定化产氢菌和游离产氢菌的菌体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不同温度条件下氢气产率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3)本实验中,获得固定化产氢菌采用的方法称为
 

(4)由图1可知,与游离的产氢菌相比,固定化的产氢菌培养后菌体浓度增加较,其主要原因是
 

(5)由图2可知,固定化产氢菌生产氢气的优势表现在氢气产率高、
 

(6)固定化酶是从20世纪6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科研人员用海藻酸钠作为包埋剂来固定小麦酯酶,以研究固定化酶的相关性质和最佳固定条件.酶活力为固定化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总效率,包括酶活性和酶的数量.如图甲、乙、丙为部分研究结果.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多选).

A.由甲图可知,固定化酯酶比游离酯酶对温度变化适应性更强
B.由乙图可知,浓度为3%的海藻酸钠包埋效果最好
C.由丙图可知,固定化酯酶一般可重复使用3次,之后若继续使用则酶活力明显下降
D.固定化酶的酶活力较高,主要原因是增大了酶与底物的接触面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从某未发展乡村地区的土壤收集样本A,再由接近重工业的地点土壤收集样本B.A和B各含不同细菌混合物.把等量的细菌样本A和B先分别悬浮在1毫升的液体培养基内,并迅速在4℃环境储存.然后用接种针从每个样本液体培养基中各取一环,分别接种在不含镉和含有非致死剂量的镉的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记数细菌菌落数,结果如下表.请回答问题:
样本细菌菌落数
无镉培养基有镉培养基
A5000
B40030
(1)上述两种用于细菌菌落培养的培养基应属于
 
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上接种细菌的方法一般是
 

(2)收集样本时须放置在4℃环境中,其理由是
 

(3)下列是关于样本A与B中抗镉细菌含量百分率存在差异的解释,其中合理的有
 

A.B地点镉污染严重,诱导细菌发生抗镉定向变异
B.A地点的细菌今后也有产生抗镉变异的可能性,这是变异不定向性特性的表现
C.A地点抗镉细菌没有竞争优势,B地点的抗镉细菌具有竞争优势
D.B地点的高镉含量对细菌的生存起着一定的定向选择作用.
(4)接种培养前,同时取出一部分样本A用化学品X处理,然后分别在无镉与含镉的培养基上培养,结果如下:
样本A细菌菌落数
无镉培养基有镉培养基
没有用X处理5000
用X处理1002
两种培养基上的菌落数目变化现象及说明样本A的细菌可能发生了
 
,遗传学上将引起变化的方法称为
 

(5)科学家若要利用抗镉细菌培育转基因抗镉植物,则获取抗镉基因的方法有
 

若转基因植物培育成功,要大量繁殖,可以采取的培育方法是
 

(6)如图为细菌的DNA分子模式图.若用某限制性内切酶作用于在该DNA分子,其某一切点位置以及DNA的相关碱基序列如图:

则该DNA可被切成
 
段;若该DNA分子某一个碱基对发生改变,再用此酶作用,则作用形成的片段数目可能是(写具体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