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03680  103688  103694  103698  103704  103706  103710  103716  103718  103724  103730  103734  103736  103740  103746  103748  103754  103758  103760  103764  103766  103770  103772  103774  103775  103776  103778  103779  103780  103782  103784  103788  103790  103794  103796  103800  103806  103808  103814  103818  103820  103824  103830  103836  103838  103844  103848  103850  103856  103860  103866  103874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是某些生物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变异的模式图,其中属于染色体片段缺失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可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是不利的,有的甚至会导致生物体死亡
B、基因重组可以通过产生新的基因表现出性状的重新组合
C、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运用了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
D、若DNA中某碱基对改变,则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分子结构肯定会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一条正常染色体的基因排列顺序为ABCDEFGH,变异后的基因序列为ABCDEFEFGH.这种变异不会影响(  )
A、生物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B、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
C、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
D、基因中碱基的排列顺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图甲是普通小麦由三种不同植物通过种间杂交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图乙是某实验小组利用普通小麦中的高秆抗病(TTRR)和矮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两对性状独立遗传),通过三种不同途径培育矮杆抗病小麦品种的实验过程图解.结合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杂种一和杂种二在自然条件下是否可育?
 
.①②过程发生的变化是染色体
 
,杂种二有
 
个染色体组.
(2)图乙是X组中,F1自交后代F2中的矮杆抗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若要确定F2中获得的矮杆抗病植株是否符合要求,可采用
 
法.
(3)图乙的
 
组获得的矮杆抗病纯合植株所占的比例最高.
(4)我国发射的“天宫一号”上搭载了种子或块茎进行蔬菜作物的育种,用空间辐射等因素创造变异,这种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可能属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育种、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袁隆平杂交水稻的推广和普及,提高了水稻物种的遗传多样性
B、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属于两个不同的物种
C、植物体细胞杂交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障碍,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D、与自然选择相比,人工选择可能会导致作物品种原来进化方向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野生香蕉是二倍体,无法食用.三倍体香蕉可食,由于一种致命真菌使香蕉可能在5年左右濒临灭绝.蕉农喷洒化学药剂灭菌.此举使香蕉成为喷洒农药量最大的食物.但大量农药也未能阻止真菌进一步散播.
回答下列问题:
(1)无子、可食香蕉的变异可能来自于
 

(2)喷洒农药也不能有效地阻止致使真菌进一步散播的原因是通过农药的选择会使真菌的
 
(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
(3)假若生物学家找到了携带该真菌抗性基因的野生纯合(AA,A代表二倍体香蕉的一个染色体组)香蕉,如何培育出符合要求的无子香蕉?请你简要写出遗传育种图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某高等植物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示意图.此植物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数目和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
A、12和36B、16和48
C、8和24D、6和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传统育种与现代生物技术培育新品种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植物杂交育种与植物体细胞杂交应用的主要生物学原理相同
B、植物杂交育种与植物体细胞杂交可培育出新物种,促进生物进化
C、杂交育种与基因工程均可实现基因重组,但前者仅局限于同种生物之间
D、单倍体育种与植物基因工程都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和秋水仙素的运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加酶洗衣粉中添加的酶包括纤维素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碱性蛋白酶
B、直接将酶制剂添加到洗衣粉中制成加酶洗衣粉
C、血红蛋白释放时加入有机溶剂,其目的是使血红蛋白溶于有机溶剂
D、腐乳制作过程中,添加料酒、香辛料和盐,均可以抑制杂菌的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成都高新区某中学高二一班的同学学习选修1中所要求的个实验后,就自主地分了几个学习小组,有的成功,有的失败了.小王和小刘同学根据同学们的实验设计了以下问题.
(1)实验过程中,第一小组同学发现榨取的果汁非常浑浊,他们采用的解决方法是用相关酶处理果汁.活细胞内合成该酶的原料是
 

(2)第二小组要将酵母菌从其他细菌中分离出来,常采用向培养基中添加青霉素的方法,这种培养基叫做
 
培养基,配制培养基时常用的灭菌方法为
 

(3)在酸性条件下,可用
 
(试剂)来检测发酵产物中是否有酒精产生.若想进一步检测所得果酒中酵母菌的数量,可采用
 
法.
(4)发酵完成后,该班同学制作的果酒品质非常好,为方便后续年级长期使用,可将菌液用
 
的方法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