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04193  104201  104207  104211  104217  104219  104223  104229  104231  104237  104243  104247  104249  104253  104259  104261  104267  104271  104273  104277  104279  104283  104285  104287  104288  104289  104291  104292  104293  104295  104297  104301  104303  104307  104309  104313  104319  104321  104327  104331  104333  104337  104343  104349  104351  104357  104361  104363  104369  104373  104379  104387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

根据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宜温度条件下,测得不同条件下放有某双子叶植物叶片的密闭装置中的CO2的变化量,结果如下表.
光照强度1357810
CO2变化量mg/(100cm2?h)+2-2-6-10-12-12
①该实验的因变量是
 

②当光照强度由5Klx增强到7Klx时,叶肉细胞中C3化合物与C5化合物合成速度依次是
 

③当光照强度在8-10阶段中,限制光合作用的生态因素主要是
 

A.光照强度     B.温度           C.CO2浓度        D.叶绿素的含量
(2)将等量的衣藻和硅藻放置在相同温度相同容积的密闭水容积中分别培养.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外线测量仪每隔5分钟测量一次.容积中CO2浓度,结果如图1所示.

④当曲线处于交点时,A、B两植物的有机物实际合成量
 
(相等、不等).
⑤将衣藻和硅藻混合在同一恒定容积中培养.则最先灭亡的是衣藻.向混合培养液中引入一定量草履虫,草履虫对衣藻和硅菠的喜食程度相同.则衣藻灭绝的速度
 
.这是因为有捕食者存在可以增加群落中
 
草履虫与衣藻的关系是
 

(3)将一棵长势良好的健壮植株在密闭玻璃罩内培养并置于室外.用CO2测量仪测量玻璃罩内CO2浓度一天的变化情况,绘成曲线如图2.
⑥光合作用开始的时间是
 
(填写字母或字母附带文字);
⑦CD阶段比DE阶段线粒体中合成ATP的速度
 

⑧若B、E两点温度相同,则E点时光照强度
 
(<、=、>)B点的光照强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植物生理学家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下图甲表示温度对某植物CO2的外界吸收量与释放量的影响;图乙表示进行这两种生理过程的细胞器之间的关系.请回答相关问题:

(1)甲图中A点时,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达到了最大值?
 
.A~B阶段CO2吸收量逐渐下降的原因是
 

(2)研究证明,光合作用达到最强时的温度并不能使植物细胞呼吸强度达到最大,请简要解释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3)在甲图中A点时,乙图a~f过程中会发生的是
 
(填字母).
(4)乙图中物质X是
 
,请说出结构①中类囊体薄膜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某种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随叶片最大伸展后的变化曲线,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
A、N、P、Mg等元素缺乏对叶片衰老有促进作用
B、叶片伸展60天后呼吸速率下降,ATP数量减少,使衰老加剧
C、图示中光合速率曲线也可能是脱落酸或乙烯含量变化曲线
D、叶片最大伸展50天后,光合速率迅速下降与叶绿素含量减少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绿色植物体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的变化,Ⅰ、Ⅱ、Ⅲ分别表示不同的代谢过程.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水参与Ⅲ中第二阶段的反应
B、Ⅱ在叶绿体囊状结构的薄膜上进行
C、Ⅰ中产生的O2,参与Ⅲ的第三阶段反应
D、X代表的物质在Ⅲ中第三阶段产生的最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为DNA分子结构图,据图回答:

(1)指出下列各部分名称:
1
 
;2
 
;4
 

(2)RNA的含氮碱基有那些?
 
.(字母表示)
(3)DNA主要分布在
 
;RNA主要分布在
 

(4)DNA是
 
的携带者,不同个体DNA的
 
序列各有特点,决定了生物个体的特异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生态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功能综合农业生产体系.如图为某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在该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功能是
 

(2)大气中的碳以
 
形式进入该生物群落的农作物中,并以
 
的形式被猪、鸡等动物及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利用.
(3)与传统农业相比,生态农业的优点有
 
(至少写两个方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参观徐州市市郊建立的以沼气为中心,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的“四位一体”生态农业(人居-种植-养殖-沼气)时绘出了如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构建以沼气为中心的“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时所依据的主要生态学原理是
 
,该生态农业最大的优点是
 

(2)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
 
,从生态系统成分和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同化在水稻和大豆中的能量除本身呼吸消耗外,其余能量流向
 

(3)蘑菇在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
 
.在农业生产上,将蘑菇房与蔬菜大棚相通,可提高蔬菜产量.试分析增产原因:
 

(4)在发酵装置里的B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微生物,其细胞结构与水稻根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是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如图1是某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图1中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
 
开始的,食用菌和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在该生态系统的成分属于
 

(2)农民通过建造沼气池,栽培食用菌,使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相互协调,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原理.
(3)生产上,可利用酵母菌通过分解农作物的秸秆获得酒精.某校的生物探究小组对“固定化酵母细胞与活化的鲜酵母细胞比较,最适pH是否发生了变化”这个问题进行了探究.实验设计的部分思路如下.
[实验用具]:烧杯、如图2装置若干套、活化的鲜酵母菌液、同种酵母菌制成的凝胶珠、适宜浓度的秸秆研磨液、配制好的pH分别为4、5、6、7、8的缓冲液.
[实验步骤]:
Ⅰ.取右图装置5套,加入等量的秸秆研磨液,编号A、B、C、D、E;
Ⅱ.调节各锥形瓶中秸秆研磨液pH分别为4、5、6、7、8;
Ⅲ.各锥形瓶加入等量的酵母菌凝胶珠;
Ⅳ.放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各瓶红色液滴移动距离.
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实验步骤IV中所说的相同的“适宜条件”,最重要的是
 

②仅根据上述实验步骤I-IV并不能得出“pH是否发生了变化?”这一结论,原因是原实验步骤没有设计
 
,无法从数据的比较上得出结论.
③如果实验设计无误,实验的结论有两种可能.一种是
 
,另一种
 

④请设计一个改正实验步骤后的实验结果记录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为某种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则(  )
A、该细胞为高等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
B、该细胞内生成ATP的场所是3和9
C、若将该细胞置于0.01mol/L的蔗糖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
D、有丝分裂前期,该细胞由中心体发出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细胞共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不同细胞含有的蛋白质、核酸的种类和含量都不相同
B、不同细胞的细胞器种类与数量都不相同
C、所有细胞都能进行分裂和分化
D、所有细胞经龙胆紫溶液染色后都能观察到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