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06328  106336  106342  106346  106352  106354  106358  106364  106366  106372  106378  106382  106384  106388  106394  106396  106402  106406  106408  106412  106414  106418  106420  106422  106423  106424  106426  106427  106428  106430  106432  106436  106438  106442  106444  106448  106454  106456  106462  106466  106468  106472  106478  106484  106486  106492  106496  106498  106504  106508  106514  106522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

科学家研究发现一种树突状细胞(DC细胞),能参与人体的免疫过程(如图示意),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DC细胞在免疫调节中的具体功能是
 

(2)DC细胞处理抗原后,细胞外出现特定的结构能与T细胞有识别作用的受体相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从而激发T细胞出现免疫效应,此过程称为细胞间的
 

(3)免疫调节不仅积极应对外来抗原的入侵,同时也随时应对体内的异常细胞,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
 
功能.
(4)艾滋病病毒(HIV)通过T淋巴细胞表面的特异性CD4受体识别T淋巴细胞并侵染,从而破坏人类免疫系统.科学家正在研究将病毒引诱到能导致其死亡的人体“陷阱”细胞中,以防止病毒增殖.其研究思路是:利用HIV可识别
 
细胞,让HIV识别并侵染,侵染这种细胞后的HIV病毒却无法增殖.请简要说明HIV在这种“陷阱”细胞中无法增殖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研究小组以大豆为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由图甲可推知,与P点相比,Q点限制单株光合强度的外界因素是
 
(写出两种),图甲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
 

(2)种植大豆的密闭大棚内一昼夜空气中的CO2含量变化如图乙所示.C→F段,叶绿体内ADP含量最高的场所是
 
,一昼夜内有机物积累最多的点是
 
.B点产生ATP的场所有
 

(3)将对称叶片左侧遮光右侧曝光(如周丙),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的物质和 能量的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12小时后,从左右两侧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a和b(单位:克).则b与a的差值所代表的是
 
.请写出导致叶片左侧遮光部分重量变化的主要反应式
 

(4)在一定的条件下,可用丁图所示装置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根据该图的材料及设置,可以确定该实验的因变量是
 
,自变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后也重复了相关实验,并提出了新的问题进行探究.
(1)配制培养基:通常加入
 
以便形成固体培养基.
(2)重复实验:A组实验接种正常R型细菌;B组接种正常S型菌;C组接种加热杀死的S型菌;D组接种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正常的R型菌的混合液.培养结果如下.

(3)实验结论及分析:
①本实验中设置的对照组是
 
,D组出现的S型菌是R型菌变异的结果,该变异类型属于
 
,转化形成的S型菌和野生型S型菌的遗传物质
 
(相同、不相同).
②观察D组实验结果后,有同学提出D组实验的结果出现可能是实验时对S型细菌加热杀死不彻底造成的?根据
 
组实验结果即可否定此假设.
③根据实验结果可推测出S型菌中存在着某种
 

④艾弗里等人研究发现S型菌中能促使R型菌转化的物质是DNA.兴趣小组同学分析S型菌加热杀死后,S型菌的DNA之所以能进入R型菌,是因为R型菌应处于
 
态.
(4)兴趣小组又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则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
 

①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
②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
③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④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          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
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          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为研究人工引入草本植物D后对一湿地生态系统(主要植被类型B、C)的影响,在实验前后分别对该湿地植被类型、昆虫种类和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主要植被类型 昆虫种类数 昆虫种群密度(只/m2
实验前 实验后 实验前 实验后 实验前 实验后
实验区 B、C D 39 14 15 3.3
对照区 B、C B、C 39 39 15 14.8
(1)采用样方法调查植物D的种群密度时,若选取的样方数量太少,易导致
 
.若调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需要统计
 

(2)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组成成分之间是通过
 
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同时
 
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人工引入植物D后,昆虫的种类和种群密度都大幅减小,最可能的原因是
 
.预计该湿地生态系统食虫鸟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4)下表是该湿地生态系统在实验一年中的能量流动情况.
同化总量(106J) 现存个体中的能量(106J) 呼吸消耗量(106J)
    植被 1000 200 590
    昆虫 100 15 64
食草鸟 20 7 11
食虫鸟 13.8 4.7 6.8
分析上表可知,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106J,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在该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要维持其稳定性,除了生物群落外,还必须含有的成分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甲是某成熟植物细胞示意图(a、b、c代表细胞结构,数字代表物质),图乙表示光照、温度适宜的封闭温室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请分析回答:
(1)已知甲图中①是水,将甲图所示细胞置于较高浓度的KNO3溶液中,细胞中体积将发生明显变化的结构是
 
(填字母).a与b比较,结构上的相同之处是
 

(2)在结构a中,②作为反应物直接参与的生化反应是:
 
.将该细胞置于黑暗处并供给H218O,短时间内除水外,还能在
 
中检测到18O.
(3)乙图A、B、C、D四个点中,光合产物积累最多的点是
 
.大田作物夏季中午光合速率明显下降的过程称作光合作用的午休现象.据图乙推测该植物光合作用有无午休现象?
 
