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0264  10272  10278  10282  10288  10290  10294  10300  10302  10308  10314  10318  10320  10324  10330  10332  10338  10342  10344  10348  10350  10354  10356  10358  10359  10360  10362  10363  10364  10366  10368  10372  10374  10378  10380  10384  10390  10392  10398  10402  10404  10408  10414  10420  10422  10428  10432  10434  10440  10444  10450  10458  170175 

科目: 来源:同步题 题型:填空题

2007年6月初,太湖发生的严重“蓝藻事件”再次向人们敲响了环保的警钟。
(1)从结构上看,蓝藻属于一种单细胞________生物,在N、P等矿质营养丰富的水体中能够大量繁殖而占据水体上层空间,导致下层水草因________而生长衰弱,甚至死亡。
(2)蓝藻过度繁殖又会造成水中溶氧量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__。
(3)N、P过多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水体中N、P元素的主要来源有________。
(4)在自然界正常的物质循环中,湖泊会由贫营养湖发展为富营养湖,进一步又发展为沼泽地和陆地,这一自然演替所属类型为_________,该过程需要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但由于水体污染而造成的富营养化将大大促进这一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近些年来,有关“食人鱼”的报道随处可见,可见外来物种入侵或引种不当,会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影响,其主要原因是
[     ]
A.破坏了入侵地的食物链
B.会破坏入侵地的非生物因素
C.未认识其价值,所以人为干扰少
D.增加物种多样性,使生态平衡更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同步题 题型:填空题

某湖泊由于大量排入污水,连续多次发生蓝藻爆发,引起水草死亡,周边居民也有因出现某种有毒物质而中毒的现象。请回答:
(1)湖泊中导致蓝藻爆发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过量的_______。导致水草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草生长的环境中缺少_______和_______这两种非生物因素。
(2)某小组分别于上午和下午在该湖泊的同一地点、同一水层取得两组水样,测得甲组pH为7.3,乙组pH为6.0,那么取自早晨的水样是_________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甲组水样中的O2含量_______于乙组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居民中毒是由于蓝藻中的某种有毒物质经食物链的传递引起的,这类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期末题 题型:填空题

2009年夏天,太湖爆发蓝藻灾害,导致水质严重恶化,无锡市因此出现饮用水荒。“无锡太湖蓝藻的爆发,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国家环保总局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从自然因素上来讲,太湖水位比往年要低,水少;另外,由于2008年是暖冬,那年4月无锡气温在20℃左右,适合蓝藻生长。但是,人为因素也非常重要,上游河流污染物排放严重,太湖湖体中的氮、磷浓度升高,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1)太湖蓝藻爆发时湖面漂浮着一层绿膜,部分游客认为这是绿藻而不是蓝藻。对此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是否具有________来判断。
(2)水位低是太湖蓝藻爆发的原因之一,从本质上来看这是降低了太湖生态系统的________。而温度是通过影响细胞内_________的活性来影响蓝藻的生长。
(3)为了防止太湖水源被污染,环保部门加强对太湖上游流域沿岸工厂的监测,现怀疑某工厂是污染源之一,并对其排污口进行了检测。检测员沿河每隔100m取水样一次,共取9份并依次编号为①~⑨,已知⑤号水样正对工厂排水口。检验员对所取水样进行了如下处理:
Ⅰ.检测水样中的蓝藻数量(A组)。
Ⅱ.滤除水样中全部蓝藻后,每份水样分为三等份,编号B、C、D,其中B、c组分别添加适量的N和P,D组不添加无机盐。然后均加入等量的蓝藻,放置在阳光下若干天,再检测水样中蓝藻数量,统计数据如下表(蓝藻数量,单位:百万细胞/mm3),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通过A组数据可以判断该工厂是污染源,依据是_________。
②.进行B、C、D分组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主要是N含量超标还是P含量超标,其中D组起_______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工厂上游和下游水域限制蓝藻增长的主要因素分别是______和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某种植物原产于南美洲,生性喜光、善于攀援、生长迅速,后来引入我国某地,导致入侵地许多植物被其覆盖后因缺少阳光而死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植物与被其覆盖的植物间一定是竞争关系
B.引入外来生物一定是对当地生物有害的
C.引入一个生性喜阴植物可以恢复入侵地原有的环境
D.导致该植物在入侵地疯长的原因一定是其基因发生了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同步题 题型:填空题

近年来,我国东南沿海水域富营养化严重,赤潮灾害频繁发生,这对海洋渔业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请回答以下问题:
(1)富营养化的海水为赤潮生物大规模爆发提供了_________。
(2)许多赤潮生物体内含有毒素,分泌或死亡后释放到海水中,致使海洋动物生理失调或死亡。赤潮爆发时常常引起海鸟、鱼、虾和贝类等大量死亡,甚至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起中毒。请写出赤潮生物引起人中毒的食物链:________。
(3)海水的pH-般在8.0~8.2,赤潮发生时海水pH可达8.5以上,有的甚至达到9.3以上。请分析赤潮引起海水pH上升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4)除了产生生物毒素和引起海水pH变化以外,请另举一例说明赤潮对海洋环境的危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水华和赤潮分别是淡水水域和海水水域长期被污染,使水体富营养化而产生的,都会给水产养殖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下列生物中与产生这种现象的关系密切的是
[     ]
A.蓝藻类
B.苔藓类
C.草履虫
D.细菌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北省模拟题 题型:读图填空题

图1表示某一经济鱼类的种群特征,图2对应其所在的生态系统,请据图回答问题。
(1)根据图1,为提高经济效益,在生物捕捞中最好把种群密度控制在___________点。种群净补充量最大的是________点。
(2)图2可表示生态系统碳元素的循环;其中甲代表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B代表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
(3)若该经济鱼类的食物有1/2来自植物,1/4来自草食鱼类,1/4来自以草食鱼类为食的小型肉食鱼类,一条长到4kg的鱼至少需要消耗植物____kg。
(4)近年来,由于生活污水不断排入,太湖不同程度地发生水华(蓝藻暴发)的现象。
①.蓝藻暴发会使____从而直接导致鱼类等水生生物死亡。
②.水华现象发生后一般不会导致太湖生态系统的崩溃,这是因为___________。
③.水华现象发生后会导致部分鱼类死亡,会使水体污染加重,这一调节机制可称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模拟题 题型:单选题

外来种引进后若能在野外大量繁殖,以至影响当地原生物种的生存,就称为入侵种。下列有关入侵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可能影响本地生物群落的生态平衡
B.可能与本地种互相杂交而改变本地种的基因组成
C.可能与生态系统中相同生态地位的本地种互相竞争,并排挤本地种的生存
D.该物种由于生存环境改变,可能受强烈选择作用而迅速演化成新的物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高考真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江苏省境内发生的几个生态事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互花米草原产美洲,引入到江苏沿海等地种植后迅速扩散并改变了滩涂生物多样性,属于生物入侵
B.克氏原螯虾(小龙虾)原产美洲,经由日本引入南京地区后迅速扩散,对农田有一定危害,但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不属于生物入侵
C.麋鹿原产我国,但后来在国内绝迹,从欧洲引入并在大丰境内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迁地保护
D.丹顶鹤在我国东北等地繁殖,迁徙到江苏沿海滩涂越冬,在盐城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