,原因是
 

(4)假设温室中植物呼吸速率基本不变,请据图乙曲线在图丙中推测一昼夜内光合作用的速率变化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实验研究发现:用人的体细胞与小鼠体细胞进行杂交得到的杂种细胞含有双方的染色体.杂种细胞在持续分裂过程中仅保留小鼠的染色体而人的染色体会逐渐丢失,最后只剩一条或几条.如图示意人的缺乏HGPRT酶的突变细胞株(HGPRT-)和小鼠缺乏TK酶的细胞株(TK-)融合并在HAT培养液中培养的简要过程.实验显示,人的染色体在融合细胞中仅存3号或17号染色体或两者都有.已知只有同时具有HGPRT酶和TK酶的融合细胞才可在HAT培养液中长期存活与繁殖.

(I)体细胞杂交克服了
 
.的障碍,过程①可用到的不同于植物细胞融合的方法是
 
,细胞融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的结构特点.
(2)过程②中,为防止细菌污染,应向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
 
;此外,还要定期用
 
等处理细胞,使贴壁生长的细胞脱落形成细胞悬液.
(3)从培养过程看,HAT培养液不仅能提供营养,还可起到
 
作用.
(4)分析图示结果,可确定人的
 
基因位于
 
号染色体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请回答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问题:
(1)图1为几种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

①B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有
 
,该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是
 

②图中各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
 
;与C细胞相比,A细胞中特有的细胞器是
 

③将人的某种糖蛋白基因导入E细胞中,能合成出多肽链却不能形成糖蛋白,其原因是E细胞中没有
 
(细胞器)对其加工.
④以上生物一定属于生产者的是
 
(填字母).
(2)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由膜围成的小管、小泡和扁囊组成的系统称为内膜系统,各种内膜之间可以通过出芽和融合的方式进行交流,如图2所示:
①图中的F与吞噬小泡结合并将细菌消灭属于免疫系统的第
 
道防线.
②在动植物细胞中都存在但功能不同的是
 
.(填字母)
③若H中的物质为促甲状腺激素,则图中的信号分子可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为研究NaCl和光强度对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者利用三角叶滨藜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
请回答:
(1)图1中高浓度NaCl处理后,植物细胞液浓度低于外界溶液浓度,植物通过
 
失水,引起气孔开放度下降,导致
 
,影响碳反应,光合速率下降.在处理后的短时间内,叶绿体基质中RuBP的含量
 

(2)图2中在NaCl溶液处理前后,丙组光合速率基本不变,主要是由于
 
限制了光合作用.在处理后一段时间,甲乙两组的光合速率基本相同,是由于
 
限制了光合作用.在处理后,甲组的光饱和点将
 
(填“增大”、“不变”、“变小”).
(3)据实验结果分析,在
 
(“强”或“弱”)光照下,植物对NaCl的耐受性更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A、B、C三个小鼠品系均为近交系,遗传学家在A、B品系中均发现了眼睛变小的突变型个体,而在C品系中则发现了没有眼睛的突变型个体.(说明:假定眼睛变小或没有眼睛均仅涉及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
(1)近交系小鼠是采用全同胞(即双亲相同的小鼠)交配连续繁殖20代以上并筛选获得的,可以认为它们是
 
(纯种、杂种).
(2)现另有纯种的野生型个体,怎样进行一次杂交实验,来确定突变型是隐性性状还是显性性状?请简述杂交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及得出结论.
 

(3)若通过上述杂交实验,已经确定眼睛变小为隐性性状,没有眼睛为显性性状.能否通过一代杂交实验确定这三个突变基因是否为同一基因的等位基因?请先作出判断,然后简述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腐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的一种经过微生物发酵的大豆食品.下面是腐乳制作的流程示意图:
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
(1)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许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是一种
 
状真菌.
(2)腐乳制作的原理是
 

(3)传统的制作过程中,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
 
.而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将优良的毛霉菌种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
 

(4)加盐的作用是
 
 

(5)卤汤是由酒及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加酒的作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